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4日,征名活动《诚邀您为“瓜奶奶”吴明珠院士传记想个好书名》首刊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海南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新疆少数民族出版基地)、西南大学、新华书店等官微相继转发,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读者踊跃参与,线上线下联动反响热烈。活动已于11月8日截止,但是感动的故事还在继续。有的“吃瓜群众”在阅读到我们的活动推文后,深受触动,特地发来长篇感言;更有的寄来手写信件,字里行间满载着他们一家对吴明珠院士的热爱与崇敬。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读者张韵来信:
向下扎根沃土,向上勇攀高峰
想着读《南繁——筑牢中国饭碗的底座》这本书,缘起还是友人相赠。近期看到友人朋友圈转发一篇文章,大意是邀请大家为“瓜奶奶”吴明珠院士传记想个好书名。呵,这不是《南繁——筑牢中国饭碗的底座》书里的“西北瓜王”嘛!恰巧身边有刚切的乐东蜜瓜,赶上台风天,于是把书找出来,几乎是一口气读完,引起共鸣,不吐不快。
一本书,一个主题主线,南繁,粮食安全,大题材、正能量;四种作物,玉米、水稻、棉花、甜瓜;三件民生大事,让百姓吃得饱、穿得好、过得甜;无数舍家为业的南繁人,也是一个个有家有小有老的普通人。
说起来,我是结缘南繁人,尽力南繁事。河南农业大学是最早到海南开展南繁育种单位之一,2021年我与河南农大负责南繁的刘国彦主任通电话,联系对接县里与学校合作事宜,促成了双方在乐东共建“绍骙南繁研究院”。现在才知道,正是吴绍骙教授,提出了“异地培育”的理论,开创了“南繁”这项前所未有的育种方式。也正是“绍骙南繁研究院”这个创新联盟,带动了南繁培育的许多新品种如“水果甘蓝”在我县就地转化,还形成了各种各样小番茄“开会”、水果椒“排队”的生动场景。同时县里南繁基地选育的新品种“紫钻无花果”,也在本土试种成功,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我们还种上了雪茄烟叶,政府有了新的税源,群众又多了收入。我与伙伴们有机会走进河南农大,访烟草学院,看烟草实验室,进烟叶种植基地,有缘认识了汤继华校长和烟草业权威专家刘国顺教授。
打开话茬子,乐东的南繁还真有得说。得益于吴明珠院士对哈密瓜品种的不断改良,新疆“北瓜南移”到了海南,到了乐东,长成了“乐蜜瓜”。县里的沿海镇尤其是佛罗镇,几乎家家户户种蜜瓜,人人从事与蜜瓜有关的工作,并且我们还有了本土的热带作物良种(苗)繁育基地,每年可研发试种蜜瓜新品种100多个。老百姓因此纷纷盖上了“蜜瓜楼”,真正过上了甜蜜的日子。我曾经形容乐东,“月月蔬果不重样,家家高楼富满堂”,很大程度上,这是南繁的贡献,是以袁隆平、吴绍骙、吴明珠等为代表的南繁人初心不改的结晶。就地繁育、就地选种、就地种植、就地转化、就地增收,让老百姓逐步吃上全过程的“南繁饭”——我学着总结了“五个就地”,姑且作为我们抓南繁的思路,借此请教方家。
共鸣的还有情感的相通。“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袁隆平院士体会到的“尊严的基本保障是有饭吃”,我这个“80后”也有过“吃不饱饭”的切身之痛。干涩粗粝的小麦粑、水煮黄瓜和四季豆,都是充饥的“尤物”;“秀才”农民老父亲,面朝黄土背朝天,土旮旯里刨粮食,仍历历在目。最感动的还是吴明珠院士,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女生,单枪匹马进疆,其间走遍百村,永失最爱,为祖国甜的事业做了一辈子贡献。书中描摹的细节,我感同身受,又是一次心灵的刷新和洗礼,好几处令我落了泪。
更特别的是那句话,“一头向下扎,一头向上发”,这是本书作者杨沐女士对南繁精神、对种子精神的理解;“把头低到尘埃里,开出花来”,这是著名作家张爱玲说的。我想,吴院士扎根边疆一辈子,还辞去副厅级领导职务,专心致志搞科研,一门心思“往低处走”,不就是最好的诠释吗?无论是“一头向下扎,一头向上发”,还是“把头低到尘埃里”,都要求我们学会向下扎根沃土,向上勇攀高峰。
武汉读者郭玉峰来信:
吴明珠吴老的母校是西南农学院,即现在的西南大学(简称西大),有幸我的儿子大学本科也恰好毕业于西大,现在仍在西大学习,是一名研二的学生。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同样,因为一个人也爱上了西大这个学校。六年前,孩子初进西大时,我们一家三口首次参观了西大校史馆,印象最深的就是吴明珠、袁隆平、向仲怀等一批科学巨匠,他们把科研、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精神和事迹。前辈们一桩桩、一件件励志往事无时无刻在鼓舞和激励着吾辈自强不息、拼搏进取。孩子在西大求学的这些年,我和孩子的妈妈曾多次驱车1300多公里走进西大校园,也几乎每次都要到西大校史馆,去看看吴明珠、袁隆平、向仲怀这些科学巨匠。今天,在西大官方公众号看到了为吴老传记征集书名的佳讯,遂即兴题书名《甘饴苦旅》,供您甄选。
“甘饴”一词,大家耳熟能详,多见于“甘之如饴”,意思是感到像糖那样甜,多形容为了从事某项工作、某种事业,而甘愿承受艰难、痛苦。所提交书名的前二字用“甘饴”一词,恰客观书写和印证了吴明珠吴老的人生信条——“创造之物皆为民所用,乃人生至美之事”“瓜是我的生命,我的人生就是想多结几个瓜,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这种精神风貌小中见大,凸显了吴老“热爱能超越一切困难、坚持能点亮希望之星、奉献能让世界更甜”的执着和贡献。
“苦旅”一词,指艰辛的旅程,多用于比喻。所提交书名的后二字用“苦旅”一词,意在写照吴老为实现把甜美事业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栉风沐雨。刻画了吴老从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到“我想到最艰苦的地方放飞梦想”做逐梦戈壁的月亮姑娘,再到桃李满园南繁硕果的“苦乐人生、收获和奉献之旅”这一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人生历程。
甘饸、苦旅二词有静有动,有苦有甜,组合匹配相得益彰,充分彰显了吴老知行合一、科学报国、创新奉献的人生经历和精神品质。
一本图书的征名活动,能引发那么多读者的共鸣,得益于吴明珠院士的人格魅力和科学家们向下扎根沃土,向上勇攀高峰的科研精神。吴院士以其不懈的探索、无私的奉献和对农业科研事业的无限热爱,成为无数人心中的灯塔。我们也希望通过书写她的故事,弘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南繁精神”,鼓舞读者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勇于探索。
END
文、图:朱奕
初审:邓钧元
复审:陈 波
终审:文远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