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大理州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场举行,对全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亮点和经验做法进行发布和介绍。相关部门就国土空间规划、环评审批和执法监管等方面答记者问。
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答复:
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以下简称“洱海山水项目”)批复总投资53.8亿元,其中中央支持20亿元。项目实施期3年,在大理市、洱源县、大理经开区布局28个子项目。
重点抓了5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统筹协调。成立了由州委书记、州长任双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定期联合调度协调机制,全力推动工作落实。
二是坚持创新机制,强化项目监管。采取由政府授权,州、县(市)国有企业组建联合体牵头的项目实施管理模式,成立大理州山水投资有限公司负责项目实施。制定出台了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等办法,为全面规范项目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坚持多措并举,强化资金筹措。以政府投入为主,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目前中央下达的资金已全部完成分配。省财政每年安排6亿元洱海保护治理资金,优先用于洱海山水项目。同时鼓励山水公司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拓宽融资渠道。
四是坚持借智引才,强化技术保障。组建洱海山水项目建设专家咨询组,形成部省州相配套、各专业相结合的专家咨询团队39人(其中院士9人,正高级职称18人),全过程参与和指导项目建设,保障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合规性。
五是坚持“两山”路径,强化效益转化。积极探索山水项目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目前大理古生村片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新模式、洱源县湿地自养模式等子项目“生态+”发展模式已初见成效,实现了洱海山水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
截至目前,8个子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其余子项目正在加快实施,累计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38054公顷。项目实施后,有效提升了苍山、洱海、茈碧湖、西湖等重要生态系统质量,有力支撑了洱海水质、水环境、水生态持续改善,促进了洱海流域从“一湖之治”转向“全域之治、系统之治、生态之治”。
州林草局答复:
林草局部门围绕核桃产业主要开展的工作:
一是建立州委书记、州长挂帅领衔工作机制。
二是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全州核桃市场经营主体数量达1000户、专业合作社865个。
三是狠抓三产融合发展,建成永平核桃(坚果)交易中心,成立大理州核桃外贸企业协会,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四是强化金融赋能,在全省率先开展“核桃价格指数保险+信贷”融资模式创新,金融支持经营主体达10124户,贷款余额12.69亿元。
五是强化科技支撑,建立“云南核桃研学实训基地”,成立“云南省木本油料技术创新中心大理分中心”,提升核桃深加工产品科技水平。2023年全州核桃种植面积1015万亩,占全省的23.60%;核桃干果产量53.31万吨,占全省的26.92%,全州核桃产业综合产值183.72亿元,占全省的31.24%,位居全省前列。
同时,充分利用全州林地资源优势,全力推动林下经济扩面提质,高质量编制《大理州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组织开展林下中药材有机、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指导44户林草重点企业完成林草产品追溯平台注册,积极参加林产品展销和宣传推介活动。全州发展林下经济面积2035.7万亩,林下经济总产值171.5亿元,年人均增加收入0.5万元。
在核桃产业和林下经济的带动下,2023年全州完成林草产业总产值397亿元(年度林草行业统计数据),同比增长25%。全州林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大理市人民政府答复: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大理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殷嘱托,扛实扛牢洱海保护治理“国之大者”政治责任,以洱海高水平保护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生态资源优势正不断转化为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探索出了一条“生态+”融合发展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之路,主要做法是:
一、牢记殷殷嘱托,守护一泓清水。强化空间管控,疏解人口和环境压力,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出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的“洱海经验”;建成洱海流域生活污水全收集处理系统,夯实洱海环湖截污治污防控根基;统筹推进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构筑起“一带三道十八廊”的生态安全屏障;创新突破科技赋能,走出了面源污染防控新路子。根据《生态环境部2024年第三季度和1-9月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2024年1-9月,洱海水质良好、中营养。
