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入行想要系统学习亚马逊?带你从零到一全面掌握亚马逊基础运营核心技能……立即围观
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在我们的类目里,有一款产品本身流量并不大,查看同类产品的表现,销量普遍不佳。然而,这家卖家的这款产品却非常反常。在黑五之前和黑五期间都表现平平,但黑五之后,却突然从 Home & Kitchen 类目 2000 多名的排名,在短短一周内飙升至大类排名前 30 名和 50 名左右。更夸张的是,即便最畅销的变体断货,他们依然能够维持如此靠前的排名。
以大类排名 50-60 名的产品为参考,通常这些商品在过去一个月的销量都至少能达到 1万件。而按照这家卖家现在的大类50名推算,一周内全部变体的销量应该是能突破 1-2 万件。
然而,奇怪的是,这款产品的所有变体过去一个月的总销量仅刚刚突破 3000 件,最畅销的变体也不过 2000 件,与 7 天前的数据几乎没有变化。考虑到这款产品本身的流量较小,明显存在销量虚增的成分,应该是使用了某种“黑科技”。
值得注意的是,黑五之前和当天,这款产品并没有采取类似的手段,或许是因为黑五期间亚马逊的审核更为严格,他们不敢冒险操作。但黑五一过,这种“异常表现”就开始显现。
如果只是一时虚构销量冲排名,这个方法也好猜,但他们的排名已经稳定在大类前 50 名长达一周以上,这就显得更加耐人寻味。这家是FBA发货的。
他们究竟是用了什么方法,能够在维持大类高排名的同时不引起异常警告?背后是否使用了某种工具或策略?
P.S. 这个问题不是问为什么突然销量这么高拿到best seller,而是----为什么亚马逊页面官方显示的销量并没有那么高,但是home&kitchen 大类排名能达到前50这么高。
团队管理丨如何组建一支高效的运营团队?如何打造高效沟通与跨部门协作的运营环境?点击报名
匿名用户
1. 亚马逊大类排名的核心计算逻辑
亚马逊的大类排名(Best Sellers Rank,BSR)是根据最近一段时间内的销量和销量趋势计算的,并不是完全基于绝对销量,而是结合了以下几个因素:
短时间内的销量波动:更高的BSR会倾向于最近24小时内突然提升的销量(短期爆发权重)。
销售历史权重:更长时间的稳定销量会增加Listing的排名稳定性。
转化率和流量影响:虽然转化率不是直接的排名因子,但更高的流量+转化率提升会间接影响排名。
库存状态:即使断货,亚马逊在一段时间内会暂时保留BSR(这是为了给库存即将恢复的产品留排名空间)。
因此,排名靠前的产品不一定需要长期保持极高销量,只要有一段时间的短期销量激增,结合某些算法操作,就能短时间“卡”在高位。
2. 可能的“黑科技”操作玩法
玩法1:站外流量冲击+虚拟订单操纵
这种玩法利用站外流量和虚拟订单工具,制造销量激增的假象。
具体操作:使用站外流量工具(比如Google Ads、Facebook Ads)向Listing引流,模拟真实买家的流量来源。利用虚拟订单工具下单,但这些订单不会实际完成交易。
一些“黑科技”工具可以生成订单,但这些订单可能通过Gift Card或特殊账户进行支付,最终被撤销。这些订单虽然会被取消,但在短时间内依然会被亚马逊系统识别为“销量”,对BSR起到提升作用。FBA的库存仍然显示正常,因为订单未实际发货。
优势:利用站外流量引导,掩盖虚拟订单的操作痕迹,防止被亚马逊检测。在短时间内制造高销量爆发,从而推高BSR。
风险:
如果操作不慎,可能会导致亚马逊识别异常订单并惩罚账号。
玩法2:站外折扣单+“空包”操作
这种方法通过大额折扣或者免费赠送,结合空包发货实现BSR的快速提升。
具体操作:使用站外折扣工具(如RebateKey、SuperURL)吸引买家下单,大量售出产品。产品实际发货时通过FBA或者自发货模式发“空包”,但订单依然被计入销量。部分订单可能被提前退款处理,但销量依然被计算入排名。
为何销量与BSR不匹配?
折扣订单通常不会完全显示在前台(如Review部分的“Verified Purchase”中),而且退货或退款也不会立刻影响BSR。
玩法3:类目转换+流量卡位
这种操作利用类目算法漏洞,将产品划分到竞争较小的子类目,然后通过少量销量迅速获取大类排名。
具体操作:
在产品创建时,将其归入一个非竞争性子类目(例如Home & Kitchen的某个冷门小类目)。
通过该子类目的低竞争度排名,获取大类排名加成。
结合短时间销量爆发,快速卡位大类前50。
为何销量少却能排名高?
