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13日,一场跨越山河的文化盛宴——“晋陕蒙非遗民俗大联欢”在准格尔广场举行,晋陕蒙三地的“看家绝活”齐亮相,为元宵佳节注入了厚重的文化底色。
正月十四头一天,晋剧《打金枝》打头阵,重现宫廷恩怨与家国情怀,山西民歌也不含糊,《荷包情缘》《打酸枣》《挂红灯拜大年》《圪梁梁》齐上阵,清亮的嗓音、生动的歌词、优美的曲调,极具浓郁的乡土气息与地方特色尽显非遗魅力。
“演出真不错,晋陕蒙三地文化都凑一块儿了,能在家门口看到这些演出真是太难得了。”观众杨素娥开心地说。
正月十五,随着晋剧《下河东》的落幕,准格尔旗重头戏“漫瀚调”可算“露了脸”,《天下黄河》《双山梁》《什么人留下人想人》《二道圪梁》齐登场,嘹亮余音回荡,蒙调汉词“搅和”出的韵味儿,赢得了全场听众的阵阵惊叹:“这嗓子才好!”。台下“挤擦”成一片,观众也不忘了拿起手机,边录视频边说:“看看咱这儿的拿手好戏”,让在外打拼的准格尔人接收到家乡的年味儿,骑在大人肩头上的小孩也有样学样:“你知道……那天下黄河……”
正月十六,压轴大戏《算粮登殿》刚唱罢,《黄土源》《端起酒杯想起你》《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我家住在黄河湾》轮番上演,鲜明的地域特色、充沛的情感表达、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听众们不禁跟着节奏跺起脚。
这场晋陕蒙非遗民俗大联欢,不仅是一场视听的狂欢,更是一次文化的深度交融。它跨越了地域的界限,让晋陕蒙三地的传统文化在准格尔大地激情碰撞,绽放出耀眼光芒,为这个元宵佳节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老人们在这里找回了往昔的记忆,年轻人从中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孩子们更是在心中种下了热爱非遗的种子,它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以更鲜活的姿态传承下去,不断续写着属于这片土地的文化传奇。
来源:准格尔旗融媒体中心
记者:宋嘉敏
编辑:柴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