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艺·思享+ | 俞锋: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新时代高等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   2024-10-13 12:21   江苏  
本文刊发于《艺术教育》2024年10月刊

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新时代高等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  


俞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新时代高等艺术教育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目标任务。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就要牢牢坚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刻把握科技革命的时代潮流,全面深化、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多方拓展办学资源,更大力度加快对外开放,创新办学机制体制,切实完善高校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水平,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优秀文化人才,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以及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影响力提升贡献力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党中央着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和社会预期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全面深化改革掀开了崭新篇章。其中,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的专门部署,强调“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1],这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新时代高等艺术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面对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高等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要遵循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主题,深刻把握科技革命的时代潮流,牢牢坚守正确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深化、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2],切实培养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优秀文化人才,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以及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影响力提升贡献力量。


一、适应新形势,在深刻领会全会精神中把握深化高等艺术教育改革正确方向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深刻改变着文化生产方式和消费业态,深刻改变着文化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培养要求,深刻改变着国际文化的传播方式和竞争能力。面对新形势,高等艺术教育应当把强化使命担当、提升科技自觉、推进艺科融合作为改革方向。以现代化为指向,以科技化为手段,以艺科交叉融合为路径来深化高等艺术教育改革。


(一)响应担当新的文化使命的召唤,在文化建设领域进一步增强使命担当


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文化自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信基石、力量源泉。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作为高等艺术院校,承担着培养优秀文艺人才和创作文艺精品的职责与使命,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征程中,理应勇担使命、勇挑大梁。2019年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指出,“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3]随着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提升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展现引领时代的大国担当。在文化国际传播中,文艺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软实力特征尤为显著,不仅是对外交往中沟通民心、增进友谊的理想媒介,更是推动国际关系和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这要求高等艺术教育充分发挥文艺的优势,通过创新发展来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夯实思想文化根基。要自觉站在时代高处,主动发声、建构形象,不断推动中国在对外文明交流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赢取文明的话语权、传播力提供重要支撑。


(二)响应实现新的宏伟蓝图的召唤,在人才培育领域进一步增强科技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4]新时代以来,我们党比任何一个时期都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优秀的文化人才队伍,同样离不开科技创新。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新型文艺形态和文化业态在新技术条件下不断催生,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发生深刻变化,传统艺术人才很容易被新的艺术生产方式所淘汰,艺术与科技融合已成必然趋势,必须转变师生的教学观念和学习观念。掌握科学技术已成为艺术人才的必修课,科技自觉应成为艺术学生的核心学习观念。由此,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高等艺术教育应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5],通过调整学科专业布局、组建跨学科师资团队、开设新技术通识课程、搭建学生实践与创新平台来提升学生数字素养与技术能力。只有培养出更多具有科技自觉和艺术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三)响应构建新的发展格局的召唤,在文化供给领域进一步推进艺科融合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6]这从根本上界定了文艺的本质是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艺,当然同时文艺也是时代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与深刻观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7]。这要求高等艺术教育的全面深化改革要紧跟时代步伐,让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面向国内国外两个主战场,并以国内为主体。国内应因应国家重大战略如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平安中国等战略所需,以服务经济社会和繁荣文艺发展为导向,深度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释放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既要让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落实到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体认之中,为人民而歌、为时代而颂,并通过艺术与科技融合,创新艺术表现形式,精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更高品质文化艺术新需求,以文艺新样式、消费新业态真正贴近并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望,持续践行艺术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职责使命;同时也要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用新技术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科技赋能传统艺术精品,使我们的民族文化瑰宝在全世界绽放出更加绚烂的文明之光,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架设更多心心相通的文艺桥梁。


二、聚焦“深改革”,在提升融合发展效能中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同样是培育文化人才队伍的科学路径。始终秉持开放办学理念,紧跟时代趋势,多方拓展、厚积办学资源。始终秉持求新求变理念,紧握新兴技术,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始终秉持系统集成理念,紧盯世界水平,全力提升学校治理能力。


第一,深化校地融合、校校融合、校产融合、校会融合,创新办学资源拓展机制,为培育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汇聚高校治理新合力。文化人才队伍规模、质量得以提升的关键在于拥有丰厚的培养资源。高校办学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不少地方高校发展的瓶颈。通过校地融合、校校融合、校产融合、校会融合,创新办学资源拓展机制,使高校在融合中获得教学、科研、创作、实践资源,同时还获得实践类师资资源。校地融合强调高等艺术教育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深度融合,通过紧密对接地方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共建美育教学实践基地、城市中央艺术公园、艺术创作孵化基地、艺术科技产业园区等,共同利用和开发地方文化资源,获得强大的综合办学资源和广阔的实践平台。校校融合强调不同高校之间在艺术和科技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科研成果等方面的共享与合作,通过联合办学、联合科研、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实现优势教育资源的互补配置和高效利用,获得强大的学科资源。校产融合强调与产业需求相结合,通过与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文化产业园区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研发文化产品、打造文化品牌、推动文化创意投资等,提供广阔的创业就业平台,获得强大的科创资源。校会融合强调与学科学会、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深度合作,促进艺术教育及时把握社会需求动向,调整教育方向和内容,提高艺术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获得强大的实践资源。以此汇聚成为培养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所需的强大合力。