通过子类目划分,亚马逊可能会高估该产品的表现,并在BSR算法中给予额外的权重。
玩法4:断货前的排名“缓存”操作
亚马逊对断货产品有一个短期的排名缓存机制,即使产品断货一段时间,之前的排名权重不会立刻消失。
具体操作:
在断货之前,利用虚拟订单或站外流量进行大规模冲量,快速提升BSR。
产品断货后,亚马逊会保留一定时间的BSR排名(通常3-7天)。
此外,他们可能通过后续补货(即使是少量库存),让产品保持一定的可售状态,防止排名大幅下跌。
优势:即使短时间销量不足,缓存机制可以让排名持续维持在高位。通过制造“假断货”(断货后补少量库存),可以延长缓存时间。
玩法5:人为干预的亚马逊排名调整
一些服务商可能通过特殊渠道(与亚马逊内部合作或漏洞利用),直接操纵Listing的BSR和排名。
具体操作:
利用服务商的“内部工具”调整BSR算法,直接干预排名。
一些大卖家可能通过亚马逊的“灰色资源”获得短期排名扶持。
为何销量与排名不匹配?
这种操作直接绕过正常的算法规则,因此销量无法准确反映在前台数据上。
3. 为什么他们的操作没触发警告?
数据掩盖:
通过站外流量导入,掩盖异常操作的痕迹,亚马逊可能将其误判为正常流量。
虚拟订单的生成方式可能使用Gift Card或独特的支付手段,规避系统检测。
FBA发货机制:
使用FBA发货,即使部分订单存在异常,亚马逊也不容易将问题归咎于卖家。
亚马逊对FBA卖家的容忍度更高,因为他们更看重买家体验。
节日和系统压力:
黑五等旺季期间,亚马逊的系统和审核团队通常压力较大,某些异常可能被忽略或延迟处理。
4. 如何防范竞争对手的这种操作?
监控竞争对手的流量和关键词排名:
使用工具(如Helium 10、Jungle Scout)分析竞争对手的关键词流量来源,以及是否存在异常波动。
举报异常订单或违规行为:
如果确定对手使用了虚假订单,可以通过卖家后台或Brand Registry投诉他们违反亚马逊政策。提交详细的异常流量和销量分析报告,帮助亚马逊调查。
提升自己的运营策略:加大站外流量投放,通过真实订单获取排名,而非试图依赖黑科技。在类目中保持持续的销量增长,以稳定自身权重。
匿名用户
按你的说法,这个链接的小类本身容量没这么大,但这个链接大类突然暴增,突破小类本身的容量限制。
个人经验猜测有以下几个可能性:
1.站外引流,因为平台小类流量有限的情况下,站外引流是一个可能性比较大的操作,站外+私域流量池,有些要到平台/小组反查,谷歌或者FB搜索不一定搜得到,特别是是私域流量 更难查。
2.刷FBT关联流量,FBT/Frequently bought together灰色操作,之前问过服务商,一般占其他链接单量30%可以获得,退货不计入,可以小号操作,黑卡结算,100美元结算12RMB,持续7-10天可以显示。刷FBT有个前提,你们小类和其他小类的组合购买,或者跳单的可能性有无? 比如这个链接通过FBT刷到了100W的展示量,其中点击率只有1%,那就是1W个流量,按比较低的转化率,可能就500单。所以这里的跳单/组合购买,以及FBT展示程度,都是影响效果的核心因素。
3.关键词上首页软件,这个工具有的人说好用,有的人说效果不行,我觉得很看类目市场和链接转化条件的。使用期间需要配合保持好点击率 转化率。
4.高级VM经理扶持(之前经理透露的),我只接触过普通的VM经理,所谓的高级VM经理,也只是道听途说。
5.黑科技互换权重,据说有这种流传的黑科技:
匿名用户
但是他实际销量也没有那么高,亚马逊页面上显示的过去30天销量加起来也就3000多个。用了上述1,2,3,4,5这5种方法,它实际销量应该能到过去30天破1万,但是为什么页面上显示的销量过去30天也就只有3000多个,最畅销变体也就2000多个。
匿名用户
会不会是通过不停下单,隔一段时间计入排名之后再取消订单。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5不需要啊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然后系统排名的bug也不知道会不会是一个影响,有时候排名系统更新会不及时
匿名用户
应该不是系统更新,这个排名都1个多礼拜了
广告烧钱不出单?预算分配和竞价策略无从下手?从零到一全面掌握亚马逊基础运营核心技能……点击报名
Amazon哈叔
首先, 楼主说的排名突变与实际排名应该有的月销不匹配也可能只是站外的短暂排名冲击效果而已,因为时间短,系统本身也需要反馈,到了那个排名不一定就满足那个排名应该有的稳定后的订单量。
其次,你可以再看看他的评论变化是否有增加,验证是不是因为合并了链接,以及购物车是否有变化,验证是不是小号在冲。
这种突然上来的链接,没有任何同类竞品优势的情况下,一般要么就是短期持续性站外,要么就是在做免评单,最大的可能也许是用了关键词上首页工具。不过单纯短期来看,这种操作都是危险的,也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不过可以持续关注,看看他能稳住多久
匿名用户
不管是用了什么黑科技,BSR排名肯定是以销量为导向的,也就是对方确实出了那么多的订单。
常规操纵销量的玩法:
1.站外超低价折扣,批量发折扣,发各种的deal站,博主。这个被稽查风险偏低。
2.关键词上首页软件,把流量拉升起来,流量反过来带动销量。这个被稽查风险偏低。
3.小号跟卖刷单。
4.奥特莱斯,会员日等大促活动,这是弯道超车的方法。(因为黑五等销量反馈存在滞后性)
5. TRO账户投放广告,0元广告费思路去低成本去获取流量,再把基数放大。
黑科技是玩不长久的,别想着白帽和黑帽并存,在利益驱使下,你的方向会慢慢跑偏的.
