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土地管理法》和《城乡规划法》对违法建设处罚的分工不同
创业
2025-02-10 23:50
北京
【土地管理法与城乡规划法的适用不同】
土地管理法和城乡规划法在对违法建设行为处罚方面分工不同,城乡规划法不适用违法占地行为的查处
★
裁判要旨
★
“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要求行政机关既要积极履行职责,又不能违反职权法定的原则。“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与“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是土地管理法和城乡规划法分别想要实现的行政管理目的。按照土地管理法和城乡规划法的规定,符合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条件的建设行为一般不会出现破坏耕地的情况,但是在耕地上的违法建设行为一定不符合城乡空间布局。这种情形的存在,是否等同于城乡规划法既可以对违规建设的行为进行处罚也可以对违法占地的行为进行处罚,结论是否定的。
城乡规划法主要针对的是“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的违法行为,该法只是将“确需占用农用地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作为“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前提条件,而对于“未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的违法行为如何处罚并未作出规定。而土地管理法主要针对的是违法占地行为,比如“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进行建设以及破坏种植条件的其他行为”、“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等。由此可见,土地管理法和城乡规划法在对违法建设行为处罚方面是有分工的,城乡规划法不处罚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进行建设等违法行为,土地管理法不处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的违法行为。
★
裁判文书
★
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
行 政 判 决 书
(2019)吉01行终297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长春市绿园区林园街道办事处,住所地长春市绿园区基隆南街527号。
法定代表人王志宏,主任。
上诉人(原审被告)长春市绿园区人民政府,住所地长春市绿园区和平大街2288号。
法定代表人薛文革,区长。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李凤芹,女,1942年2月1日生,汉族,住长春市绿园区青年路街道杨家粉房委6组。
上诉人长春市绿园区林园街道办事处(以下简称林园街道办)、上诉人长春市绿园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绿园区政府)因土地行政强制一案,不服长春市绿园区人民法院(2019)吉0106行初13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认为,本案被诉行政行为是林园街道办于2018年9月28日对李凤芹作出的《责令拆除决定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农村村民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第八十三条规定“……期满不起诉又不自行拆除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费用由违法者承担。”故林园街道办不是适格的处罚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65条的适用前提是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案涉建筑物系建设在承包地上,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行处理,被诉《强制拆除执行决定书》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不当,应予撤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70条之规定,判决撤销林园街道办李凤芹作出的《责令拆除决定书》;撤销绿园区政府作出的长绿府复决字(2018)第2号《行政复议决定书》。案件受理费50.00元由林园街道办承担。
上诉人林园街道办上诉称:一、上诉人作为街道办事处处罚主体与执法主体均适格。林园街道办作为经批准设立的区政府派出机关,依法行使乡镇一级人民政府的职权。对辖区内的三个行政村辖区内行使乡镇一级政府的管理权,有权依照城乡规划法对村庄规划区的违法建筑行使处罚权和执法权。二、根据城乡规划法第二条第二款、《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一般而言,村庄。集镇总体规划又包括了农田规划、交通规划、尽管规划、建设规划等内容,案涉建筑物位于林园街道办下辖杨家村规划中,应属于城乡规划法各类规划区内。另外,规划法的立法宗旨之一是保护耕地,案涉违法建筑物建设在耕地上,应适用城乡规划法进行行政处罚。综上,原审认定不当,适用法律错误,请求撤销一审判决,驳回上诉人的诉讼请求。
上诉人绿园区政府上诉请求及理由与上诉人林园街道办相同。
本院经审理查明的事实与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一致,本院予以确认。另查明,2018年3月26日吉林省人民政府作出吉国土资耕函【2018】92号征地批复,对涉案土地决定征收。
本院认为,
“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要求行政机关既要积极履行职责,又不能违反职权法定的原则。
本案需要明确的问题是土地管理法调整的“非法占用集体所有农用地(耕地)”的行为是否也可以依照城乡规划法进行处罚以及法律是否授权街道办事处对该类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一、关于该类行为是否可以依照城乡规划法进行处罚问题。
“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与“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
是土地管理法和城乡规划法分别想要实现的行政管理目的
。
按照土地管理法和城乡规划法的规定,
符合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条件的建设行为一般不会出现破坏耕地的情况,但是在耕地上的违法建设行为一定不符合城乡空间布局。
这种情形的存在,
是否等同于城乡规划法既可以对违规建设的行为进行处罚也可以对违法占地的行为进行处罚,结论是否定的
。
首先,从关于法律责任的具体规定而言,城乡规划法主要针对的是“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的违法行为,该法只是将“确需占用农用地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作为“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前提条件,而对于“未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的违法行为如何处罚并未作出规定。
而土地管理法
主要针对的是违法占地行为,比如“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进行建设以及破坏种植条件的其他行为”、“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等
。由此可见,土地管理法和城乡规划法
在对违法建设行为处罚方面是有分工的,城乡规划法不处罚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进行建设等违法行为,土地管理法不处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的违法行为。
第二,在耕地上的违法建设行为一定不符合城乡空间布局,是针对城乡总体规划而言的。
换言之,
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仅是针对允许建设区域制定的,针对耕地来讲,毫无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可言
