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证悟以后超越二元善恶就可以超越因果业力了吗?

文摘   2025-01-09 16:06   上海  


问:师父 我想请教下,根据木枪刺足的故事,佛陀因为过去造业现在仍在受报。不是说证悟以后超越二元善恶就可以超越因果业力了吗?再者提婆达多这样报复又造起了恶业,虽然佛陀以后不会再去害他了,但是提婆达多这一世造下的恶业应该怎么来偿还呢?                               

答:你的问题可分三:第一个问题,佛陀木枪刺足的故事,佛陀在托钵途中,被一片散落在路边的木质坚硬破木(木枪)刺伤脚。这一事件并非偶然,而是佛陀为了示现宿世因缘果报,让大众深信因果不虚,不敢造恶。这也是表达佛陀的慈悲,佛陀通过这一示现,表达了对众生的深切愍念和慈悲。即使是成佛,也要承受过去的业力果报,这显示了佛陀对众生处境的深刻理解和同情。另外,佛陀的示现告诉众生,成佛的过程并非易事,即使是佛陀这样的圣者,也要承受过去的业力果报。这句话强调了因果报应的普遍性,不仅佛陀,所有众生都受到因果律的支配。对于未得道的众生来说,了解这一点尤为重要。只有通过正确的修行,才能避免恶业,积累善业,最终达到解脱和成佛的境界。这个故事,佛陀示现被木枪所刺的故事提醒我们,无论修行境界如何,都应保持对因果报应的敬畏之心,通过修行来不断提升自己,走向觉悟和解脱。
   第二,证悟以后超越二元善恶就可以超越因果业力了吗?在宗教和哲学中,超越二元善恶通常指的是达到一种心灵状态,其中个体不再被对立的情绪和观念所束缚,如善与恶、快乐与悲伤等。这种状态通常与灵性的觉醒和开悟相关联。然而,超越因果业力的概念在佛教和其他一些哲学体系中有所讨论。业力是指个体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它认为每种行为都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当一个个体达到完全的觉悟时,他们的行为被视为已经融入了宇宙的整体律动中,不再受到个体行为个别业力的限制。根据密法来说,开悟的人、悟道之人、大成就者已经领悟与证悟了天地之道之规律,甚至成为了佛的本身。他们的行为虽然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但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因果业力。这些成就者执行时没有为了自己的私欲,没有自我层面的我恨他非得杀了他,与法律本身融为一体,无我状态,他们执勤没有触犯交规,行者无因果。总结来说,证悟以后的个体可以通过达到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境界,从而在某种形式上超越普通的因果业力。不过,这种状态并不是通俗意义上的逃避责任或不受自然法则的限制,而是在更深层次上与宇宙的整体律动合一。

第三,提婆达多多次报复心态去造起了恶业,虽然佛陀以后不会再去害他了,但是提婆达多这一世造下的恶业,根据佛教的教义,需要通过忏悔、行善积德、弘扬善念以及坦然面对因果律等方式来偿还。有些恶业不一定对于曾经伤害过的人去偿还,自己受到惩罚就已经偿还了。

恩师答疑
师父答题,文化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