别叫我懒羊羊
很简单,大类排名计算的是日均。
既然你说这款产品在黑五之前和黑五期间都表现平平,说明该产品是12月才开始起飞的,到目前也就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算12天吧。
假设大类50名的月销量在15000好了,那么日均就应该是15000/30=500单。
竞品刚突破3k+,就算3000好了,那么日均应该是3000/12=250单。但是别忘了这个产品销量一直在猛增,说明人家的销量曲线是递增的,而不是像稳定的品销量曲线基本呈水平状态。
意思就是目前这个产品的日均销量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500单。
匿名用户
“那么日均应该是3000/12=250单“----问题是它黑5期间之后就已经是畅销变体月销1000单 全部变体加起来月销2000单,现在全部变体的销量增量也不过是1000件,要算黑5之后的12天,日均不能用3000/12,而是用1000/12=83。这样的一个单量怎么可能拿下大类前50的排名。除非用了黑科技。我觉得应该是用了大量账号下pending单隔了一段时间取消,然后再继续下单。
新手如何系统学习亚马逊?本系列课程带你全面掌握亚马逊基础运营,包含实操案例……点击报名
匿名用户
突然维持销量猛涨无非站内秒杀/站外秒杀/私域的站外流量这些手段,为什么亚马逊页面官方显示的销量并没有那么高,但是home&kitchen 大类排名能达到前50这么高。BS排名参考近期的销量占比比重比较大,它月销突破可能没有其他的链接多但是日销,近期增长的销量比其他链接多。
匿名用户
1、估计是加大广告,再加站外DEAL拉销量吧,反正最终要起量才能冲排名。
2、亚马逊页面官方显示的销量并没有那么高,但是home&kitchen 大类排名能达到前50这么高。————因为亚马逊官方页面的销量是滞后的,有可能某一天内出了很多单,还没有更新出来,你再观察一段时间就会发现了。
匿名用户
官方显示的销量会有一定的延迟,如果过一段时间再看,可能有一些端倪出来
另外,可以再观察流量的情况,是否流量也同比增加
还有站外,是否有大量邀约出单或者有红人的刺激,以及一些大额的折扣也可以观察,比如从评论里看
Nelson0769
如果是排名,应该就是从销量入手,但是短期刷这么大量订单,肯定是异常的。
或者有一种情况就是放站外,或者是折扣网。也可以有这么大订单量
至于你提到的销量彩3000件,这个缺口,会不会是你的插件数据延迟?
匿名用户
不是插件显示的,是亚马逊前台现实的过去三十天的销量。应该不会差这么离谱啊。亚马逊页面上显示的过去30天销量加起来也就3000多个。按理说他这么高的排名,它实际销量应该能到过去30天破1万,但是为什么页面上显示的销量过去30天也就只有3000多个,最畅销变体也就2000多个。这个缺口也差太多了。
Nelson0769 • 东莞 • 2024-12-17 11:06
@匿名用户 这个过去一个月销量也是有延迟的,你现在再看看是不是销量上去了
匿名用户
楼主你要把链接附上来,不然不好去判断。
一般有意向角度去考量:
1.价格的变动依据是否秒杀不断报
2.是否有站外
3.有没有合并种子评论或者僵尸
4.产品流量来源是不是只有SB视频
5.有没有类目更换
匿名用户
新品确实冲劲会大一点,类似50单直接能到关键词自然位第一页头部,偶然现象吧,这种维持不了多久,如果能在这短暂的机会期间创造足够多的数据量吗,可能真能稳住,类似关键词上首页
shdhhd
不能只看过去一个月销量 有可能最近这几天站外狂刷了吧 猛打广告也说不定,BSR是短期内销量销售额的排名 只要短期内达到排名需要的销量就可以到那个位置,
匿名用户
他这个应该是走的woot秒杀,因为这个秒杀是单独把库存划到woot里,亚马逊仓库里的库存就显示销量是那些,实际秒杀卖出的库存不只那些
知无不言粉丝专属福利!Helium 10数据工具折扣码来啦~
全年创业版 和 全年专业版:CNYEN1YWASERS
全年探索版 和 每月9折:WASERSH10
(长按扫码了解详情)
商务合作邮箱:i@tangw.com
往期文章
▼ 上下滑动查看往期内容
注意:公众号发布内容均来自知无不言社区(www.wearesellers.com) 卖家朋友,无法确保经验方法的有效性、最新性、正确性、完整性,仅供卖家朋友们互动交流讨论学习,请大家自行甄别。
所有来源于「知无不言」的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知无不言」社区”。所有发布的内容均以用于交流学习为目的,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我们立即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