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博物馆镇馆之宝:汉代铜钫
腹有美酒器自珍
方形、鼓腹、有盖,高44厘米、口径12.2厘米、腹径22.3厘米。铜钫出土后一直保持着密封的状态,钫内还保存着将近三分之二的液体。
国家二级文物。
宿州市博物馆镇馆之宝:汉代铜钫,方形、鼓腹、有盖,高44厘米、口径12.2厘米、腹径22.3厘米。此铜钫出土后一直保持着密封的状态,钫内还保存着将近三分之二的液体,经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文物保护科学基础研究中心检测为清酒。
古时,钫为盛放酒或粮食的器具。
《说文解字》:“钫,方钟也。”现存汉元始四年铜钫铭文“铜钫容六升,重二十九斤”,自名为钫。钫可以盛酒或粮食,方形、鼓腹、有盖,盛行于战国末期至西汉初期。
宿州市博物馆秦汉雄风展厅陈列的这尊汉代铜钫,高44厘米、口径12.2厘米、腹径22.3厘米,既无纹饰,也无文字,看起来普普通通。究其不普通之处,在于它旁边一个小小的玻璃瓶中装着的清绿色液体。也正因此,它才会成为宿州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据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尊铜钫出土后一直保持着密封的状态,当时钫内还保存着将近三分之二的液体。铜钫在馆内陈列的近十年时间,一直没有打开。
距今2000年前的铜钫里存放的液体是什么?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酒。因为铜钫是汉代盛酒的器皿,内装美酒合情合理。也有的人说是水,因为铜钫在地下埋了2000多年,很有可能是水渗进铜钫内。
市博物馆馆长刘林告诉记者,曾经有一位西安碑林博物馆的老师来参观时说,陕西打开过有酒的铜钫,酒是绿色的。
那么,宿州市博物馆的这个铜钫内的液体是2000年前的酒吗?如果是,是无色的还是绿色的?十年来,众说纷纭,疑问无解,为这件看起来不起眼的文物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随着科技考古的不断发展,考古残留物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文物保护科学基础研究中心主任龚德才教授提出:“考古出土的 ‘疑似古酒’这一类液体物质,符合考古残留物定义,属于考古残留物。通常情况下,应是考古残留物研究的范畴。”
2017年7月10日,宿州市博物馆、安徽徽博文物修复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文物保护科学基础研究中心联合开展对于这尊编号为SZ3183的汉代铜钫内液体残留物的研究工作。
研究人员用洁牙机和手术刀片去除铜钫口和盖处的大量绿锈硬结物与泥土后,看到盖与口两侧有2—3毫米缝隙。用刀柄插入缝隙轻微撬开盖口,盖与口之间没有发现黏合物质。开盖后,铜钫内的液体露出真容。液体约有5升,呈浑浊状,伴有泥土,无异味。随后,研究人员第一时间取样350毫升,送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文物保护科学基础研究中心检测,剩余液体存放。
样品呈淡黄色透明液体,底部有少许沉淀,无气味,PH值为8.63,漂浮有絮状物。经过各种仪器检测分析,鉴定液体中漂浮的絮状物为竹和草纤维,可能是铜钫的盖子上有竹和草的编织物腐烂后留下。液体中并未检测到乙醇等易挥发酸,却有葡萄糖酸、苹果酸、甘露醇存在。
葡萄糖酸、苹果酸为酒中含有的不易挥发的有机酸,甘露醇为高级醇,使酒的口感更加醇厚。根据当时的酿酒技术的推断,铜钫中液体应该是饼曲酿制、经过过滤渣滓的清酒。这一检测结果揭示了古代清酒的真实面貌,其制作工艺、成分数据为古代酿酒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早在公元前2000年,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酿酒了。发展到了汉代,更是酒风盛行。两汉时期,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百姓富足,为酿酒业的发展和普及创造了条件。
汉代酒的种类繁多,根据《酒诰》等文献记载,汉代酒的种类包括:酒、清酒、醇酒、浊酒、药酒等。在《酒诰》中还记载了汉代所使用的“酒”与“清”两种度数,其中“清”是指“清如水、纯如水”;“浊”是指“浊如水、黄浊者,其清者不能相混,故曰清”。
《齐民要术》记载,东汉时期,曹操将老家亳县“九酝春酒”进献给汉献帝,并在上表中介绍了其酿造方法《九酝酒法》:“臣县故令南阳郭芝,有九酝春酒。法用曲三十斤,流水五石,腊月二日渍曲,正月冻解,用好稻米,漉去曲滓……三日一酿,满九斛米止,臣得法,酿之,常善;其上清、滓亦可饮。若以九酝苦,难饮,增为十酿,差甘易饮,不病。今仅上献。”
由此可见,在汉代时期,安徽北部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清酒酿制技术。宿州埇桥与曹操老家亳州相距不远,三国时期同属魏国谯郡。宿州市博物馆SZ3183汉代铜钫内液体检测分析结果与史书记载的汉代酿造清酒的技术水平相吻合。
清酒制作工艺相对复杂,酿制时间长,制作成本高。李白赋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金樽配清酒、玉盘盛珍馐,李白描写的是一场美酒佳肴的超级豪华盛宴,盛宴中用的便是昂贵的清酒。范仲淹填词:“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描写的是在大漠孤烟、风餐露宿的艰苦戍边环境中,也只能饮低档的浊酒消愁。
毋庸置疑,汉代铜钫内所藏清酒,不仅让我们窥见了汉代时期清酒的品质,也为考古界提供了深刻的古酒研究基础。
汉朝疆域辽阔、经济繁荣、文化底蕴深厚,那时的人们住着什么样的房屋、吃着什么样的食物、过着什么样的生活,都是我们所好奇的。虽然历经漫长岁月,但从这些出土的汉代器具中,我们相隔2000年的时光,也能一窥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与烟火气。
记者在秦汉雄风展厅看到,市博物馆在布展时独具匠心,以铜钫为中心,将一座汉代陶井圈与一件汉代灰陶瓮与铜钫摆放成三角态势。
陶井圈可以说是一座水井的组成部件。水井的井壁大都是用砖石垒砌而成,不仅费工费料,而且容易坍塌,而使用这种一节节烧制规范的陶质井圈,自下而上相扣合连接形成的井壁,不仅结实且可以过滤水质。
《中国陶瓷史》中描述:“陶井圈的创制,使一些土质不好和流沙地区同样可以打井,对解决人们饮用水和灌溉水的困难,起了很大的作用,是劳动人民在征服自然方面的一项重大成就。”以此陶质井圈护壁,可防四周泥土坍塌淤积和污水注入,从而保持了水源的洁净。
同样来自2000年前的灰陶瓮是一种古代的陶制储藏器或水器,其用途多样,包括储藏粮食、腌制咸菜、存放酒水等。
历经了岁月嬗变,汉代繁荣的市井生活如同流水般远去,留下的是历史的痕迹和丰富的文化积淀。铜钫、陶井圈、灰陶瓮这三件汉代人民日常生活所用的器具在同一个空间呈现,生动营造出汉代人民的生活烟火气,让后人回首茫茫历史时,有迹可循,有据可依。
文/ 徐蕾
图/董木子、王明辉
编辑/许晗、李何晴
来源 | 拂晓报
编辑 | 李何晴
审核 | 沈杨、吕盼盼、谢文东
承办 | 拂晓报社
投稿丨2202425525@qq.com
点亮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