二、释放生态魅力,引爆全域旅游。深度诠释“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走进风花雪月在大理爱上生活,巩固拓展旅游产业作为富民强市支柱产业的地位和优势,“生态+文化”“生态+乡村”“生态+爱情”“生态+康养”“生态+体育”等融合发展,促进全域旅游多点融合。2024年1-10月,大理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202.82万人次,同比增长14.98%,其中,海外旅游者31.09万人次,同比增长205.66%;旅游总花费996.99亿元,同比增长5.61%。
三、赋能产业转型,做强生态品牌。循环经济“洱海顺丰模式”被农业农村部作为创新典型模式在全国推广。依托丰富优质的生态资源,打造“与理相伴”区域公共品牌和高原绿色食品中国驰名商标,乳业、啤酒、沱茶等为代表的绿色“苍洱名品”创优提质,苍山洱海“好山好水”为生态产品溢价增值,2024年1-10月实现绿色食品加工业总产值39.12亿元。
如今的洱海流域,在保护上实现了从“一湖之治”到“流域之治”再到“生态之治”的转变,在转型上实现了从“粗放无序”到“绿色生态”再到“美丽经济”的转变,苍山洱海的生态价值、生态效应正持续转化为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洱源县人民政府答复:
洱源县湿地面积6.88万亩,流域湿地成为洱海的重要水源地,为洱海提供了近50%的地表径流水量。近年来,洱源县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修复促生态产品开发、以生态产品经营促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两山”转化的绿色发展之路。
一是“湿地+科研”,既有“颜值”又有“价值”,呈生态文明之美。积极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深入开展湿地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结合不同湿地类型特征,分区分片精准规划,科学提升湿地综合效益。
二是“湿地+产业”,源头清水变致富活水,呈乡村振兴之美。合作成立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海菜花产业生态研究中心,破解保鲜难题,洱源海菜花被纳入国家《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走进北京、上海、成都等“一线城市”,实现年产值4320万元。成立合作社,带动农户发展海菜花等湿地产业增收致富。种植水果莲子、莲藕等经济作物2800亩,实现产值3000万元。
三是“湿地+文旅”,生态绿色衬发展底色,呈高原水乡之美。依托西湖、茈碧湖等景区和东湖等湿地美景,积极开发湿地观光、休闲度假、摄影采风等旅游项目,培育山水田园旅居、乡村艺术旅居、温泉康养旅居等新业态。茈碧湖入选全国 15个“幸福河湖”建设试点,“洱源县弥苴河古树群”入选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名单,秋冬季节,上万只候鸟到洱源湿地越冬,“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景象引人入胜,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天堂。2024年1-10月,全县接待游客481.8万人次,同比增长27.59%,旅游总花费76.7亿元,同比增长12.75%,排名全州第2位。
州生态环境局答复:
质量为本,效率为要,从环评审批优化着力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一是2022年以来,成立环评要素保障工作专班,对全州的重点项目环评和园区规划环评实行挂图作战、定期调度、压茬推进,“一对一”帮扶指导。二是开辟绿色通道,优化重点建设项目审批环节,提升审批效率。三是持续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落实环评分级审批工作要求,优化全州项目环评工作,不断深化“六个在一线”工作法。四是强化环评质量监管,通过定期进行现场监督检查、环评与排污许可第三方监督管理会议等措施,提高环评质量。2022年以来,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634个,环评备案1788个,涉及总投资约2051.85亿元。全州5个省级开发区已全部完成规划环评审查。
监管重“力度”,服务讲“温度”,从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着力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一是依法从严执法监管。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制度,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以及重大民生,深入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坚决守好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底线红线。今年以来,开展重点排污单位双随机检查919家次。出动执法人员1912人次对736家企业(对象)开展了执法检查。立案查处环境违法企业件41家,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3起。二是统筹提升执法服务水平。坚持执法与帮扶相结合,对企业实行“首违不罚、轻微不罚、非故意不罚”的执法态度和“无事不扰、无据不查”的执法方式,建立简约高效的监管体系;推行“五书同达”工作法,建立执法、普法、服务三者有机融合的监管执法制度,及时帮助指导企业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提升环境治理水平。三是提升生态环境执法科技水平。加强“非现场执法”方式应用,持续推进执法正面清单,减轻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对企业正常生产造成的影响。
编辑:苏巧
责编:邢雅丽
终审:苏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