投身天地这熔炉,总有些梦想和意志,会因此薪火相传。他,把最初的兴趣变成爱好,把爱好变成一辈子的职业,把一场物质的盛宴变成灵魂的修炼;他,从逐渐消失的老物件中重拾遥远的技艺,从手法的粗糙到工艺的细腻,从一万次失败中历练出生命的七彩之光;他就是禾甸镇大营寇氏龙窑陶艺坊创始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土陶制作技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寇福旺。
1993年出生的他,从小就生长在制陶世家,深受地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熏陶,几十年如一日,用点泥成金的执着,赋予泥土以生命,带着土陶一起成长,走出大山的重围。
筑梦天涯,“陶唤”初心“拾技艺”
“大营庄,做酒罐,还有最酸咸菜缸,不买大营罐罐心慌慌。”这首祥云人耳熟能详的民谣,是大营土陶融入老百姓生活的一个时代缩影。
据史料记载,大营陶器制作技艺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这一火与泥的艺术,堪称制陶工艺的活化石。
然而,20世纪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快节奏生活方式的形成,坛坛罐罐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流转中老去,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大营土陶也从原来的一罐难求到无人问津。这门古老的技艺一点一点被岁月蚕食,被时代的潮流使劲摁进人们的记忆里。
在大营土生土长的寇福旺,一家三代都以制陶为生。“从小就玩着泥巴长大,四五岁就跟着爷爷和父亲学做土陶。”当回忆起自己的制陶生涯时,寇福旺眼里充满了幸福的光芒。他说,“那时候村里有六七十户村民近200人都以制陶为生,到处可见的制陶小作坊,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烧陶的味道。”满满的乡愁,唤醒了几代人的记忆。
对于大山里的人来说,一门手艺的新生能够救民于水火,而手艺的消亡却是生活看不见希望的水深火热。越来越多的制陶人选择外出谋生。寇福旺也不例外。2012年刚刚高中毕业的他便卷入外出务工的时代浪潮。
修车、做销售、做电子产品……“最高的时候一个月能苦到3000多元钱,在当时已经算高工资了。”寇福旺回忆道,“尽管工资很高,但是一天上班10个小时,有时还得加班,除了工作,基本上没有可以支配的时间,感觉自己的灵魂都被束缚了一般。”
“我还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土陶。”是命运的安排,抑或是有意的追求。性格内向,又向往自由的他,几多辗转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家创业。
“现在都没有人做土陶了,因为根本卖不出去。”父母言辞凿凿,极力反对。“既然赚不到钱,为什么还要自堵门路?”来自社会的声音像无数把锋利的刀子,随时有可能熄灭一个少年梦想的星星之火。
“信念就是,当你未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可能自己会输,可你依然会去做,而且无论如何要把它坚持到底。”这大概就是寇福旺的真实写照。
因为喜欢,因为不想让这门古老的技艺消失,血气方刚的寇福旺顶着重重压力,把最初的爱好当成自己的职业。没有窑自己建,没有原料自己想办法找。大山深处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持他,并催促他,重拾技艺、不放弃、向前走!
历尽艰辛,“陶遍”良师“求精进”
“真正塑造人格的并非天资和学历,而是所经历的挫折和苦难。”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在无数质疑声中携土陶负重前行,用实际行动为自己的选择买单。制陶的路上,何只风雨。好在有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一路携手同行。
大营土陶历史悠久、种类丰富、釉色庄重,造型纯朴。尽管从小就跟着爷爷和父亲做土陶,父亲寇德元更是把毕生所学的制陶技艺倾囊相授,但是老一辈做的土陶多用于沙锅、腌菜罐、辣子罐、装粮食的大瓶、酒罐、茶罐等,这些很传统的老物件要如何焕发新生机,是寇福旺打开创业之门的第一大难题。
“我不想做那些太传统的东西。”寇福旺说,为了跳出父辈传统技艺的思想禁锢,13岁他就跟随本村土陶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罗晃照和亐德全学习土陶制作,16岁基本掌握了土陶技艺流程。
2015年回到祥云重拾制陶技艺后,他找定位,求创新,但苦于没有地方学,没有人教,只能自己一边学习一边实践。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取泥、晒泥、筛泥、发泥、打泥、玩泥、制坯、上釉、烧制、出窑……“在制作土陶的一整套技艺流程中,最难的是泥料的配比,需要无数次的实践,配比出一款泥料,要看是否好做,做好要看烧出来的效果如何。”回想当年学习制陶的种种,寇福旺收敛起脸上的笑容。
熬过多少日夜,付出多少实践,经历多少失败,已无法计算。他说,那时候一心扑到制陶上,仿佛全身有使不完的劲,为了做出一个自己满意的产品,从早到晚“配料—制坯—烧制—再配料—再制坯—再烧制”,不断重复和实践,有时熬到凌晨一两点。
