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南京一孕妇难产而死,家人抬着棺椁就要到城外下葬,送到半路时,突然棺中传来呼救声并流出大量鲜血,旁边路过的老中医见状,竟然要求立刻开棺诊治.....
这名老中医叫做张栋梁,这天,他正在南京的大街上走街串巷,忽然前方来了一支送葬的队伍,路过身旁时他仿佛听见了呼救声。
他回过头来看着这个棺椁,突然棺椁里不停地往外淌血,血色艳红像是刚死不久。
张栋梁耐不住心中的疑惑,上前堵住了送丧的队伍。
在他不断地追问之下,终于了解到了事情的真相,原来棺椁中是一个难产的孕妇,刚死不久。
张栋梁身为医生,最见不得的就是庸医误人,他看地上的血色不像是已死之人的颜色,随即要求当场开棺看病。
死者家属见他说得头头是道,心里就有了一丝侥幸,就死马当作活马医,打开棺椁让他看看。
随后,张栋梁迫不及待地来到死者身边,竟然当场给死人号起来脉,只见他凝神细思,脸上的表情不断变换,最后竟拿出来一把银针迅速的在尸体上扎了起来。
死者家属见此情景赶忙上前阻止,就在此时,死者竟然有了呼吸,竟然还慢慢地坐了起来。
张栋梁见状立刻指挥家属对孕妇推拿按摩,不久之后竟然原本的死人竟然当街生下一子。
周围看客一片哗然,真是神医啊!
这个故事就是金陵四大名医之一张栋梁的“三针救两命”。
张栋梁,1887年出生于南京江宁湖熟镇,祖上六代行医,可以说是医学世家,其祖父张一峰更是曾经乾隆皇帝的御医,一手医术出神入化,得中医之大成。
张栋梁自幼就在父亲的熏陶之下对医术非常感兴趣,他平日刻苦攻读医书,钻研典籍。
此后,他又拜湖熟镇当地中医李应札为师,研习外科和针灸科,又随吴少成钻研内科和妇科。
师父去世后,张栋梁便继承师门,开始悬壶济世。
民国初年六月,二十来岁的张栋梁已来到金陵城下十多日了。
这些天里,他先是做铃医游走街头,又在菜市口摆铺赠药。
他似乎并不着急,他的怀里揣着的是祖父和父亲整理的手稿,这是能保他吃饭的家伙。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思考的是如何走进去。
父亲曾告诉他,医者父母心,可张栋梁尚未成家,实在是找不到做父亲的感觉。
远处有一位古稀之年的老太太向她蹒跚走来,嘴中不停地咳喘着。不出意料的话,这将是张栋梁在南京城里的第一位病人。
张栋梁迅速进入状态,他把自己想象成一位伟岸的父亲。
老太太率先开口:“小伙子,我这咳嗽总是好不了,帮我看看吧,咳咳咳咳。”
张栋梁连忙去扶住她坐下,此刻的他更像是一位孙子:“老太太,咱不急啊,慢慢说,你这病啊是旧疾复发吧。”
张栋梁一边帮老人捏腿按摩,一边询问病情。
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一生的道理。和父亲不同,从此他将“医者父母心”改为“医者平常心”作为自己的行医准则。
没有偏爱,不过分怜悯和憎恶,没有歧视,不理会贫穷还是富贵。
从此之后,张栋梁的名声在南京城就慢慢传了开来。
后来有一次,江苏省长王湖得了痢疾看遍了名医都没有治好,无奈之下以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张栋梁。
谁知张栋梁半个月不到就给他治好了,王省长为了感谢他亲自书写了一张牌匾上书“妙手丹心”四个字。
借着王省长的这个病,张栋梁名声大噪,后来他又治好了宁夏省主席马鸿奎,蒙藏委员会委员长马福祥,一时之间名声如日中天,被称之为“当代华佗”。
张栋梁不但医术高超,更是心怀百姓,一些找他看病的贫苦人家,他都不收诊金,药钱也是能低则低,实在困难的民众还可以免费赠送,被实力八乡的乡亲们亲切的成为“大善人”。
张栋梁的医术逐渐地得到了全国中医界的认可,在民国时期被推选为中央国医馆名誉馆长,成为全国中医界的泰斗。
然而不幸的是,张栋梁老先生一辈子救人无数,最后却因为积劳成疾于1937年,因病逝世,享年61岁。
当时的中央国医馆赠送其一幅横匾,题曰“国医泰斗”。
陈立夫在像赞上题了“民失良医”四字,蒋介石也题写了“潜德允昭”四字挽联。
后因日机轰炸南京,遂移柩到江宁湖熟镇潘岗头村祖坟安葬,沿途路祭者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