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作家:姜结宝《豆丝里的故事》

文摘   文化   2024-12-01 00:00   安徽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雷池诗社


●2024


欢迎您



豆丝里的故事
姜结宝

豆丝是我们望江的一种特色美食,不喜欢的人恐怕很少、很少。制作豆丝的过程叫拓豆丝,是拓豆丝还是塌豆丝没有确切的叫法,我亦把握不准。既然大多人都说是拓豆丝那就是拓豆丝吧!


望江人喜爱豆丝,除了豆丝本身口感好,味道鲜美,还缘于现代食品多样化,餐桌丰盛后对传统美食的追求与向往。我不但有同感,而且还有着更深的情结。
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打我记事起每年的冬天到来年的春天,我家晚餐的主食大多是以水煮豆丝为主。豆丝是冬天趁晴好天气拓的,拓了好多好多,怎么个多法我也说不清。豆丝拓好后,我的父亲母亲就会把家中能凉晒豆丝的家什搬到背风向阳的空旷地方,小心翼翼地凉晒着。每到这时,哪怕是在上学,父母也要让我歇下来看护豆丝,防止鸡啄鸟叼。我也很听话,乖乖地当起了豆丝的看护官,我手拿一根细长的竹竿,麻雀来了,嗖嗖几下那玩意便吓得无踪无影,鸡狗来了,同样嗖嗖几下,鸡便飞了,狗也逃了。在阳光的照耀下,豆丝黄亮亮,金灿灿的,在凉晒的家什上横看横有相,竖看竖有姿,让我觉得眼前分明就是一个什么将军摆的一个什么阵,拍拍脑门想想,哦,原来我就是将军,我守护着我的豆丝阵。豆丝阵摆了拆,拆了摆,不几天阵收场了,我这个将军的使命也宣告结束。
冬天的傍晚来的早,当母亲望见别人家有炊烟升起的时候也颠着小脚在厨房忙开了,灶堂里添上柴,锅里加上水,干豆丝往锅里一倒,点上火,不一会豆丝在开水里翻滚,热气蒸腾,鲜香四溢了。火停气息后,水煮豆丝便熟透了,豆丝一熟母亲拉开大嗓门吆喝我们回家吃饭,在外面玩疯了的我们便带着一身尘土,背着夕阳应声回家,捧起母亲为我们盛好的豆丝狼吞虎咽起来,母亲烧的豆丝稀稠适度,咸淡正好,尽管天天吃,我们重来没有厌烦过。特别是春天,母亲把水煮豆丝配上白菜苔,再加上一大勺猪油,米香、豆香、菜香、油香,相得益彰,更是好吃的不得了,那儿时的味道时至今日也令我难以忘怀!
我曾问过母亲,我们家为何天天吃豆丝过夜,母亲总是笑而不答,长大后才知道个中缘由。原来米和绿豆完美合成后拓成豆丝,晒干后可以长久储存,一是烧煮方便,二是能节省很多粮食。
是啊,与父亲每天同进同出的母亲,把日头从东边驮到西边,无休无止地在土中刨食,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母亲晚餐用水煮豆丝当夜饭肯定是最简单最快速的,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况且那时粮食极其珍贵,会管家的主妇无时不想方设法节约着粮食,水煮豆丝可稀可稠,多一口无关紧要,少一口勒勒裤带勉强能过,自然而然用水煮豆丝过夜是我家乃至很大家庭的持家之道,首选之物。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拓豆丝这一传统文化虽说在望江初心未改,品味犹存,但有些记忆中的东西却离我们渐行渐远了。我清楚地记得,当夏种秋收过后,一到农闲,我的父母就会雷打不动,应时应节做着准备拓豆丝的工作,从选豆子到碾米,从预备松毛柴到看天气行事,哪一样都是一丝不苟,我们这些毛孩像盼星星月亮一样盼着拓豆丝的那一天。每到拓豆丝的时候,家家户户如同过年一般,平时不大往来的亲戚无论远近要请来,好朋好友大多不会缺席,尤其是娘亲舅大必定是座上客。村头村尾热气腾腾,每家每户锅碗瓢盆叮当做响,灶台里外飘出的是鱼香肉香,餐桌传来的是推杯换盏的劝酒声,哪怕是走在路上的小孩也能收到走,到我家吃个热豆丝的诚邀。可如今的乡下,青壮年大多外出谋生,家中的留守老人,有那份心没那份力,一度充满人间烟火气家家户户拓豆丝的场景也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渐渐喑锣息鼓了。这虽然足以让人惋惜,但却成全了豆丝作坊这一新兴产业。纯朴的望江人在政府的引导下,用他们的智慧把传统的拓豆丝换成了现代的商业模式,豆丝摇身一变成了热销特产,还走出了望江,销到了全国。
我的同学就开了家豆丝坊,取名曰透鲜香豆丝坊,名字叫得实实在在,不张扬,不造作,把豆丝的本质一鲜与香清楚明了地写在招牌上。
同学夫妇起早贪黑用心经营着他们的豆丝作坊,黄土地上的小绿豆,精挑细选,粒粒饱满;武昌湖边的优质米,不糙不糯,软硬适中;门前山上的松毛柴,旺而不烈,火候恰当。机械破豆,石磨碾浆,清水浸润,巧手淘洗,土灶台,纯手工,无色素,不添加,造就了他们的豆丝风味独特,口感纯正,与众不同,品尝后,思之,念之,更难忘之!他们匠心做事,诚信待客,网上热卖,好评连连,送货上门,赞声多多,店内经营,顾客盈门。这对年过花甲的夫妇用他们的勤劳,弘扬了传统,满足了食客,凝聚了乡情,也旺了一方烟火。
我是透鲜香豆丝坊的常客,不为别的,只为了那口鲜与香。对着锅吃一口烫乎乎,软绵绵刚出锅的豆丝,清香扑鼻,缠缠绵绵,仿佛遇到了田野里俊俏的村妇;来一块麻油煎的豆丝,脆生生,油滴滴,唇齿留香,那分明就是妈妈的味道。一杯酒,一盘炒豆丝,细嚼慢咽,荡气回肠,真不枉还活在当下呀!
我与同学是发小,穿开裆裤就在一起玩,他是老党员,当过村官。大儿子在杭州成家立业,小儿子在深圳闯天下,虽算不上大富大贵之人,小日子也算有滋有味,并且他的爱人通情达理,贤惠慈善,他明明可以心安理得地颐养天年,为何童心未泯,咋还玩起了创业的宏图大志?我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那是一个暮秋的黄昏,凉风习习,晚霞满天,我又来到了透鲜香豆丝坊。我知道每天的这个时间段他的豆丝基本上售馨了,这个点也是他最难得清静的时刻,吃过他特意给我留下的豆丝我们拉起了家常,说着说着,便聊到了我想要知道答案的问题,他立即兴奋起来了,立马打开了话匣子。他歪着头,笑眯眯地问我:“你知道我的豆丝现在销到哪些地方了吗?我茫然地摇了摇头。他咽了下口水,不无自豪地说:“我的豆丝经过近一年的运作,产品除在本地占有了一席之地外,还远销到了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上至湖广,下到苏杭,还有东北三省都有我透鲜香豆丝的身影,而且大都是回头客。目前虽然没有形成规模,销量不是很大,但我相信这无疑是星星之火,通过我的努力,是可以形成燎原之势的。他停了停,接着说道:“在当基层干部的时候我就有一愿望,想把本地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加农民的收入,尤其是想把我们的优质绿豆和大米加工成我们的传统食品——豆丝,让它走出古老的雷池,销往全国,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实现。我现在终于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情,实现我的愿望了,我深知任重道远,单凭我个人的努力是很难很难的,我想只要我坚持不懈,功夫定不负有心人。每当我的产品得到了顾客的亲睐,赞不绝口的时候,我就有种由衷的成就感,我为我精心注册的商标——透鲜香而自豪。
同学一席话,我的疑问自然而解,原来他不只是一个即将迈入古稀的老人,还是一位初心不变的共产党员。
我的眼睛有些湿润了……