第二,深化艺科融合、艺工融合、艺文融合、艺理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机制,为培育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探寻高校治理新范式。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的文化人才队伍难点还在于多学科交叉培养。复合交叉、艺科融合的文艺人才是新形势所需,而艺术院校大多缺乏理工学科支撑,培养学科交叉人才难度不小,这就需要大力度推动艺术与科技、工学、文学、理学融合,形成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的科学的学科布局。艺科融合强调将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数字技术手段引入艺术创作与教学之中,促进跨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不仅丰富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语言,也为艺术创作提供更多元化的生成方式和制作工具。艺工融合强调将工程技术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艺术创作与制作过程中,提升艺术作品的实用性和技术含量,也有利于大型艺术装置作品的生产。艺文融合强调艺术与文学的融合,是深化高等艺术教育内涵、提升艺术教育品质的重要途径,能够培养师生深切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促使其在艺术创作中深度挖掘、生动焕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艺理融合强调艺术创作与教学和理学的基础知识相融合,懂得数理与信息的一般原理,既利于对艺术数据模型的构建原理理解,也使学生在创作中融入哲理思考,用哲学的视角和逻辑的方法来审视和解读艺术作品,引导师生深入思考艺术的本质、价值和意义等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交叉创新能力。


第三,深化中西融合、古今融合、内外融合、业态融合,创新学校治理体制机制,为培育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活高校治理新动能。优秀文化人才除了要有文艺专才,还要有宏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历史知识、广泛的适应能力和娴熟的运营能力,艺术院校要致力于形成能激活高效治理的科学、系统、全面的培育生态,方能培养出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中西融合强调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拓宽师生艺术视野,增进对人类发展趋向和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从而既具备深厚民族文化底蕴,又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古今融合强调既要深入挖掘和传承古代艺术的精髓和传统,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变化,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和创新发展,引导师生深入理解历史文化脉络,激发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内外融合强调学生个体与外部社会环境的紧密联系和互动,不断提高学生适应外部不断变化的环境的能力,学校内部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和师资视野等要积极主动对接外部社会的需求和变化,从而使艺术教育更加贴近社会实际,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业态融合强调艺术与文旅、体育、娱乐、传播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使学生在掌握艺术专业才能的同时,洞悉相关产业的发展趋势,对于产业所需的市场调查、运营、消费、财务等管理能力也能有所掌握,通过跨界合作和资源共享,培养出既具备艺术素养又熟悉产业运作的复合型人才。


三、加强“大开放”,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人类经历了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文明是由生活方式和生存智慧的文化积累进步而来,文明是人类思想、知识、观念进步的结果。德国社会学家诺伯特·伊利亚思在《文明的进程》中说:文化是各民族不同的东西,文明是各民族相同的东西。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形成人类文明新形态,就要加大开放力度,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塑造国家新形象、共享文化艺术资源、强化中华文明传播力。


(一)强调“自我塑形”,塑造新时代中国国家文化新形象


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征程中,要挖掘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和平发展的精神基因,揭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标识、发展密码、精神内核,以此提炼和艺术化塑造出中华文明的时代形象、话语体系、精神图谱,让新时代中国的大国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立体,更具魅力。积极发挥“自塑”功能,即积极主动地构建和传播符合中国实际、体现中国价值、彰显中国智慧和国际担当的国家形象。这要求高等艺术教育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推动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提炼主题[8],通过艺术思想、艺术创造及丰富的艺术产品向世界展现浩荡中国文艺的深厚意蕴、当代中国文艺的独特风格和未来中国文艺的美好愿景,让世界了解中国艺术,也让世界从艺术中读懂中国传统、读懂中国精神、读懂中国道路,进而读懂中华文明,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


(二)倡导“美美与共”,促进中外文化艺术资源共享共美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艺术以其独特、生动的表达形式和情感共识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凝结在一起,艺术成为各国人民交流文化、增进理解、获得友谊的桥梁。作为拥有世界最大教育人口的中国,应该将中国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国,在各国人民之间架起一座交流文化、民心相通、理解互鉴的艺术彩虹。这不仅要求高等艺术教育在课程内容上引入国外优秀的艺术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如古典音乐、现代舞蹈、戏剧表演等,同时也鼓励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精髓,如国画、书法、民乐、戏曲等,推向世界舞台,让全球学子都能领略到中华艺术的独特韵味和深邃内涵。不仅通过举办国际艺术节、国际艺术工作坊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搭建中外艺术教育沟通的桥梁,共同探索艺术教育的创新路径,还应拓展和深化中外艺术教育领域的合作平台,协同育人、协作科研、联合创作,强化优质艺术资源和高端平台的共建共享,以强烈的合作愿望、主动的服务意识、优质的专业教育,参与组建世界艺术教育、美育育人共同体,培育更多具有全球视野、世界胸襟、为全人类服务的优秀文艺人才。


