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甩包袱” 岁末银行密集转让不良资产

文摘   2025-01-10 05:30   江苏  

1. 不良资产转让背景

1.1 年末财务结算压力

年末是企业财务结算的高峰期,大量账单需要支付,包括员工工资、供应商款项、税费等。同时,资金回流压力增大,因为很多公司年终销售回款需求增加。例如,中水物资北京公司为了保障2024年财务结算工作顺利推进,提前部署,严格把好财务结算审核关、账实相符关、收入与成本支出关以及利润目标关,确保财务结算工作能够有序推进并完美收官。这一举措体现了企业在年末财务结算期间对资金管理的严格把控,以及对不良资产处理的重视,以减轻财务压力,优化财务状况。

1.2 监管政策要求

监管政策对银行不良资产转让有着明确的要求和指导。根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展不良资产业务应坚持合规性、审慎性、公开性和合理性原则。例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收购不良资产时,应严格遵循真实性、洁净性原则,通过尽职调查、评估估值程序客观合理定价,实现资产和风险的真实转移。此外,监管政策还要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时,应坚持依法合规、公开透明、竞争择优的原则,完善尽职调查、评估估值、处置公告、资产定价、方案制定、方案审批等资产处置内部制度,严格按照审批和操作规程办理,不得违反程序或减少程序进行处置。这些政策要求确保了不良资产转让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2. 转让规模与趋势

2.1 近期转让案例分析

近期银行不良资产转让呈现出频繁且规模较大的特点。例如,广州农商行于2024年12月30日以99.93亿元向广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出售并转让资产,此次交易将分批次以现金进行支付。该资产包总额约100亿元,预计产生亏损约3.4亿元,其中房地产业本金余额114.66亿元,占比96.67%,且收益恶化明显,2022年税前净收益为1.24亿元,2023年变成税前净亏损额6.26亿元。此外,广发银行2024年12月26日成功转让璟粹2024年第九期不良资产收益权,受让方为广东粤财信托,资产原始金额49.49亿元,实际转让金额仅2.5亿元,相当于打了0.5折。这些案例反映出银行在岁末加速处置不良资产,且多数以亏损转让,受让方多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分支机构或地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显示出银行面临的不良压力较大,为降低不良率,不惜以较低价格转让不良资产。

2.2 历史数据对比

从历史数据来看,不良资产转让规模呈加速增长趋势。银登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的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挂牌数量分别为86单、224单和288单,呈加速出清趋势。前三季度成交规模为1276.3亿元,同比增长106.99%。而2023年四季度不良贷款转让挂牌数量和规模再次刷新单季度历史新高,分别达到336单和752.9亿元,其中确认成交近600亿元。与试点工作首年相比,银登中心2023年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挂牌量和成交量均出现大幅提升,2023年全年累计挂牌项目713单、累计挂牌金额1476.3亿元,而2022年累计挂牌项目279单、累计挂牌金额456.7亿元,2023年比2022年增长超1000亿元。这些数据表明,随着不良贷款转让试点机构范围的扩大、机构认知的提升以及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增多,不良资产转让市场活跃度不断提高,转让规模持续扩大。

3. 转让方式与创新

3.1 传统转让模式

传统不良资产转让模式主要包括直接转让、打包转让、协议转让等。直接转让是银行将单户或少量不良资产直接出售给资产管理公司或其他投资者,这种方式流程相对简单,但议价能力较弱,且难以实现规模效应。例如,哈尔滨银行近期将部分不良资产直接转让给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以快速回收部分资金,但由于资产规模较小,对整体不良率的降低作用有限。打包转让则是银行将大量不良资产打包成一个资产包,统一对外出售,这种方式可以提高转让效率,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竞价,从而提高资产的处置价值。例如,广州农商行将总额约100亿元的不良资产打包出售给广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通过打包转让,可以将分散的不良资产集中处置,降低管理和处置成本,同时也有利于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后续的资产整合和重组。协议转让是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或其他投资者通过协商达成转让协议,确定转让价格和条件,这种方式灵活性较高,但可能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和利益输送问题。例如,某些银行为了尽快处置不良资产,可能会与关联方或利益相关方达成协议转让,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不良资产,从而损害银行和股东的利益。

3.2 新兴处置手段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银行在不良资产转让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处置手段。不良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将不良资产转化为证券产品进行出售的创新方式,通过将不良资产打包、评级、增信等环节,将其转化为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的证券,从而实现不良资产的快速处置和风险的分散转移。例如,招商银行曾发行过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不良资产转化为证券产品,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和购买,这不仅为银行提供了新的不良资产处置渠道,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选择。互联网平台处置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不良资产交易平台,将不良资产信息发布在网上,吸引全国各地的投资者进行竞价和购买,这种方式可以突破地域限制,提高不良资产的市场透明度和流动性。例如,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曾开设过不良资产处置专区,为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不良资产展示和交易渠道,使得不良资产的处置更加高效和公开。债转股是将银行的不良债权转换为企业的股权,从而实现债权到股权的转变,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负债率,还可以使银行获得企业的股权收益。例如,在2024年,某大型钢铁企业因债务问题面临困境,银行与其协商达成债转股协议,将持有的不良债权转换为企业的股权,既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又为银行带来了潜在的股权收益。这些新兴的不良资产处置手段为银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有助于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和价值回收率,同时也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 不良资产类型与分布

