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围绕“抗击饥饿与贫困”议题讨论时,向世界介绍中国脱贫攻坚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坚持精准扶贫,做到因村、因户、因人施策”。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所在,充分彰显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共鸣。 如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中国举世瞩目的减贫成就背后,是精准扶贫方略的精准实施。早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有“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等结合当地实际摆脱贫困的深入思考。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州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此后,“六个精准”扶贫要求、“五个一批”扶贫措施接续出台,不断丰富着“精准扶贫”的理论体系,引领中国扶贫开发迈入“精准扶贫”新阶段。遵循以“精准”为要义的方法论,我们用8年时间实现近1亿贫困人口脱贫,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奇迹,书写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宏伟篇章。实施精准扶贫,是基于国情农情的战略抉择,更是基于实践的理论创新。2012年底,我国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0.2%,进入国际公认的减贫“最艰难阶段”。从全面小康要求看,农村贫困人口里不少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新时代的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呼唤超常规、更有效的扶贫制度设计。从现实情况看,我国贫困人口规模巨大,依靠经济整体发展自然带动脱贫的“涓滴效应”正在递减。瞄准区域贫困的开发式扶贫,虽然有效缓解了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但政策效果逐渐弱化,“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等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贫困群众普遍期盼有更多的获得感。实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就不能搞大水漫灌、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拿出一番“绣花”功夫,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到点子上、帮到关键处。精准扶贫的理论创新,不仅指导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也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了新思路。贫有百样、困有千种。从世界范围看,贫困问题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致贫原因也是多元化、差异化的。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何识别真贫人口、摸清贫困底数是普遍性难题,而单一的减贫措施面对复杂的贫困问题往往很难奏效。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用自身实践表明,精准扶贫是破解减贫难题的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建档立卡“画像”,中国的精准扶贫回答了“扶持谁”的问题。扶贫必先识贫,2012年,我们向全国派出了12万个工作队、40多万名驻村干部,花了将近一年时间逐一摸排、建档立卡,识别了当时的12.8万个贫困村、近9000万贫困人口。“一看粮,二看房,三看劳力强不强,四看有无读书郎”,一些地方自主创造、管用实用的贫困识别办法也在全国大力推广。谁贫困、有多穷、为啥穷、怎么帮,扶贫信息系统里每一条数据对应一个贫困家庭、具体到每一位贫困人口,我国贫困“家底”第一次实现了精确到村、到户、到人。靶向治疗“开方”,中国的精准扶贫回答了“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共抓扶贫,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驻守一线,凝聚起上下同心、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坚持因村因户分类施策、对症下药,缺什么就补什么,集中资源力量将“五个一批”扶贫措施落实到千家万户,细化为量身定制的脱贫方案,帮助每一个贫困村、每一位贫困户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脱贫致富路。扶上马后送一程,中国的精准扶贫回答了“如何退”“如何稳”的问题。我们严把贫困退出“最后一关”,设定“两不愁三保障”的综合脱贫标准,既不脱离实际、吊高胃口,也不降低标准、影响成色。建立严格、规范、透明的贫困退出机制,明确退出标准和程序,强化监督检查,防止“被脱贫”或“该退不退”。把贫困户扶上马后再送一程,在过渡期内保持原有扶持政策总体稳定,巩固提升脱贫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实践证明,只要找到符合国情实际的方法路径,人类就能够朝着摆脱贫困的目标不断迈进。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G20峰会讲话精神系列谈① | 深刻理解脱贫攻坚的伟大意义
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G20峰会讲话精神系列谈② |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监制:侯馨远 编辑:李忆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