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点击音频即可收听哦!)
文图 | 苏华 唐浩 主播 | 冯丽
2024
塔里木
新闻故事
冬供承载着民生所系、万家所盼
作为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和南疆首要气源地
塔里木油田大力实施油气生产能力提升行动
全力以赴保障天然气供应
生产一线甲乙方干部员工
无惧风雪严寒
坚决打赢今冬明春天然气保供攻坚战
确保冬供期间
天然气供得足、供得好、供得稳
用坚守奉献化作温暖的火种
为每个家庭送去
冬日融融暖意
01
对待井场设备
就像了解自己的孩子一样……
北漠河、西乌恰
阿克莫木气田地处祖国版图最西端
这里是我国最晚迎来日出
最后送走落日的地方
/帕米尔高原保供人/
11月28日上午9点许,家住喀什古城区82岁的阿依先古·克吉克正用天然气做早餐。在距离她家80公里位于乌恰县的阿克莫木气田,塔里木油田泽普采油气管理区阿克油气运维中心采气工程三级工程师陈松背上水壶,带上馕饼和工具出发了。值得庆幸的是,今天他所在海拔2300米的帕米尔高原温度才零下12摄氏度。
阿克莫木气田位于帕米尔高原。自2001年阿克1井被发现至今,阿克油气运维中心负责12口井油气生产。这12口井生产的天然气,被送入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南疆各族百姓家中。冬季保供模式开启以来,有三人负责轮流巡检,陈松是其中之一。他们与高原严寒抗争,不容任何疏忽和闪失,全力保障天然气平稳生产。
在油气井生产现场,陈松为2名徒弟讲解工作要领
不管风雪天,还是春夏秋冬,今年49岁的陈松从没有间断过巡检。由于路途崎岖,陈松只好踩着大小不一的鹅卵石来到恰探1井,对井上设备、阀门进行了一次全面巡检、排查和维护。在赶往下一口气井的路上,陈松向记者介绍,他们负责12口生产单井、26台设备以及86个关键点位的检查,往返行程近93公里。夏天正常巡线需要一天时间。冬天要慢一些,两天才能巡完一遍,今天,他就是接着昨天的井继续巡检。
陈松和同事一丝不苟地检查输气管线、仪器仪表
同井场设备的朝夕相处,让陈松对12口井的“脾气秉性”了如指掌。对他来说,就像了解自己的孩子一样,无论“头疼脑热”,还是“感冒发烧”,他总是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病情”,及时解决“症状”。
高原的冬天虽是蓝天白云,但这里的冷风是带刺的,吹在身上,让厚实的棉衣都显得很单薄。阿克1-H4井位于山峰顶端。登上银装素裹的山顶,陈松不自觉地紧了紧棉工服,即使如此,他还是打了一个冷颤。陈松顾不得这些,他仔细检查着这口井的压力、温度和流量数据,不容丝毫差错。
“护好每一口井,产好每一方气,这是石油人的责任。海拔高,追求更高;寒风大,责任更大!”陈松说,守护千万家温暖是石油人的责任。
高原缺氧但不缺信仰。虽然在阿克莫木气田工作时间不长,但穿梭在井与井之间,一旦发现有异常,陈松便迅速记录、上报,确保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妥善处理。他还会对输气管线、仪器仪表进行一丝不苟地检查,以防任何可能的泄漏或安全隐患。
在一次巡检过程中,陈松敏锐捕捉到阿北1JS井压力出现异常波动。他立刻警觉,迅速展开排查。凭借丰富经验,迅速找出问题的原因是一处关键阀门出现故障。陈松争分夺秒展开抢修,经过几个小时努力,故障终于排除,气井运行恢复正常。那一刻,陈松疲惫却欣慰地坐在地上,心中涌起难以言表的成就感。
陈松坐在冰凉的戈壁滩上短暂休息,一口水一口馕
很快到了下午2点午餐时间,陈松在冰凉的戈壁滩上席地而坐短暂休憩,拿出已凉透的馕饼,就着保温壶里的温水,一口凉一口热,一口干一口咸地将就填饱肚子,随后又继续开始巡线。
正是一批批像陈松一样的高原巡检人,他们宛如灯塔,扎根祖国西部边陲,无论寒风肆虐还是餐沙饮雪,都始终坚守岗位攻坚啃硬,才有了阿克莫木气田每天的暖流滚滚。
忍受一时的冷,护好每一口井,产好每一方气
换来千家万户温暖过冬,值