4.1 房地产贷款

房地产贷款在银行不良资产中占据重要位置,其不良率一直较高。以广发银行为例,2023年该行涉房类不良贷款率为6.21%,在11家股份行中排在首位。2024年,广发银行广州分行转让的广州名盛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欠款最多,贷款本金为3.98亿元,本息合计5.77亿元。此外,深圳合志和实业在广发银行深圳分行未偿还贷款1.46亿元,风险等级为次级类,逾期天数51天。这些案例反映出房地产行业风险较高,部分企业因资金链断裂、项目烂尾等问题导致贷款违约,进而形成不良资产。从行业整体来看,房地产贷款不良率的上升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房企融资环境收紧等因素密切相关。

4.2 个人消费贷与信用卡

个人消费贷与信用卡不良资产也在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中,信用卡透支类资产、个人消费贷款分别占比39.15%、43.26%。2024年上半年,个人消费贷款占比最多,为42.63%,信用卡类资产挂牌规模占比为41.68%。信用卡方面,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我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937.42亿元,环比增长4.57%,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09%。多家银行2020年信用卡不良金额及不良率显著上升,2023年上半年,部分银行信用卡交易、透支增速放缓一定程度上促使不良率上升。个人消费贷与信用卡不良资产的增加,主要受经济预期偏弱、居民消费意愿下降、收入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导致部分借款人还款能力减弱,逾期和违约风险上升。

5. 参与主体分析

5.1 转让方银行概况

在岁末密集转让不良资产的过程中,转让方主要是面临资产质量压力和监管要求的商业银行。例如,广州农商行、广发银行等银行近期频繁转让不良资产包,这些银行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 资产规模较大:这些银行的资产规模通常在数千亿甚至上万亿级别,不良资产的绝对值相对较高,需要通过转让来降低不良率,优化资产结构。例如,截至2023年末,广州农商行总资产达9500多亿元,广发银行总资产更是超过3万亿元。

  • 不良资产占比高:部分银行的不良资产占比较高,如一些中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可能超过3%,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例如,2023年某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高达4.5%,迫切需要通过转让不良资产来满足监管要求,避免资产质量进一步恶化。

  • 行业集中度高:在不良资产中,房地产贷款、制造业贷款等特定行业占比往往较高。以房地产贷款为例,部分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不良率超过5%,如2023年某股份制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为5.8%,这使得银行在房地产市场调整期面临更大的资产质量压力,需要通过转让来降低行业集中度风险。

  • 面临监管压力:监管机构对银行的不良资产率、拨备覆盖率等指标有明确要求,如不良资产率不得高于5%,拨备覆盖率不得低于150%。银行为了达到监管标准,避免受到监管处罚,会加快不良资产的转让步伐。例如,2023年某城商行因不良资产率超标,被监管机构要求限期整改,该行随即加大了不良资产的转让力度。

5.2 受让方资产管理公司

受让方主要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包括全国性AMC和地方AMC,它们在不良资产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资金实力雄厚:AMC通常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能够支付大额的不良资产转让款项。例如,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注册资本达362.57亿元,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注册资本为362.57亿元,这些资金实力为AMC大规模收购不良资产提供了保障。

  • 专业处置能力:AMC拥有专业的不良资产处置团队和丰富的处置经验,能够通过债务重组、资产拍卖、企业重组等多种方式,对不良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处置,实现资产价值的最大化。例如,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拥有专业的法律、评估、管理等人才,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不良资产制定个性化的处置方案。

  • 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相较于银行,AMC对不良资产的风险容忍度更高,能够承担较高的投资风险。AMC通过专业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手段,能够在不良资产市场中获取较高的投资回报。例如,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在收购不良资产时,会综合考虑资产的潜在价值、债务人的还款能力、担保物的价值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收购价格和风险控制措施。

  • 政策支持:AMC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例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为AMC开展不良资产业务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和规范,拓宽了AMC的业务范围,促进了AMC在不良资产市场中的发展。

6. 影响因素探讨

6.1 宏观经济环境

宏观经济环境对银行不良资产转让有着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经济增长态势:当经济增长放缓时,企业经营困难增加,盈利能力下降,导致还款能力减弱,不良资产生成速度加快。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许多企业面临订单减少、资金链断裂等问题,银行不良贷款率大幅上升,不良资产规模迅速膨胀,银行不得不加大转让力度以缓解资产质量压力。相反,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还款有保障,不良资产生成相对较少,转让需求也会相应降低。

  • 利率水平:利率的变动会影响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资产收益。在利率上升的环境下,银行的资金成本增加,为了维持一定的利润水平,可能会提高贷款利率,这可能导致一些借款人的还款压力增大,从而增加不良资产的产生。同时,利率上升也会使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价格下跌,银行持有的相关资产价值下降,可能会促使银行加快不良资产的转让,以调整资产结构,降低风险敞口。例如,2022年以来,随着市场利率的逐步上升,部分银行的债券投资收益受到影响,不良资产转让规模有所增加。

