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回望:中国当代水墨四十年1985-2024

教育   2024-11-15 21:26   江苏  

由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当代水墨年鉴组委会主办的《中国当代水墨四十年1985-2024》展览,自11月2日开幕以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学术价值,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高度的好评。这场展览不仅是对过去四十年中国水墨艺术发展的一次全面回顾,更是对未来艺术走向的一次积极探索。

行进的中国当代水墨

1985年,《江苏画刊》发表南艺李小山《中国当代中国画之我见》,其“穷途末路说”的提出至今刚好四十年,还依旧对中国当代水墨的创作起到了“警世钟的效果。四十年后的今天,这一话题再次从南京艺术学院出发,并不是一次巧合性的重叠与轮回,而是四十年中所有参与其中的艺术家们的一次回应。

近年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持续对中国当代水墨的关注与研究,从2020开始已经将“中国当代水墨年鉴”列为美术馆重要例展项目,并逐年以不同的主题研究来回应中国当代水墨的传承与发展的问题。2020年“档案:逐渐形成的闭环——中国当代水墨年鉴五周年特展”邀请周京新、王天德、王冬龄、周韶华、刘庆和、常青、沈勤、徐累等39位艺术家参展,共展出作品80余件。展览以“档案”与“闭环”为标题,探讨了中国当代水墨的真实现状与国际传播中的机遇与困顿。2022年“进退——中国当代水墨年鉴六周年学术邀请展”邀请王子武、何家英、杜滋龄、袁武、张捷等33位艺术家,共展出120余件作品。在一个展览中同时将“传统”与“当代”以一种擂台的方式进行展出,在发展的前提下提出了“进退”的思考命题。2023年“一个群展中的五个个展ABCDE”邀请了刘丹、徐华翎、邢庆仁、武艺、魏青吉等5位艺术家用个展的方式共同回应与反思当下水墨群展的生产方式。每一次的展览实践与文献出版,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的策划团队都希望在当下的水墨生态中找到具体的问题,并在展览工作中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

艺术探索与历史传承

本次展览通过精心挑选51位艺术家的作品,深入展现了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探索深度。这些作品不仅在绘画的本体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而且体现了艺术家们从传统向当代转型的变化过程。策展团队旨在于当前的水墨生态中识别具体问题,并通过展览实践,对“中国当代水墨的真实现状与国际传播中的机遇与困顿”等角度进行全新的艺术探究。展览不仅是一次视觉呈现与观点释放,也是在汇集前三年卓越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全面总结与升级。

《中国当代水墨四十年》展览以1985年为起点,以四十年为研究范围,回溯并归纳自“85新潮美术”以来多元的中国当代水墨状态。这一时期标志着中国当代艺术探索的序幕,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作自由。展览不仅是艺术作品的展示,也是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四十年发展的缩影,展现了从最初的实验性创作到后来不断丰富的多样化表达。这条探索之路上,有着一代又一代艺术家们的坚守与突破。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徐累指出,“中国当代水墨年鉴”是年轻人的选择,他们用切片的方式,为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四十年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创作样本。水墨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种类,不仅仅是当代艺术,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文脉。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原院长刘庆和强调,水墨如今的发展离不开南艺美术馆以及当代水墨出品人的不懈努力,在他们的引导下,让艺术家们意识到水墨创作的主要方向。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正在积极探索其在全球艺术语境中的独特性,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起中国艺术家与世界艺术互鉴、交流的桥梁。

展览构建出一场承载过去与当下的水墨视觉盛宴,共同构建出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四十年的历史脉络。这些作品在对当代与传统的关系处理时不是一种割裂状态,在表达上呈现明显的时代性与土壤性。展览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展示了艺术家们对水墨语言的多维度拓展,更能感受到他们对于艺术使命的担当,无论是通过个人的情感表达,还是对社会议题的探讨,艺术家们都在力求突破界限,让水墨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时代性与文化自信

