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老庄的老虎蹩进城

民生   2025-02-01 22:56   甘肃  
































































































































































广告


正文


春节||老庄的老虎蹩进城
来源:西和县民间文艺家协会
       老庄是苏合镇的一个村庄。一提起老庄村,西和妇孺皆知,老庄之所以有这么高的知名度,渊于该村传统的社火。“北关的狮子南关的龙,老庄的老虎蹩进城”,这是流传在西和城乡的一句谚语,充分说明了老庄社火的特色。
  社火来历源远流长,据考证是源于古老的巫术活动和宗教祭祀祈禳仪式,后来杂糅了社祭仪式,驱傩仪式,百戏表演等成分而转变为较重要的民俗文化事项。也有史料称:社火,即在节日里扮演的各种杂戏。在原始社会,人类为战胜野兽而生存,常在猎兽之后扮兽以示庆贺,其目的是教育后代,树立勇敢智谋的本领,以"香火娱神,社火娱人",其涵义深邃而味长。
  一般社火龙灯、舞狮都必不可少。龙是华夏民族最原始的图腾崇拜,而狮子自从汉代传入我国之后一直寓意威武吉祥,算是“泊来品”,而在社火中耍老虎则比较罕见。虎是百兽之王,是威猛的象征,比如古代将帅受以虎将做为赞誉,人们人爱屋及乌,把将帅住的帐篷叫“虎帐”,坐的椅子叫“虎座”,发号施令的号牌称为“虎符”。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虎之威,之猛。所以在社火中扮虎要求十分苛刻,不但要外形“虎视耽耽,有生气”,更要突出神,所谓“形神兼备”。而耍老虎对扮演者条件要求也高,不但魁梧,还要能舞拳弄棒。

        老庄“耍老虎”据传始于清初,兴盛于清晚期及民国年间,距今约三百余年历史。苏合河流域的人们世代相承民风剽悍,尚武成风。“耍老虎”经历代艺人传承创新,以其装扮活灵活现,舞者表演有惊有险,观赏性十足等艺术特点深受群众喜爱。

     据传在民国以前“耍老虎”时,在场子中央放置三张八仙桌叠加起来,先是锣鼓响起,并间或配以“牛角(guo)扁”雄浑而悠长的响声,烘托出老虎出场的威严。接着斗虎人出场,先是一套精彩的拳棒术,简称“打场子”,如果观众多,场子小,还要耍一段“流星锤”,让观众在眼花瞭乱中自觉向后退。等场上观众气氛被调动起来以后,紧接着老虎出场,先是在场子里转几个回合,时而表演仰面、回舔、打滚,护仔,挠尾,啸天,环视等难度较大的动作造型,绝活是一个接一个。最扣人心弦的是单立,跨越,单立是扮老虎头的纵身一跳,在虎尾的帮助下立在虔尾者的肩头。跨越就是把三张桌子一字摆开,间隔可宽可窄,然后舞者依次凌空跨越,上下蹭窜。这两个动作不但需要舞者强悍有力,腿脚功夫过硬,还需二者配合默契。
  在清代光绪年间,新任的县令姚钧(字鸿轩,安徽安庆府桐城人,光绪戊戍(1898年)任西和知县)听衙门里的人说老庄的“老虎”耍得如何如何好,便下令老庄社火进城,召耍虎者在县衙大堂表演,结果老虎刚一入堂,光是威风凛凛的扮相就让姚知县误以为是一只真正的活老虎闯了进来,吓得钻到了桌子底下,迟迟不敢出来,其“耍老虎”的特色可见一斑。然而近年来,由于人们不再热衷于正月“社火闹春”,传承这一技艺的人也越来越少,老庄村社火中独具传统的“耍老虎”表演 面临失传。

作者:王力,甘肃西和人,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陇南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西和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正文结束


编辑:李娜 审核:李娜 监制:张继帅


广告投放/信息发布/视频制作/网络直播

以上业务请联系下方电话(同微信)
15193992888  15593911644

识别二维码直接联系客服

西和在线文化传媒
立足西和、关注西和、服务西和,为您提供西和方方面面的信息和资讯!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