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半个杨梅
哈喽呀!我是杨梅
95后护士,承蒙厚爱
关注我,为你分享「护士经验」
以前一直被灌输着一种传统观念,就是什么年龄就应该做什么事情。
比如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成家立业等等…
好像在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命运就被安排好了,你只能按着这个步骤进行。
这种标准看似普遍,实则未必适用于每一个人,也未必能称之为正确。
它就像一个隐形的框架,试图将每个人的生活都规范在同一个模式之中,但这样的框架,往往忽略了个体差异和多样性。
这些所谓的成功标准,实则是许多人生命中的沉重枷锁。
1、编制,打不烂的铁饭碗
曾几何时,编制工作被视为一种稳定的象征,一份体面的工作,一种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然而,对于大多数90后来说,编制更像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编制,打不烂的铁饭碗。”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90后的焦虑。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拥有一份编制工作意味着稳定,但同时也意味着束缚。
如果没有背景、没有资源,不会左右逢缘,情商又不高,那么你只能默默地在基层岗位上辛勤工作,而权力的诱惑和财富的梦想似乎总是遥不可及。
编制虽好,但它不应成为我们束缚自己的绳索。
在追求稳定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思考:编制是否真的适合自己?是否愿意为这份稳定付出代价?
2、买房,一辈子的房奴
“有房才有家”,这句话成为了许多90后的信仰。在这个观念的驱动下,无数年轻人早早背上沉重的房贷,成为了一辈子的房奴。
从70后到00后,买房的压力一直如影随形。90后更是深处这个压力的漩涡之中。
他们为了买房,不得不压缩自己的消费,牺牲自己的生活质量,甚至放弃自己的梦想。房子成为了他们生活的全部,而生活的乐趣却逐渐消失。
然而,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房子真的那么重要吗?我们是否被“有房才有家”的观念所绑架?或许,我们应该追求的不仅仅是房子的物质外壳,更应该追求内心的安宁和生活的质量。
房子本应是遮风挡雨的港湾,如今却成了压得人喘不过气的大山。
3、婚育,必经之路的困惑
结婚生子,这似乎是每个人生命中必经之路。然而,对于90后来说,这条路却充满了困惑和迷茫。
离婚率的不断攀升,让我们不禁要问:婚姻真的那么美好吗?为什么超过一半的人选择离婚?为什么很多人选择不结婚?
很多人为了结婚而结婚,为了父母而结婚,为了不让自己看着奇怪而结婚。
但是,他们是否真的想过自己为什么要结婚?结婚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社会稳定、基因延续、父母期望,这些似乎都是结婚的理由。
然而,我们是否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结婚应该是出于自己的意愿和幸福。
婚姻,应该是在一起的两个人彼此相爱并相处舒适,只要是对的人,晚一点也没有关系。
张爱玲说:婚姻,我替你们试过了。人生的另一半如果选错,往后余生,每一步都是错;你会尝尽人间苦楚,取舍两难。
所以,你可以晚婚、也可以不婚,但千万别结错婚。
写在最后
编制、买房、婚育并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追求,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梦想去选择自己的生活。
社会的规则可能是死的,但我们的人生是活的。
人生没有完美剧本,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活的主导者。
END
编辑 | 杨梅
排版 | 杨梅
更多精彩请关注@半个杨梅
第一时间收看更多好文
👇👇👇
码字不易,麻烦点个“赞+在看”,你的喜欢就是我分享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