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领航】谁不说俺家乡好 :济水之滨再闻韶音

文摘   2024-12-17 19:55   山东  


济水之滨再闻韶音

——济南市济阳区曲堤街道北街村行记  
段玉芝

柳絮飘飞的四月,我们来到济阳区曲堤街道的北街村。与以往的乡村行不同,北街村之行,仿佛是一场穿越之旅。在这里,我们回到遥远的过去,闻韶音,与孔子对话,参与农作物耕种又从远古一路走来,回到现在,甚至,我们从现在又走向未来,看到了未来乡村的模样。

北街村位于济阳城区东北15公里处,与东、南、西三街同称曲堤街,北街村属北向部分,故名北街村。北街村现有248户、968人,党员26名,耕地1260亩。村内历史古迹遗址众多,有着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千年古村。

济水韶音博物馆

济水韶音博物馆是由北街村党支部书记郭怀福同志自筹资金建成。2018年,郭书记带领大家修缮了村内闲置院落20多处,房屋100多间,村内废弃池塘20多亩,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在村内修建了济水韶音博物馆。博物馆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总体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主线,深入挖掘曲堤古镇3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建成之后,免费对外开放。

走进济水韶音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闻韶台。仰望高台,令人肃然起敬。一时间仿佛走进遥远的古代,音乐声隐隐而起,或清越激昂,或低低切切。韶乐失传,反而给后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闻韶台是一处具有浓郁儒家文化特色的古代人文景观,闻名遐迩。据史料记载,公元前517年,鲁国国君鲁昭公因为内乱弃国而逃,这场动乱直接危及与鲁昭公私交甚密的孔子。不久,孔子愤然投奔齐国,这一年,孔子35岁。孔子在齐国的日子里,曾到曲堤讲学,第一次听到韶乐时,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孔子便在此学习韶乐,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三月不知肉味”。

《论语》所载“子在齐,闻《韶》”中的“闻”字,除了欣赏沉醉之外,还有学习之意。韶乐是舜时一种非常高雅的乐舞,春秋时在齐国流行。孔子听后惊叹至极,发出了“《韶》,尽美矣,又尽善也”的慨叹。《论语·述而》篇中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段文字是说,孔子在齐国学习韶乐时,全神贯注,真是没有想到虞舜的韶乐如此美妙,为此三个月来废寝忘食,连吃的肉也不知道什么滋味了。

“三月不知肉味”,说的是孔子的学习态度,如此痴迷,如此专注,这不正是现在的孩子们应该学习的吗?如果能如此专注地做事,能不成功吗?

后人在孔子学习韶乐的地方建高台纪念,起名为闻韶台。所以,走进济水韶音博物馆,仰望闻韶台,不仅是穿越之旅,还是励志之旅,传统治学精神的传承之旅。

接下来,我们继续穿越之旅,走过闻韶书院、禅塔、月牙桥、黑风口、无梁大殿、秦代烽火台等等。我们一会儿在书院吟诗作画,一会儿在桥上漫步,一会儿又踏上烽火台……

这些浓缩了的曲堤古镇遗迹景观,让游客可以更直观、更全面地了解曲堤古镇悠久的历史和人文,展现曲堤古镇3000多年的历史文化。

闻韶书院里有孔子塑像,我们凝望圣人,默默致敬,耳畔闪过韶音,闪过“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的声音。

行至此,我们看到的还只是博物馆的一小部分。再往里走,还有更多的展品。

郭书记向我们介绍,展品共分五个单元:第一单元,黄河文化展,由黄河流域人民生活、农业生产实物组成;第二单元,曲堤街道的古代、近代、民国、50年代至80年代生活馆,由说明展板、微缩沙盘、实物组成;第三单元,郭氏宗承、郭怀福个人收藏馆,由《郭氏族谱》、相片、书籍等组成;第四单元,韶乐文化馆、儒学文化馆、营丘书院,由老书籍、老乐器等实物组成;第五单元,社会主义新农村展示,以及古镇春秋书画馆。

在农耕文化展览馆里,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农具,这唤起了我的童年记忆。从乡村走出来的我,曾使用过这些农具:镢头、镰刀、锄头、锹、锨……瞬间穿越回七八十年代。现在的孩子,别说城里孩子,即便是乡村的孩子,在日益机械化的今天也不一定完全认识这些农具。在这里,他们与它们相遇,并认识了它们。

在一间低矮的小屋里,有一个用土坯支起的大锅,锅旁配着风箱。我跑过去,小心翼翼地拉起风箱,还真能用,一下,两下,三下……禁不住眼睛湿润了,奔涌而至的是儿时的记忆,是童年的旧时光。

济水韶音博物馆是目前山东省内黄河以北具有民俗特色、面积大、展品种类多的农耕文化博物馆。从古代农耕器械到现代耕作工具一应俱全,完美展示出鲁北农业、农村的历史变迁。

在这里,我们看到各个年代的字画和书籍、民国时期以及解放前的地契文书、粮票时代的各种粮票等等,应有尽有,不可胜数。

济水韶音农耕文化博物馆内建有大型餐厅,可供500人同时就餐。一进门,餐厅带给人视觉的冲击:几十张大圆桌,圆桌旁围放着几百把椅子,椅罩齐刷刷是红色大花的古风设计,让我们想起多年以前新媳妇的花包袱,农耕文化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餐厅的墙上贴满了发黄的报纸,有1978年的,有1949年的,甚至还有解放前的,年代感特别强。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中,研学的孩子们自然会对农耕文化产生兴趣。

闻韶书院、古镇春秋、乡村记忆等20多处展厅,展品种类达10000余件,说也说不完。如果感兴趣,还是亲自去穿越一趟吧!

