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咽炎方,嗓子干痒不再愁!
文摘
2024-12-25 09:16
广东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嗓子不舒服的经历,吞咽困难,一刷牙就恶心干呕,总感觉喉咙有东西卡着,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特别难受。其实,这就是慢性咽炎。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医是如何治疗咽炎的。中医认为,咽喉是人体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第一道防线,是身体正气死守的关口。古人把狭窄而重要的关隘也称之为“咽喉要道”,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外感邪气想要进入人体内,经过咽喉要道时必须先跟正气打一仗。若咽喉要道失守,外邪长驱直入,就会引起一系列不适。我曾接诊过一位36岁的熊先生,他来到诊室后,一直在清嗓子,说总感觉有口痰卡在那儿。他为了治好恼人的咽喉问题,没少往五官科跑,检查发现咽后壁存在小结,且伴有滤泡增生。但经历了一项又一项的治疗,折腾了许久,病情愣是没什么起色。五官科的医生建议他进行激光治疗。“一听到要激光,我这心里就直发怵,感觉怪吓人的。我跟几个朋友说了这事,他们都一致力荐我来找您,先试试中医的法子,拜托您了。”他如是说。仔细诊断后,我初步判断他这是患了慢性咽炎,便为他开了方子,并告知其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三个星期后,熊先生不再有卡痰的感觉,咽后壁小结、滤泡增生都消失了,各项指标都恢复正常。
本方是在治疗梅核气的经典方半夏厚朴汤的基础上,巧妙加入射干、浙贝母、冬凌草三味药物而成。半夏化痰散结,厚朴下气除满,茯苓健脾渗湿,生姜辛温散结,苏叶理肺疏肝,这五味药是半夏厚朴汤的组成成分,能行气散结,降逆化痰。射干、浙贝母、冬凌草三味药物都具备显著的散结功效,此外射干还能舒缓咽喉的不适,浙贝母还能有效化解咽喉处的痰凝,冬凌草还有消肿止痛功能,减轻咽喉因痰气郁阻所引发的肿痛症状。诸药相互配伍融合,协同发挥作用,共同达成化痰散结、消肿利咽的卓越功效。急性咽炎起病急,咽部干痒、灼热肿痛,声音会变得嘶哑,说起话来都费劲。检查会发现咽喉的部位红肿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治疗的关键在于清热解毒消肿。
本方以清咽利喉的名方——玄麦桔甘汤为基础方,加二花、蝉蜕、薄荷、牛蒡清热利咽,其中二花又可解毒,蝉蜕善于开音,薄荷清利头目,牛蒡兼能消肿止痛。诸药合用共凑,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咽开音之效。一起转发文章,点亮文末的在看按钮,传递爱心。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建了一个纯净的、没有任何商业行为的中医交流群,如果你对中医健康感兴趣,如果你想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如果你想咨询药方等相关问题,可扫码添加微信,发送“我想进群”,我拉你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