(三)秉持“胸怀天下”,强化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建设


“胸怀天下”是一种超越地域、国界和文化的宏大价值观。高等艺术教育秉持“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理念,既是对自身使命担当的深刻认识,也是对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共同发展的积极贡献。它既需要坚定文化自信,以精湛的艺术本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其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又需要开阔胸襟,以开放包容的艺术态度吸纳外来文化精华、推动中华文化不断丰富发展[9]。这要求高等艺术教育要首先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基地,在焕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培养优秀文艺人才、打造时代艺术精品、展现中华文化魅力、增强艺术精品的国际传播力、中华文化的穿透力、感染力、影响力。其次通过深化与世界各国的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项目,广泛融入全球文明对话的广阔舞台,深化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不仅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思想伟力,也促进世界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推动世界和平与稳定,共同构建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石。


四、紧扣“强创新”,在求新求变求发展中构建文化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科技的动力在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必须实施教育综合改革。教育界、学术界必须深度思考人工智能不断深化的技术环境给高等艺术教育带来的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在求新求变的主动作为中不断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坚定自主创新,以全艺科融合创新加强文艺创作精品生产


艺术本身就是个体对自然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美学化自主表达和观照,是高度自主创新性活动。因而,自主创新是高等艺术教育的核心特征,也是艺术生命力的源泉所在。高等艺术教育必须坚定自主创新的理念,“闳约深美、不息变动”,勇于探索未知,敢于突破传统束缚,以独特的视角、创新的手法、新颖精湛的艺术精品回应时代的呼唤,回应人民的吁求,展现艺术的无限可能。全艺科融合是高等艺术教育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它不仅体现在音乐、舞蹈、绘画、影视、设计等多种艺术学科的交叉融合创新上,更包括艺术理念、艺术语言和艺术表现手法、艺术创作材料工具的全面技术革新,通过不同艺术学科与科技之间的交叉融合和相互渗透,广泛运用数据分析、参数化设计、动作捕捉、声音拟合、视觉渲染、数字孪生、多模态生成等多种现代科技手段,打破传统艺术领域的表现疆界和学科壁垒,形成崭新的艺术形态和表达方式,不仅有助于师生接触到更广泛的艺术形式和技术手法,拓宽艺术创作的视野和思路,还能促进不同艺术门类之间、艺术与科技之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提升文艺创作的整体水平,从而生产出具有独特魅力和深刻意涵的文艺精品。


(二)坚持集成创新,以全产业生态再造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


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10],这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实践路径。高等艺术教育作为文化创新人才的摇篮,也应积极融入文化产业链,创新人才培养应与文化产业链需求积极呼应,并以教育创新引领文化产业生态的再造。全文化产业生态数字化再造是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通过校企联手,把文化人才培养的需求实景嫁接入教育环节,构建无缝对接的创新性人才培养共同体,市场需要什么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共同体就培养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这就使艺术高校依托学科、专业、平台,大力推进艺术与产业发展的机制对接、人才对接、资源对接,以最新的研创成果积极服务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从产业链上下游入手,构建涵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完整人才培育生态系统,形成高等艺术教育集成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够激发文化产业的内生动力,加快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还能为高等艺术教育提供丰富的研创实践平台和广阔的就业市场空间,从而激发文化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三)坚持守正创新,以全民族文化焕新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11]。增强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建设,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偏离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激发全民族文化活力,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守正创新是必然要求,也是重要方法论。高等艺术院校作为培育文化英才、创造文艺精品的高地沃土,理应成为推动全民族文化焕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生力军。最近火爆全球的《黑神话·悟空》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对传统文化的深耕与再造、以跨学科融合的叙事创新和哲理思考、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表现手法突破及极致品质体验共同造就游戏产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神话。由此,我们只有且必须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沃土,精准把握文化精髓,勇于探索创新路径,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将传统价值与时代理念贯通,从空间拓展、内容拓宽、项目拓展、手段拓新等多方面发力,通过丰富的文艺活动、艺术文创、艺术展览、艺术演出、艺术体验等,不断提供优质文化艺术产品和服务,激发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推动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最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化传承与创新保护。


结语


深入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构成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核心主题,这一战略不仅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路径的科学擘画,更是实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所在。对于高等艺术教育而言,面对新时代对艺术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我们必须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切入点,打破束缚艺术教育发展的固有阻碍,构建更加开放、灵活、高效的教育体系,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艺术人才,不断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本文作者:俞锋,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基地、江苏省高端智库紫金文创研究院副理事长、研究员)




-本期责编-

南艺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排版:林晞田

指导老师:徐丽媛

内容来源:《艺术教育》2024年10月刊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出品


推荐阅读 -

1.巡视工作公告

2.全国展演获奖!专家学者热议南艺原创话剧《大桥风景》!

3.历史最好!南艺在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中喜获佳绩!

 NUA 
|以艺术的名义 讲述有温度的故事|

欢迎广大粉丝向我们提供资讯和投稿
联系我们:nua1912@sina.com


扫描关注,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关注


让我们点亮1912个赞和在看,让世界看见南艺!👇

南京艺术学院
以艺术的名义,讲述有温度的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