“忍受一时的冷,但能换来千家万户温暖过冬,值!”站在祖国最西部的气田巡检现场,陈松搓了一把冻得通红的脸颊,话语中透露着坚定与自豪。
02
每天行程接近200公里
仅巡查完一遍就需要3天……
红色的朝阳挂在远方的树梢
阿克苏市正在从睡梦中醒来
/冬供中的管道卫士/
12月7日早上9点20分,开完早班会,夏恩骁班组就出发巡线了。班长夏恩骁带着巡线工杨玉涵、艾山·帕塔尔登上了一辆皮卡车。巡线,是油气运销事业部南疆利民油气储运中心阿克苏管理站北线运行班组的日常工作。
阿克苏管理站北线巡线工沿着标志桩巡查管道
算上车巡和步巡,夏恩骁班组每天行程接近200公里。他们负责北线约67公里管道及管道沿线的1座输气站、4间阀室,仅巡查完一遍就需要3天。
“今天,我们重点巡查阿克苏输气站、5号阀室,以及穿越阿克苏河的重点管段。”上车后,夏恩骁打开了工作记录本,安排当天工作任务。
徒步巡线是必修课,每天徒步距离超过10公里
夏恩骁天性好学,刚到巡线班没多久,他就提前自学了无人机操作技术,赶上了技术变革潮流。
班长夏恩骁使用无人机巡查阿克苏河道上空光缆架空情况
车窗外,高大的白杨逆车向飞速掠过,皮卡车在市郊国道上平稳行驶。
阿克苏管理站北线管道沿途工况复杂,保障好管道运行安全,是阿克苏管理站日常管理的“牛鼻子”问题。
早上11点,3人来到阿克苏输气站。这是一座占地超过两亩的大型输气站,是塔里木油田保障阿克苏地区天然气供应的枢纽。
进入站内,放眼望去,一段段管道、一道道阀门、一块块仪表……在蓝天映衬下,站内设备错落有致,寂然而立,好似一个个沉默的“哨兵”,守卫着供气安全。
在夏恩骁填写站内工作运行记录的同时,杨玉涵和艾山·帕塔尔顺着管道开始检查。
杨玉涵和艾山·帕塔尔在阿克苏输气站
仔细核对确认设备运行数据
艾山·帕塔尔手持测温枪,逐点测量设备温度,读取仪表压力数据,并将温度、压力等参数工整地抄写在巡检记录本上。杨玉涵带着防爆电话,手持检漏壶,利用喷液起泡法检查重点易漏点密闭情况。
在收发球筒区,两人仔细观察阀位状态,确认每个阀门上锁挂签情况。
汇管区是检查的重点。两人分工配合,认真测量每个测温点,确保管线温度保持在10至25摄氏度之间的安全范围。
“呲呲呲……”
在201、202立式旋风分离器旁,杨玉涵打开排液阀,为两台设备排液。“管线和设备排液是冬季保供的重要工作。根据积液情况,每1到3天就要操作一次,防止积液冻堵。”杨玉涵说。
电力设备是输气站和阀室巡查重点
电力工程师吴世顺检查配电室电力设备
核对流量计读数、检查消防设施……站内巡线接近尾声,夏恩骁使用防爆手机向阿克苏管理站主控室上报现场情况,填写书面台账。整个站内巡线用时40分钟。
出站后,皮卡车继续飞驰,穿过如迷宫般纵横交错的乡村道路。12点30分,3人来到阿克苏河的河床边。
夏日汹涌的河水,在冬日化为“绕指柔”。平坦的河岸边,几只水鸟惬意觅食。3人沿着管道标志桩前行,观察着管道四周可能出现的破损点。
“阿克苏河是一条大河,穿河段管道安全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夏恩骁打开皮卡车后备厢,取出无人机。经熟练调试后,无人机迅速升空沿河飞行,渐渐化为小黑点,消失在远方。
无人机返航时,险情突然出现。天空中两只觅食的老鹰盘旋而下,扑向无人机。观察到这一情况后,夏恩骁果断启动自动返航,将无人机安全回收。“操作无人机必须眼观六路,国家财产要保护好,野生动物也要保护好。”避过这次险情,夏恩骁说。
下午6点,背向西斜的日头,3人驱车返回阿克苏管理站驻地。听完他们当天巡检汇报后,阿克苏管理站副主任陈浩看着冬季工作大表说:“提早到来的寒潮和更多用气需求,让阿克苏地区今年冬季供气任务更加艰巨。我们依托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保供队伍,利用‘天上无人机、地上检测仪、地下光纤预警’的新技术手段,为冬季保供贡献力量。”
文图丨苏 华 唐 浩 韦 强 侯凤阳 吴建伟
策划丨李丹丹
主播 | 音频制作|编辑丨冯 丽
审核丨周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