在那黄瓜盛产的地方

“在那黄瓜盛产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大棚覆盖着富饶的土地,瓜秧织成了绿色的海洋……”这是《曲堤之歌》,曲堤街道盛产黄瓜,黄瓜运往四面八方。位于曲堤核心位置的北街村也不例外,是盛产黄瓜的地方,四处飘着黄瓜的清香。

从济水韶音博物馆出来,再走进村里黄瓜大棚,真的是从遥远的过去回到热火朝天的现实。

郭书记带领我们走进大棚。一排排黄瓜架整整齐齐,架上挂满绿莹莹的黄瓜,顶花带刺,一看就很新鲜。郭书记告诉我们,不打药,摘下来就可以直接吃。有几个作家和摄影家摘下来吃了,我也忍不住,小心翼翼摘下一根成熟的黄瓜。咬一口,脆生生的,一股黄瓜的清香,有小时候的味道。好吃!

郭书记自豪地告诉我们,北街村的黄瓜好吃是因为占据天时地利。北街村地处北纬37°,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分明,年平均气温15.6℃,相对湿度52%,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达10万个/cm³。优越的气候条件为黄瓜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同时北街村属典型的平原地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果蔬种植。所以北街村的黄瓜格外香,格外脆。黄瓜成了北街村的一个品牌,销往全国各地,增加了村民和村集体的收入。

北街村现在有110个大棚,村内有育苗场2处,村里有育苗能手,育苗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

我们来到育苗大棚,工作人员为我们讲解黄瓜的育苗知识,演示黄瓜的育苗流程,让我们了解了黄瓜的培育和生长过程。黄瓜苗长出来后,需要嫁接到南瓜苗上,因为南瓜比黄瓜根系发达,能提供充沛的营养。先要把南瓜苗的尖拔掉,再把黄瓜苗拔下来,削尖了插接到南瓜苗上。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比较复杂,一般需要两个人配合,还要长期保持一个姿势。黄瓜好吃,育苗也不容易啊!

郭书记告诉我们,游客们可以在黄瓜大棚里采摘新鲜黄瓜,体验采摘乐趣,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现摘的黄瓜含水量高达96.7%,脆嫩的黄瓜咔嚓咬一口,清爽的口感,带着黄瓜的清香,瞬间就感觉到一阵舒爽,吃出健康,吃出美丽,为游客带来绝佳的味觉体验。

“在那黄瓜盛产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汗水浇灌出沁人的花香,黄瓜运往那四面八方……啊……故乡,终生难忘的地方……”记得住黄瓜的清香,便记得住乡愁。

情怀与思路,通向未来

现在,依托济水韶音博物馆,北街村大力发展研学游。博物馆主要有三大主题文化:黄河主题文化,农业农耕文化,儒家文化。这些主题文化吸引了众多的老师和学生,更重要的是,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学生们纷纷前来参观学习。

学生们体验黄瓜采摘,参观育苗场;到博物馆的手工制作作坊,亲身体验制作咸菜、石磨面粉、手工馒头、面条、豆腐皮、粉皮、粉条等制作全过程;累了,饿了,就到餐厅吃饭;村里还依托济水韶音博物馆,举办闻韶圣地农民丰收节、姜太公钓鱼比赛、闻韶文化节、农民文艺晚会、幻彩灯光节、美食节等特色活动,吸引周边大批游客前来游玩……北街村的知名度打出来了,村民和村集体的收入增加了。

郭怀福书记是土生土长的北街村人,对北街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曾在济阳县(注:2018年撤县设区)纤维板厂工作过,后来在曲堤商业街经营酒水批发,2007年创建济阳县最早最大的乡镇超市,2018年创建了现在济阳区唯一的民营博物馆济水韶音博物馆,2021年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曾经做过超市生意的郭书记,有些收入后常常会用来买收藏品,为此还被家人埋怨。不过,这没有阻挡他的热情。他看到村里闲置了不少院落,就有了自筹资金规划建设乡村博物馆的想法,探寻一条推动乡村振兴的新道路。

曲堤街道自古就是闻韶之地,闻韶文化资源丰富,又地处黄河流域,有着深厚的农耕文化。郭书记说:“儒家文化、黄河流域农耕文化是应该传承的优秀文化,应该让更多的孩子们学习和了解”,“让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离乡的人记得住乡愁和老家的文化”。

就这样,2018年,济水韶音博物馆开建了。

博物馆所在院落里每一个展厅的设置,展厅里摆设的每一个物件,郭书记都能讲述出来历和背后的故事。现在,济水韶音博物馆已成为山东省方志馆设在济南市的唯一分馆,是山东省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基地,济南市少先队员校外教育实践基地,济南市中小学生研学基地,是济阳区首家非国有博物馆……在这里,可以开展儒家文化、黄河主题文化、红色文化、农耕劳动体验、班级团建、春游等研学主题活动。

郭书记的情怀,还表现在他对曾经下乡到北街村的知青的态度上。1975年,济南市木材公司的27名应届毕业生来到北街村,在这里度过了三年的时光。济水韶音博物馆建成后,郭怀福书记又邀请他们重返北街村。郭书记说,来到北街村的那一刻,很多知青都落了泪。

现在,郭怀福书记继续走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北街村走向振兴的路上。

北街村之行,我们的所见所闻,就是最美的韶音,让我们沉浸其中久久回味。我看到我们的乡村正走在振兴的道路上。乡村振兴,需要勤劳,需要汗水,需要韧性,需要思路,更需要一个兼济乡村的情怀!



来源:海右先锋



济阳先锋
传播党的声音、加强党的建设、宣传组织工作、服务党员群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