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黄土地 做道桥隧的坚实守护者——记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童景盛

时事   2024-11-03 07:47   甘肃  


高原寒冷地,湿陷性黄土,是横亘在天堑通途的难题。他直面困难,勇于创新,为开隧戴上了“金钟罩”,为架桥穿上了“铁布衫”。高耸的桥梁、蜿蜒的隧道,让黄土高原的偏远村庄,连接到了广袤平原和繁华都市……他就是荣获2024年甘肃省“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的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童景盛。

扎根家乡 攻坚克难筑通途

1997年6月,24岁的童景盛从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毕业后,就扎根家乡甘肃,长期从事道桥隧工程技术科技研发与设计咨询工作,一干就是30年。

近30年来,童景盛的双脚深深踩在西北的黄土地上,带领团队逐渐攻克了一系列复杂地质条件下道路、桥梁工程难点。

童景盛告诉记者,湿陷性黄土的土质疏松,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结构会迅速破坏导致下沉,特别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在大面积湿陷性黄土地区修建桥梁、隧道,很容易产生路基沉降、边坡滑塌等问题。

聚焦这一难点,多年来,童景盛率领团队主要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特点的道路塌陷处理及智能监测预警、湿陷性黄土地区道路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放、寒冷地区道路路面智能融雪化冰处理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形成了成套专利技术。

“这些研究成果还可拓展应用至各种地质情况的道路、隧道与地下空间等领域的塌陷监测,以及病害预警防治与处理中,我希望以后能够更进一步推广应用至大型机场、高速公路等项目中。”童景盛说。

“作为一线工程项目负责人,我对设计技术方面的不足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很多复杂工程项目中的技术难点和关键点需要科研创新成果和计算理论的支撑才能解决。”童景盛告诉记者,自2007年以来,他就开始了边设计边独立科研的历程。结合工程实践,童景盛独立主持完成了20多项中建集团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并且带领团队成员共同进行重大科研课题的攻关,将“产、学、研、用”结合,形成了科研成果服务于设计实践,建设实践促进科学研究的良性互动关系,以“科研+设计咨询”推动行业技术的进步。

勇挑重担 实干笃行结硕果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作为中国道桥隧工程技术专家,他的目光穿越山峦沟壑,聚焦世界前沿技术,他的研究成果为道路、桥梁、隧道工程的技术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近30年来,童景盛主持的多项重点科研课题修正了目前国内外围岩压力计算理论参数普遍不足的问题,改进了隧道衬砌与深基坑支护常用施工工艺,攻克了地下空间全生命周期智能监测与指导设计施工运维问题,以及多场耦合情况下,围岩压力计算机理等难题。始终面向国家战略,带领团队不断探索科研和实际应用的转化路径,为推动技术创新和行业进步不懈努力。

近年来,童景盛先后获得陇原人才、甘肃省高层次人才及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中国建筑工匠、中国产学研工匠、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英才奖、甘肃省专利发明人等荣誉。

同时,凭借过硬的技术能力,获得了全国行业协会及省部级科技奖励30多项,编制国家、地方及团体标准20多部,授权专利软著等知识产权60多项,发表行业论文50多篇。

谈及未来,童景盛表示,目前,他正主持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和省建设厅科技研发项目,主要在隧道与地下空间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产业化应用方面进行相关的研究。今后,他和团队成员将在隧道与地下空间支护承载机理与关键技术精准安全智能监测应用、隧道与地下空间计算理论及全寿命周期智能建造关键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创新。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陶奕冰

编辑丨孙悦

兰州日报
主流声音、权威报道、服务经济、关注民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