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2023年12月,高桥乡双堰村成立老年协会,52岁的卢耀军积极参加选举,成为副会长。“一定要按时吃药,用法写在盒子上,有问题第一时间联系我”,这是卢耀军给老人看病时嘱咐最多的一句话。他干了23年村医,常年骑着摩托车背着药箱,免费接送医治老人,被村民评为“最美村医”。
全县各试点村坚持以见多识广、德高望重的老年人为主体,在16个试点村均成立村党支部领导下的老年协会,吸纳会员202名,由村党支部书记或老党员任会长,代表村党组织,负责组织协调全村老年工作,因村制宜破解养老难题。
走进黄粮镇后山村互助养老中心户郑之品家里,只见10多个老人正在这里下棋、喝茶、聊天,其乐融融。热情招呼老人的郑之品告诉笔者,来这里的老人都是院落周边的。笔者问:“你为老人服务,有报酬吗?”“当然没有报酬。都是老党员了,能为大家做点事,我很开心。”郑之品爽朗地答道。
昭君镇志愿服务队为老人码柴火
“设立中心户是互助养老的一项重要举措。遵循院落相连、规模适度原则,将每个试点村划分为若干个互助养老片区,每个片区由群众在‘年龄较小身体好、热心快肠有威望’的老人中,至少推选1名养老中心户,服务30-50名老人。全县划分互助养老片区190个,在208个中心户带领下,组织志愿力量为老人做卫生、修指甲、剪头发、取快递、送柴火、买药品。各试点村为片区配发象棋、音响,中心户的家已成为老人最爱去的娱乐室。”兴山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请大家排队等候。”在水月寺镇南对河村,20名平均年龄超过65岁的“五老”人员组建的“夕阳红”志愿服务队,正在为村里老人义务体检、理发。现场热闹,气氛融洽。
各试点村党组织汇集无职党员、“五老”人员、乡贤能人等力量,组建志愿服务队211支,通过“老人点单、支部派单、志愿接单、协会评单”,将老人“平时有人问、难时有人帮、病时有人管”落到实处,带动老人通过“年龄小帮大、身体好帮差”等形式,自发建立“手拉手”对子1300余个,互助养老氛围日趋浓厚。
弘仁医院进村为老人免费开展健康体检
——落实日常任务
“我在例行观察中发现,70岁的张荣美家烟囱没冒烟,迅速上门发现老人病了,我赶紧喊来村医救治。”说到这里,南阳镇店子坪村的范首荣一脸自豪。范首荣是村里的互助员,每天早晨,他都要看湾里独居老人的炊烟是否正常升起,傍晚也会留意他们的堂灯是否亮起。全村12位互助员活跃在养老服务一线,绘就了“早看炊烟晚看灯”的暖心画面。
就在范首荣挨户看炊烟的同时,古夫镇龙池村74岁老人孙开桂家来了一些特殊客人,帮老人打扫卫生、修剪指甲、劈柴生火、清洗床单、整理衣服。这些特殊客人都是该村互助员,由村党支部统一选派,和养老服务中心户一道,每月至少上门4次,为28名像孙开桂这样的政府兜底保障对象提供照料服务。“月洗床单季换衣”是互助员的“日常”。
古夫镇深渡河村互助员牛德平上门为老人理发
“老秦,我来理发,有空吗?”“有,您坐。”榛子乡育林村的秦朝贵立马拿出行头。“您腿脚不便,下回我上门给您理发,最近身体还好吧?”秦朝贵边理发边关心老人近况。“都好,你的手艺也越来越好了。”村民的夸赞让秦朝贵很开心。全村像秦朝贵这样的义务理发员还有5人,专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理发,“勤理头发多寒暄”是他们的“头”等大事。
“李叔,今天咋样啊?”关心邻居李守德的身体状况,是峡口镇建阳坪村互助员王洪英每天的“规定动作”。确认李守德状态良好,她又来到双目失明的独居老人舒化俊家里。“洪英来啦!”舒化俊听到熟悉的脚步声,就知道是王洪英又来看自己了。“最近气温变化大,您要随时加衣服,饭做好放桌上了,您记得吃啊!”嘱咐完舒化俊,王洪英赶往湾里其他老人家中,把当天的“常问病痛急送诊”落实到位。
“互助养老坚持常态化落实‘早看炊烟晚看灯、勤理头发多寒暄、月洗床单季换衣、常问病痛急送诊’四项任务,及时妥善处置紧急事件40起,帮助老人解决床前膝下‘微小’需求1500余个、就医难题2000多个。真正做到‘问得勤、帮得实、管得细’。”兴山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黄粮镇后山村组织召开屋场院子会推荐选举养老中心户
——提升保障水平
中午11点30分,后山村老人幸福食堂十分热闹,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吃中饭,聊家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71岁的舒圆富说:“这里的饭菜干净卫生,价格也便宜,每餐只要5块钱,有一荤三素一汤,吃得很舒服。”
“目前,全县16个试点村有4个村依靠盘活集体资产和政府补贴,建成老年人食堂,每顿饭荤素搭配,价格便宜,提供集中就餐、上门送餐等服务,让老人吃得安心健康,有效解决了老人‘吃饭难’。”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我一个人睡单间,标准和镇卫生院差不多。”后山村老人余德英带领笔者参观他在村互助医养中心的房间,“你看,医护人员休息区就在旁边,我招呼一声马上就有人来。下楼就到了理疗室,有医生坐诊,在这里养老很舒心。”
“依托村卫生室,10个试点村先后建立互助医养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等专业服务4000余人次。通过政府补贴一点、群众自筹一点、村集体经济分担一点,为“三独”老人安装摄像头、一键呼叫装置2300余个,把监测报警、紧急呼叫等服务送到老人手边。”县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了保障志愿服务常态长效,依托基层治理文明积分制,设立互助养老积分,通过民政部门拨付、帮扶单位支持等渠道筹措资金,设立村级慈善超市,鼓励村民参与互助养老服务获得文明积分,在慈善超市兑换锅碗瓢盆等日用品,调动互助养老积极性。”县民政局负责人补充道。