有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吃苦耐劳,又善于钻研的他,经过两年的研究和实践,无论是配料,还是拉坯,每个环节都烂熟于心、得心应手。
追求技艺精进,是人生的另一场奔赴。他不辞辛劳奔赴建水、剑川等地考察学习。2022年,到浙江师范大学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清华美院的邱耿钰、王耀玲、尚刚,云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吴自雨等研究土陶的教授,给了他很多启示。
在浙江学习期间,他经常跑到当地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制陶厂去参观,被压抑的情愫一次次被点燃。经过一个月的提升蜕变后,他信心满满地回到故乡,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创立大营寇氏龙窑陶艺坊。将传统土陶制作技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融入很多艺术元素,提高土陶的工艺和观赏价值。
一件件精致小巧的土陶制品应运而生,这些曾被历史进步淘汰出局的东西又被回忆赋予了新的价值。在他看来,土陶的美在于“至简”,因此他的作品均无繁复的雕刻、绘画或造型,形态原始古朴,和大自然保持着最直观的距离。而“原生态”也正是土陶区别于精美瓷器的最独特之处。
俗话说:“三分做,七分烧。”2019年,寇福旺建了新窑。他花了几个月精心制作的第一批作品,全部烧坏了,除了人工和原材料费用,还损失了3万多元。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天大的打击。
“自己选择的路,就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抱着这样的信念,这个爱陶如命的年轻人越挫越勇。他不断改进窑子结构,重新备货,重新制作,重新烧制。
苦心人天不负。在邱耿钰、王耀玲、尚刚等老师的指导下,茶具、鳌鱼、瓦猫等一件接一件土陶艺术品新鲜出炉。
据邱耿钰教授介绍,寇福旺对落灰釉的处理堪称一绝,那些看上去表面粗糙,有金属感的土陶制品,是因为泥里含铁,通过无氧烧制,又叫还原烧,产生光泽度和多种颜色,使整个作品流光溢彩,极具美感。最贵的一只主人杯卖到1200元钱。
复杂的工艺带来大营土陶的独特“韵味”。由于硬度大、密度小、坯胎结构粗糙有气孔,透气而不渗透,大营土陶制品一度被称为“会呼吸的陶缸”。它的造型典雅、古朴大方、经久耐用,被广泛应用于储酒、储水、储酱油、泡菜、艺术装饰等。焕然一新的土陶制品成了大营极富乡愁的“新名片”。
守住匠心,“陶领”乡村“振兴路”
“土陶制作技艺是大营独特的文化符号。”寇福旺说,大营是土陶制作技艺传承的灵感富矿,每一个代表性传承人都应该守住匠心,将这门技艺持续传承下去,为乡村振兴赋能。
正是有着这份难得的情怀,寇福旺一边致力于创作,一边加大土陶技艺的宣传和推广,保护、创新和传承土陶制作技艺找到了新的出路。2017年,寇福旺建立土陶制作技艺传习所,开启了带徒授艺的人生之旅。先后培养土陶制作技艺徒弟10余人。由他一手创办的祥云大营寇氏龙窑陶艺坊,被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教研协同基地”称号。
近年来,大营七宣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寇福旺又有了新的玩法。他依托当地民族文化特色,把土陶制作技艺传统文化,融入到“旅游产业+民族文化+乡村振兴”的发展理念中,打开体验土陶制作的大门,让游客一起参与创作、烧制、出窑等整个流程的体验,感受土陶文化的魅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平时,除了杯盏碗碟等的生活常用器具,寇福旺也会烧制一些瓦猫。据了解,土陶分祭祀、赏玩和生活三大类,大到陶缸,小至碗、碟、香炉,在生活中曾十分普及。其中,瓦猫最具祥云特色。
瓦猫因其形象颇似家猫而得名,其原意是能食鬼的老虎,民间传说有避邪纳福、镇宅之用。其它地方的瓦猫,大多面目狰狞,都是放到屋顶,唯有大营的瓦猫是放在屋内的,经寇福旺改良创新的瓦猫,既美观大方,又小巧玲珑、便于携带,且有喜怒哀乐多种表情。这些曾被人们渐渐遗忘,只能待在民族博物馆里的老物件,渐渐变成游客的新宠儿,为乡村旅游增添了动力。
他坚持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突破。先后3次被邀请参加“三月街”民族节民族民间手工艺品展销,2019年参加祥云——上海浦东新区“桃花节”两地文化交流非遗展示展演,并多次赶赴省外开展非遗文化交流活动。他的土陶制品一度成为土陶制作技艺“围炉品茶 话青春”、“七宣村哑巴节”、“普淜镇天峰山歌会”等宣传展示活动的特色和亮点。
一切为了土陶,为了土陶的一切。寇福旺把制陶主战场从大山深处搬到县城的黄金地段,在最繁华的龙翔路中段开起了非遗文化展示厅,从单一的创作升级到“创意+展示+交流+培训+销售”的多业态发展。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一件件精美的土陶文化创意商品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飞越大山,飞向祖国的大江南北。
来源 | 祥云时讯
编辑 | 杨艳芳
校审 | 杨晓燕
终审 | 王 娟
投稿邮箱 | xygqt312144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