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我主导创建了公司的企业级AI创新部门,面向用户落地AI项目时,我们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从前谈用户,直接给产品功能列表,用户做选择产品功能或提出企业的需求。但是AI项目不一样,甲方要么提不出需求,不知道AI能干啥,要么提出的需求天马行空,感觉AI啥都能干,脱离实际,甚至觉得AI是魔法是玄学...。这是前些年搞数字化所不常遇到的情况。
如果企业家或产业专家缺乏对该技术的认知,就无法评估AI的潜力和应用场景,也难以将其与现有的产业需求和商业模式匹配。
这个时代很多人都有一种如果不用AI就会被淘汰的焦虑,企业家们由于降本增效的诱惑更是关注。于是一些勤奋好学的企业家们开启了努力学习模式。结果大多事倍功半,企业落不了地,甚至影响了对AI投入的信心。
刚好光哥去年成功落地了几个企业AI的项目,作为AI创新部门的一号位,我必须搞定AI落地从0到1的整个生命周期,为了落单,我发现只讲方案远远不够,我向企业提供了体贴入微的保姆式咨询教育服务。
沟通中我发现问题严峻到出乎预料,尽管许多企业拥有资深的数字专家,但他们对AI的认知仍然不足,尤其在学习AI时,常常会陷入以下三大误区:
“学错了、学飘了、学岔了”
1.表面:流于表面的工具学习(学错了)
许多人在学习AI时,过于依赖于网上一些“快餐式”的课程,如X99等。这类课程主要教授使用AI工具或生成内容的提示词,而这些技巧对于个人或简单的操作场景可能有帮助,但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那些管理流程复杂、生产工艺多样的大型企业,这种工具化的学习几乎无法带来实际效益。例如,许多企业CIO只看到AI可以作为聊天机器人,解决简单的问答需求,却忽略了AI真正的潜力远超生成内容。
企业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AI重构业务流程,而不是仅仅依赖单一工具。 一个AI聊天机器人无法解决复杂的业务挑战,企业必须构建的是系统化的AI解决方案,涵盖从数据处理、预测分析到业务流程优化的全链条应用场景。
2.幻觉:成长的幻觉,把精力浪费在流量博主的碎片化认知
(学飘了)
很多人误以为关注流量博主、报读AI网课就能掌握AI的核心能力,然而,这种碎片化的信息传播常常制造学习的幻觉。很重要一点是,行业还不成熟,很难找到合适的能够将AI知识、应用和业务有机结合的系统化学习路径。这导致了这个圈子很乱套,不少朋友虽然报了课,也关注了很多流量博主,特别是那些一惊一乍的博主,今天这个要颠覆啦,明天那个要改写历史啦.........,为了眼球制造焦虑的,动辄上一些听起来很动听,但却百无一用的金句,些许能带来点情绪价值,什么“AGI如何如何,所有的业务都可以用AI重做一遍“,这都是正确的废话,这些废话也许能带来点情绪价值,可以用来在饭桌上吹吹牛,但是企业家们不知道怎么在企业落地AI。还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如何将AI落地到企业的具体业务上并无实际帮助。
“认知和知识是两回事,开阔认知不等同于学习,前者往往只能带来成长的幻觉”
真正的认知提升应当源自深入系统化的学习和长期实践,而非碎片化的信息积累。 企业家需要的是能够帮助他们制定具体行动策略的AI实干家,而非仅仅能提供些许谈资的理论大师。要真正推动企业发展,企业家应有意识地选择高质量的信息来源,并将其与实际业务紧密结合。
3.歧路:学习底层算法(学岔了)
AI的应用与研发路径有着本质区别,一位CIO朋友,跟我讲他已经与清华的某位博士学习了算法知识几周,却愈发感到困惑和疲惫。做应用不是搞研发,出发点和关注点不同,学习的路径自然不同,如同你仅仅是为了开车是不需要从汽车引擎的原理构造学起的,如果太过于追求技术细节,会陷入到技术的细枝末节中,偏离学习的目标。企业以应用为目的学习人工智能,而不是以科研为目的。一定要掌握一个度,以掌握AI的能力和AI思维为目标;任何高深的技术都能以通俗对比的方式去理解。
企业学习AI的目标应是提升应用能力,而非进行算法研发。过度追求技术细节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使学习脱离实际目标。关键在于掌握AI思维和框架,而不是沉迷于技术细节。每一项复杂的技术都可以通过简化和比喻来理解,企业家应学会将AI转化为可以在具体业务场景中发挥作用的工具,而不是纠结于科研层面的探讨。
那我们要学习什么呢?经过多个用户的具体实践,光哥总结出了学习人工智能ABC模型(C-A-B),帮助企业家提供认知。并开设相关课程,由于篇幅有限,本期先不做过多介绍。10月13日 光哥将在广州为企业家朋友分享《企业家打开AI的正确姿式》
只要掌握正确的认知,专注业务,有的放矢地学习,与专业的合作伙伴合作, 就会不会轻易被流量博主PUA带偏。
我建议企业家们:关注AI本质和当前状态,认识其局限。听取不同观点,专家意见。调整合理预期,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制定合理目标风险。 通过小规模试点来验证预期的合理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AI在您的企业里得到合理有效的应用。
欢迎参与《企业家打开AI的正确姿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