近年来,兴山积极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增进农村老人福祉。老年人对此有何感受?是否真正让农村老人在“家门口”幸福养老?笔者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专访。
——农村老人解决了养老之难,生活舒心
黄粮镇后山村第六片区的韩定明腿脚不便,打扫房前屋后卫生有困难,志愿者舒元福经常到其家中帮他清扫落叶、收拾院子;镇卫生院医生每周三定期到村级互助照料中心开展巡诊,让出行不便的老人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优质医疗服务……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互助养老满足了农村老人生活需求、情感需求、就医需求,有效缓解了农村养老难题。
峡口镇建阳坪村老来乐文艺宣讲队为村里老人表演节目
——家属子女消除了后顾之忧,在外安心
古夫镇深渡河村杨其林介绍:“我常年在外务工,老妈患小脑萎缩,精神不稳定,喜欢到处跑。我一心挂两头,搞几个月事就要赶回来一趟。今年有一次我妈发病,邻居向杰第一个发现,无偿照料我妈。起初我还有点奇怪,后来才晓得村里开始搞互助养老了。这个法子好,让我妈得到照顾,也让我安心在外工作。”互助养老让在外子女不再时时担忧,能够安心工作,为全县带来超过3000万元劳务收入。
——全体村民增进了互助之情,邻里连心
水月寺镇树空坪村60多岁熊义翠因生活琐事,与邻居余君卫关系紧张到不相往来。2023年9月的一天,熊义翠外出不慎跌倒在山沟里难以起身。当晚,片区养老互助员、余君卫的妻子丁应秀见熊义翠家里没有灯光,产生警觉,喊来周围邻居帮忙寻找,发现熊义翠后迅速送医。熊义翠因此登门千恩万谢,两家重归于好。养老互助员在开展服务的同时,已融化邻里矛盾20余起。通过互帮互助,村民之间走动多了、关系近了、人情味回来了,逐渐找回了农村熟人社会的影子。
峡口镇杨道河村为30名80岁以上老人举办生日宴
——村级组织实现了良善之治,赢得民心
“自从开展互助养老后,我们组织发动群众的方法更多了,村民也感受到我们在为他们做实事、做好事,入户时,看到我们,有了更多笑容,现在去收医保、社保顺利多了。”南阳镇白竹村党支部书记李平信心十足地说:“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县委要求,进一步深化互助养老,让村民生活更幸福。”通过建协会、划片区、聚力量,成功发动乡贤能人320多人;通过搭建“党支部-村民小组-中心户”党组织体系,让治理半径更小、干群关系更亲,村级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更强。
兴山农村分片互助养老不仅是顺应农村熟人社会的情感之驱,满足老人个性需求的供给之链,回归农村换工传统的有效之举,也是对传统家庭养老的有益补充、农村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为完善农村养老体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兴山县委书记曹宏伟到黄粮镇仁圣村调研指导互助养老、共同缔造等工作
——必须坚持党建引领
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加强对老年协会领导,把自治组织、志愿组织等各类组织发动起来。充分发挥无职党员示范作用,带动“五老”人员、热心村民等群体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让一支支农村“微力量”成为老人“急”时找得着,“难”时帮得上,“愁”时靠得住,“盼”时信得过的“主心骨”。
——必须紧贴群众需求
要畅通信息诉求传递渠道,弄清老人需求、子女期盼,从身边老年人、老人身边事进行互帮互助,在紧贴群众需求中增强实效性。组织养老中心户、互助员常态化落实“早看炊烟晚看灯、勤理头发多寒暄、月洗床单季换衣、常问病痛急送诊”,让老人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兴山县互助养老经验在民政部组织的全国新时代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交流发言
——必须突出互助特性
农村互助养老的“根”在院落、“魂”在互助。把各村划小为互助养老片区,大力弘扬“换工互助”传统,在老人中“邻里结对”,推行健康老人帮助体弱老人,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在搭伙做饭、出行陪伴、聊天交流等日常照料中,促进老人由“被赡养”到“自助养老,互帮互助”的角色转换,形成你帮我、我帮你,邻里互助情谊深的良好局面。
——必须注重共享支撑
围绕老人助医、助餐、助洁等共性需求,建立慈善超市、幸福食堂、医养中心等,为农村互助共享养老持续深入推进提供平台保障。必须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摆在突出位置,在依法合规基础上,解决有钱服务的问题。同时,在建设乡村文化、制定乡规民约、完善文明积分、加强宣传倡导上多做文章,让互助养老既成风尚,也成常态。
来 源 | 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 兴组研
图 片 | 图片均由兴山县委组织部提供
编 辑 | 李楚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