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跟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孩子聊天。她说想考教师编,但现在学校都招劳务派遣老师了,好为难。
派遣制教师,我知道是厦门市开了风气之先,没想到很快风靡全国,一发不可收拾。河南郑州和山西太原都先后发出了招聘公告,要招聘教师,而且人数还都不少,一个是280人,一个是439人。就是没编制,教师与第三方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然后被派遣到学校工作,工资由公司发。虽然理由很充分,比如说双向选择啊,方式灵活啊,程序合法啊,但依然怪味十足。寒窗苦读10多年,正儿八经大学毕业,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不计其数,最后收获了这么个怪胎?一个大学生,也是全家乃至家族的希望和荣耀所在。千军万马杀出重围,喜提工作岗位,结果是:劳务派遣。不管怎么说,在国人心目中,无论是传统观念,还是实际状况,劳务派遣的主要是出卖体力劳动为主的一群人,清洁工、保安、保姆等。虽然职业无贵贱,分工各不同,但为什么清北、斯坦福毕业生为一个街道干部的编制竞折腰?孰优孰劣,昭然若揭。联想到关于老师的那么多神圣的词汇、光辉的头衔,还有各种大会、文件里的称誉、褒奖,真是莫大的讽刺。什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饿职业”“人类灵魂工程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现在看来,只有“春蚕”“蜡烛”是贴切的。老师的无奈和悲情,如春蚕到死,蜡烛垂泪!这大概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老师会被污名化,被辱骂,甚至被责打了。只是,宏伟的梦想呢,说好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宏愿呢?老师是职业,但也不是普通的职业。悠久的文明靠谁传承?老师。社会的风尚靠谁教化?老师。卓越的人才由谁引领?老师。合格的劳动者靠谁培养?老师。毫不夸张地说,老师中有德行不高的,有学识不丰的,但教师这个群体是妥妥的社会中坚,其整体素养肯定在社会平均线之上!
这一群派遣制教师在校园里,跟那些有编制的旱涝保收的老师在一起,是怎样“和谐”的场景?干着同样的活,面对同样的孩子,承受同样的压力,却领着不一样的报酬,受到不一样的保障。按照郑州的招聘公告,劳务派遣制教师工资是当地最低工资的1.8倍,如果再扣除五险一金,到手也就2000多元。
按照太原的招聘公告,劳务派遣教师第一年人员待遇: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共2120元/月。
与在编教师相比,派遣制教师不仅收入远远不如,也没有各种补贴和福利。你说,他们的热情从哪里来?
靠一个月不到3K的待遇,来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的接班人?能吸引优秀人才吗?教师队伍会稳定吗?家长会放心把孩子教给他们吗?更关键的,“派遣制”三个字,像耻辱的红字烙印在心头。同事怎么看?学生怎么看?亲友怎么看?老师是凭良心工作的群体,但现在这部分老师的心悄悄地碎了。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老师还能够安心从教、静心育人吗?大学毕业生嗷嗷待哺,在这样的就业形势下只能被拿捏。那就先上车吧,骑驴找马,也算是积累经验。一旦时机成熟,或者考编,或者另谋高就,立马离职,拜拜了您呐。讲什么理想、情怀?派遣制本身就是赤裸裸的资本产物。不要再强求老师奉献了,不要再批判教育的功利主义了,不要再反对教育追求短期效益了。
如此一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恐怕也要打一个问号了。“老师就像普通工一样无法安心教学,每天就想着跳槽,那时全国孩子就像孤儿一样,吃着百家饭上学,月月换老师,教学质量还上得去?”地方财政吃紧,养活不了那么多编制,但为什么偏偏拿教师开刀?国家的经济明明在不断向好,怎么到了教育这儿就突然“穷”了呢?“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声犹在耳。看一个国家的发展潜力,就看其优秀者愿不愿意当老师。看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看他们如何对待自己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