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的文化视角
李 斌
《人民日报》(2025年01月10日 第04版)
八项规定何以改变中国?从文化角度观察,可以看得更分明。
文化的力量,深沉而澎湃,可沉淀为定力,可转化成动力,可生发出活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的过程,可以更好理解“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性。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加强作风建设,离不开文化的导向、约束、教化等功能。
一方面“激浊”,既“拔烂树”也“治病树”,从查摆“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问题,到清理“剥削阶级思想和腐朽生活方式”,再到“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另一方面“扬清”,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充分发扬“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的实干精神,树立和践行“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的正确政绩观……
实践证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引导党员干部处理好公私、义利、是非、情法、亲清、俭奢、苦乐、得失的关系,思想道德防线就愈加牢固。
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是我们管党治党的重要方略,实现二者的有效协同,离不开文化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
用制度的笼子关住“任性的权力”,彰显的是制度规矩的效力;党员干部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则有赖于思想的引领和文化的滋养。之所以驰而不息正作风、治歪风、树新风,为的正是巩固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高地,打赢这场廉与腐、实与虚、俭与奢的价值观较量,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影响经济和政治的发展。通过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气象,可以反观八项规定是如何化风成俗的。
月饼、大闸蟹价格更加亲民,传统节日找回文化底蕴;光盘行动减少粮食浪费,守护粮食安全;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更多资金被用于支持高质量发展和保障民生;亲而有度、清而有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刹住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纠治了,作风建设的成效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违规吃喝纠治了,面子文化没市场了,政商关系清爽了,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等光荣传统得到弘扬,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得以树立……八项规定不仅荡涤了看得见的歪风,更带来全社会价值观念的重塑,有效解决了物化、异化等顽疾。以八项规定为引领带动,深入净化全社会的“精神生态”,正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透过八项规定深入人心、改变中国的非凡历程,可以感知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历史逻辑,也可以感悟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实践品格。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定能不断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书写中国奇迹新篇章。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