  • 通货膨胀率:适度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过高的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上涨,企业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进而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此外,通货膨胀还可能导致货币贬值,银行持有的不良资产在实际购买力上可能有所下降,银行可能会更加积极地转让不良资产,以避免资产进一步贬值。例如,在一些高通胀的国家,银行的不良资产转让活动相对较为频繁。

  • 产业结构调整:宏观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会引发不同行业的发展变化。一些传统产业可能因技术更新换代、市场需求萎缩等原因而衰退,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不良资产随之增加。而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可能面临市场不确定性大、技术风险高等问题,也容易产生不良资产。银行需要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及时调整信贷投向和不良资产处置策略。例如,随着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受到限制,相关企业的不良贷款增多,银行加大了对这些行业的不良资产转让力度,同时积极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

6.2 银行业务调整

银行业务调整也是影响不良资产转让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

  • 信贷政策变化:银行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自身发展战略,会不断调整信贷政策。当银行收紧信贷政策时,对贷款客户的资质审查更加严格,贷款投放更加谨慎,这可能会使一些原本能够获得贷款的企业资金链紧张,增加不良资产的产生。同时,银行也会加快对存量不良资产的处置,以腾出更多的信贷资源用于优质客户。例如,为了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银行加强了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的管控,一些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受限,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银行相应地加大了房地产不良资产的转让力度。

  • 业务多元化发展: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银行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如投资银行、资产管理、金融租赁等。在业务多元化的过程中,银行需要对不同业务的风险进行平衡和调整。对于一些高风险的业务领域,如不良资产处置,银行可能会通过转让不良资产来降低风险敞口,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收益稳定、风险较低的业务中。例如,一些银行在发展资产管理业务时,通过转让不良资产,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的整体质量和收益水平,为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提供支持。

  • 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改变了银行的业务模式和运营效率。一方面,数字化手段可以提高银行对不良资产的监测和管理能力,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银行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和评估不良资产的风险,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处置方案。另一方面,数字化平台也为不良资产转让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渠道,降低了转让成本,提高了市场透明度和参与度。例如,一些银行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不良资产的线上拍卖、竞价等活动,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加快了不良资产的处置速度。

  • 资本充足率要求:监管机构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严格的要求,银行需要保持一定的资本水平以抵御风险。当银行的不良资产增加时,会占用更多的风险资本,导致资本充足率下降。为了满足监管要求,银行会加快不良资产的转让,释放风险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例如,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0.5%,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7.5%。一些银行为了达到这些监管标准,加大了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通过转让不良资产来优化资本结构。

7. 总结

7.1 不良资产转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不良资产转让对于银行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是银行在面临资产质量压力和监管要求时的必要选择。通过转让不良资产,银行可以有效降低不良贷款率,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从而增强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例如,广州农商行通过转让总额约100亿元的不良资产包,预计产生亏损约3.4亿元,但可以显著降低不良贷款率,减轻资产质量压力。此外,不良资产转让还可以帮助银行释放风险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满足监管要求,避免受到监管处罚,确保银行的稳健经营。例如,为了达到监管机构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一些银行加大了不良资产的转让力度,通过转让不良资产来释放风险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确保银行的资本水平符合监管标准。

7.2 不良资产转让的挑战与应对

不良资产转让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定价难度大、市场需求有限、处置周期长等。不良资产的定价需要综合考虑资产的潜在价值、债务人的还款能力、担保物的价值等多种因素,而这些因素往往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导致定价难度较大。例如,在广发银行转让璟粹2024年第九期不良资产收益权的过程中,资产原始金额为49.49亿元,实际转让金额仅为2.5亿元,相当于打了0.5折,这反映出不良资产定价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此外,不良资产市场需求有限,投资者对不良资产的接受度和投资意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市场环境、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等,导致不良资产的转让难度增加。例如,一些投资者对房地产市场的前景持谨慎态度,对于房地产贷款不良资产的购买意愿降低,使得银行在转让房地产不良资产时面临更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银行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如加强不良资产的评估和定价能力,提高定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积极拓展不良资产的市场渠道,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加强与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作,利用其专业的处置能力和资源,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和价值回收率。

7.3 不良资产转让的未来展望

未来,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不良资产转让市场有望继续保持活跃态势。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企业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可能进一步增加,银行面临的不良资产压力依然较大,这将促使银行继续加大不良资产的转让力度。例如,如果经济形势持续低迷,一些企业的经营状况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导致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银行将不得不通过转让不良资产来缓解资产质量压力。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的创新和发展将为不良资产转让提供更多的方式和渠道,如不良资产证券化、互联网平台处置等新兴手段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有助于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和价值回收率。例如,随着金融科技的进步,不良资产的线上交易平台将更加完善和成熟,银行可以通过这些平台更便捷地发布不良资产信息,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竞价和购买,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速度。同时,监管部门也将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规范不良资产转让市场,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例如,监管部门可能会进一步细化不良资产转让的规则和流程,加强对不良资产转让的监管和指导,确保不良资产转让的规范性和透明度,防范金融风险。

财税苑
2024年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来了,我在这里等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