。从行政处罚角度,城乡规划法
主要是对建筑是否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进行判断,不处罚与规划无关的违法行为
。一是
对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补办手续
;二是
对于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
。显而易见,
在耕地上进行建设既不存在按照城乡规划法补办手续的问题,也不存衡量是否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问题
,对其合法性的判断
依据是土地管理法规定的破坏种植条件等因素,其中对农用设施的考量因素是设施农用地建设标准亦不是城乡规划法所指的规划条件,单纯依照城乡规划法对耕地上建设行为作出评价可能存在错误。
第三,在耕地上的违法建设行为侵犯的法益主要是耕地保护,从法律适用的角度而言,对破坏耕地的违法行为,土地管理法属于特别法,应优先适用。
综上,因为应优先适用土地管理法,所以不能依照城乡规划法对非法占用集体所有农用地(耕地)的行为进行处罚。
二、关于法律是否授权街道办事处对该类违法行为进行处罚问题。
上诉人林园街道办认为其作为经批准设立的区政府派出机关,其法律主体地位属于乡、镇级人民政府的观点是正确的。在规划行政管理方面,城乡规划法第六十五条
“
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这一法律规定
是乡、镇人民政府进行城乡规划管理的权力来源
。但是,由于本案争议事项
属于土地行政管理而非规划行政管理,土地管理法将土地违法行为的处罚权授权给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而不是乡、镇人民政府
,因此即使上诉人林园
街道办的法律主体地位属于乡、镇级人民政府,根据“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街道办事处无权对该类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
对于违反土地管理法占用集体所有的农用地(耕地)的行为(包括在设施农用地上的违法建设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进行处理
。违法行为人
不依法履行土地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义务,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准予强制执行,人民法院作出由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的裁定后,人民政府可以组织有关部门强制执行措施
。但是,集体土地征收程序启动以后,对征收范围内的未登记建筑,包括抢建建筑,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五条“
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阻挠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交出土地;拒不交出土地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的规定进行处理。征收
是指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为保障,运用行政权力,通过法定程序,给付法定补偿费用,强制性的取得公民所有的财产的法律制度
。集体土地征收
经协商无法达成补偿协议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作出责令交出土地决定,在决定中对应予补偿以及不应补偿的建筑一并决定拆除
。这样
既能依法对征收补偿问题进行终局,又符合程序正当要求,彰显行政权威。对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作出的责令交出土地决定,人民法院应依法准予强制执行。
综上所述,原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六条、第八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合计100元,由上诉人长春市绿园区林园街道办事处、上诉人长春市绿园区人民政府分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农村宅基地信息智库
致力于打造有关农村宅基地政策、观点、判例的信息资源库和高端思想库。
最新文章
成为公务员必然丧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国企员工是否如此?
最高法:户籍迁入农村不等于取得农村集体组织成员身份
2025年全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要点
村支书擅自对外发包50亩土地,法院判了!
关于化解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措施
市2025年1号田长令发布!
县委书记:今后凡是问题通报,一律通报到人到事,再加分管县领导!凡是成为反面典型的,“一把手”一律到常委会或全县大会上表态如何整改
向村集体以外人员出售宅基地房屋,合同无效!
村干部有保护耕地的责任吗?3部法律明确规定
厅级干部孙绍雪,道德败坏、品行不端!搞政治攀附,严重违反党的生活纪律等
注意:关于宅基地的四大违法行为
农业农村部:2025年农业农村工作要重点抓好这些事
农村建房的十条底线红线
7起村民在房前屋后违法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建设庭院问题
违法违规用地重点问题集锦
《土地管理法》和《城乡规划法》对违法建设处罚的分工不同
政协委员:念好“退流用垦”四字经 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
金文成: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五条建议
2025年“三农”工作干什么?怎么干?一文读懂
当过8年县长的住建局局长陆勇,主动投案
刘国洪出任国家林草局局长
农村宅基地确权中关于继承及分户析产的热点问题
最高法判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与土地权属纠纷的区分
县农业农村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县乡村振兴局原局长马比小龙被“双开”
村委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辨析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确定标准及救济途径
以案释法丨宅基地上的房子,能买吗?
县委书记:今后凡是问题通报,一律通报到人到事,再加分管县领导!凡是成为反面典型的,“一把手”一律到常委会或全县大会上表态如何整改
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管理,自然资源部解读
农村宅基地如何合法继承、转让、赠与?
原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罗仁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
卫片执法是人为操纵的吗?为什么我的被发现了,别人没有被发现?
不听制止乱占耕地建房,损失惨重!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中央层面通报3起典型问题
村级宅基地协管员管理暂行办法
农村房屋翻建,这些规则你要了解!
实探江西“最强钉子户”:被公路包围,房主仍住屋内,有水有电,但春节前已断网
局长收茅台,被抓现行
自然资源所副书记、副所长、工作人员上班时间赌博,被当场查获
省高院判例:“以租代征”严重违反《土地管理法》的规定
一文讲清农村宅基地五个法律问题
副区长在任镇党委书记期间管党治党责任严重缺失,甚至带头搞腐败,带坏队伍,班子成员11人全部破纪破法
县政府县长与副县长“同名同姓”?县政府回应:情况属实,比较罕见
如何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专家解读
闲置农户合法住房出租明白纸
农庄违法修建 “大棚房”,自然资源部门、农业农村部门及属地乡镇多名责任人被追责问责
全省4.6万个行政村共确定4.91万名村级协管员(附协管员职责)
农业农村部常务会议研究完善农业农村系统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等工作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鼓励先行先试推进耕地“山上”换“山下”、“小田”改“大田”、分散变集中
关于基层自然资源所管理体制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