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徐州会战”纪念章(图一):铜质,圆形,直径为3厘米;纪念章正面上方沿边缘镌刻“徐州会战”四个繁体字;中心刻有两支交叉步枪及背衬红十字图案;下方边缘刻有“第七六医院荣誉纪念章”字样。背面手刻“杨鉴凌”名字。此章有着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
1937年“七﹒七事变”后,侵华日军占领了北平、天津、太原、张家口等大中城市,将中国军队压迫至黄河南岸。日本侵略军妄图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面攻占徐州,从而打通华北和华中占领区。
徐州,位于黄淮海平原的中心地带,地处津浦与陇海铁路的交通枢纽,也是苏、鲁、皖,豫四省要冲的兵家必争之地,是中原和武汉的重要屏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徐州会战”是中国抗战初期四大著名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之一。
继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和华北地区几个战役之后,在苏北、鲁南、皖北、豫东广大地区,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民族自卫战“徐州会战”。
1937年12月13日,日寇攻占南京后,主力即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战略要地徐州,以此为中心中日两军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会战。
1938年1月至5月,中国军队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津浦、陇海铁路地区对日本侵略军展开的大规模防御战役。
中国军队在津浦铁路南北两线,正面阻击日军进攻徐州,经历了淮河阻击战、临沂阻击战、滕县阻击战、台儿庄阻击战、禹王山阻击战、徐州大突围和花园口阻击战。
日军于1938年1月26日向安徽凤阳、蚌埠进攻,后攻占临淮关、蚌埠,强渡淮河并向北岸发起进攻。中国军队展开激烈抵抗,伤亡十分惨重。5月15日,由于敌我装备对比悬殊,为了保持军事力量,中国统帅部决定放弃徐州,5月19日,徐州沦陷。
整个徐州会战,日军在徐州会战中伤亡人数超过2.6万人,钳制和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还迟滞了日军进攻的脚步,为中方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其中,台儿庄大捷(图二)振奋国人,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使中国人民相信自己有击败日本侵略者的能力。
(图文由浙江湖州王瑞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