作者简介:

姜结宝,安徽省望江县长岭镇杨林村人,一位文学爱好者。




雷池诗社

LeiChi Poetry Association



诗社介绍
    《雷池诗社》是一款面向社会的媒体平台。力推原创,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体裁不限;力呈精品,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刊发亮点稿文;力飨读者,精心打造平台魅力,竭力为读者服务。《雷池诗社》是成就诗人的摇篮,是大众娱乐的天地,是文学爱好者的乐园。

顾问
鲍复鱼

总编
初畔池

责任编辑
海宁 子贤  欣悦  文成

来稿速递
邮箱: 2562908776@qq.com
微信:lczxbym7230687

特别声明

来稿要求内容健康,原创首发,有标题、正文、作者简介(含图片)等。若文稿抄袭,文责自负。切忌一稿他投。若文或图片涉及版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文学家园  分享交流 

敬请关注

★精彩链接★

安徽作家:姜结宝《情人坝》

安徽作家:姜结宝《怀念娘》

诗人:罗裳《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歌唱乡村--王双发诗歌中的乡村艺术》

安徽望江:王双发《倾听冬雨的声音(外一篇)》

初畔池《写给母亲、女儿和自己(组诗)》

安徽望江•王双发《一池残荷映秋色(外一篇)》

雷池诗社 ||【阅读】 看见|鲍子贤

雷池诗社
此刻有谁在世上笑 无缘无故的在世上笑 在笑我 此刻有谁在夜间哭 无缘无故的在夜间哭 在哭我 此刻有谁在路上走 无缘无故的在路上走 走向我 是我 只是我 在笑我 在哭我 走向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