本次展览不仅是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四十年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艺术四十年来不断突破、繁荣发展的珍贵切片。

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从“85新潮美术”运动开始,艺术家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创作自由,这标志着中国当代艺术探索的序幕。艺术家们从最初的实验性创作到后来不断丰富的多样化表达,这条探索之路上,有着一代又一代艺术家们的坚守与突破。中国当代水墨的概念既可以狭义到严格恪守笔墨纸材料关系的当代性表达,也可以广义到涵盖中国符号与东方美学、哲学的多媒介表达。这种融合体现了艺术家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探索如何将传统水墨艺术与当代艺术相融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艺术形式。

展览中的艺术家们在创作时不仅需要在绘画的本体范畴中探讨,还需要在艺术家创作历史中寻找到从传统向当代转型的变化过程。这表明艺术家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进行文化的创新和自觉的表达。艺术家们用各自极富个性的风格,展示了中国艺术“创作独立、思想自由、表达当代”的时代内涵、文化自信。

策展人林书传认为,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正在积极探索其在全球艺术语境中的独特性,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起中国艺术家与世界艺术互鉴、交流的桥梁。这种探索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时代下的自觉展现和传播。

这些作品在对当代与传统的关系处理时不是一种割裂状态,在表达上呈现明显的时代性与土壤性。

国际化视野与交流

展览以“85新潮美术”为起点,将中国当代水墨艺术成就浓缩展示,不仅呈现了中国画从内到外的体系,也展示了源于世界当代艺术的丰富内涵。这种国际化的视野,使得中国水墨艺术在全球艺术语境中展现出独特性。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原院长刘庆和说,南艺美术馆的策展团队以及当代水墨团队不仅做到了以史为鉴,还将目光放置到未来,以全球化的视野来梳理中国当代水墨状态。本次展览不仅是对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回顾,也是对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和未来方向的探索。

殷双喜在《从现代到当代:全球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水墨》中提到,如果希望中国画能够跨越地域进入全球文化交流,就不能仅停留在笔墨形式的层面,而需要将其系统内部的问题研究转换为从水墨角度对现代艺术与当代生活的关系的研究,从而探讨当代水墨何以通过艺术语言的革新而达至现代精神的探索与表达。

南艺美术馆的《中国当代水墨四十年》展览不仅展示了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发展,也体现了中国艺术在国际化视野下与世界艺术的交流和互鉴,展现了中国艺术的自信和开放姿态。通过这样的展览,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得以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策展人林书传期待在繁杂的水墨概念中,抽取一条可被讨论与展示的线索。艺术家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有一次重要的表达,在不迎合全球化固有的价值判断的情况下,给予一次有着民族自信的表达。这个期望看似简单,却前路艰辛,希望中国当代水墨下一个五年、十年能够达成目标。

接下来,“中国当代水墨40年”展览将分别巡展至浙江、湖南、重庆三地。巡展期间将会有持续的艺术家访谈、学者访谈邀约、口述史纪录片拍摄、讲座、公教活动等相关文献成果公布,希望以展览+文献的方式持续回顾与记录这段正在行进的中国当代水墨历史。在当代水墨4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当代水墨年鉴”仍然是一个年轻的品牌,它将一直保持好奇、勇于质疑、拥抱未来,为中国当代水墨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




-本期责编-

南艺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排版:裴依

指导老师:徐丽媛

内容来源:南艺美术馆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出品



推荐阅读 -

1.南京艺术学院与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学术交流系列活动在南艺圆满举办

2.俞锋受邀出席西藏自治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研讨会

3.第三届“视听中国”学术前沿论坛即将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





 NUA 
|以艺术的名义 讲述有温度的故事|

欢迎广大粉丝向我们提供资讯和投稿
联系我们:nua1912@sina.com


扫描关注,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关注


让我们点亮1912个赞和在看,让世界看见南艺!👇


南京艺术学院
以艺术的名义,讲述有温度的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