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有序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强调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为了更全面、更精准地摸清文物资源家底,加强文物保护与管理精准度与科学性。按照国家和山西省关于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安排部署要求,大同市按照应查尽查、应保尽保、应普尽普的工作原则,稳步有序推进“四普”各项工作。截至目前,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有序推进,已复查三普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312处,调查新发现文物70处。
当天一大早,在古城内棋盘街,平城区文物普查队的队员们正在对一处清朝民址及周边环境进行多角度测量,并详细记录文物名称、空间位置、保护级别、文物类别、年代、权属使用情况和保存状况。
大同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众多,地上遗存丰富,自2023年11月起,正式启动了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经过前期的精心筹备与培训,2024年8月,市、县两级联合组建的10支普查队伍奔赴各县区,正式进入实地调查阶段。此次纳入“四普”范围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为确保所有的文物应普尽普,大同市普查工作队积极开展实地走访、数据采集、登记录入等工作。同时,普查队还对已经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并调查认定登记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
此外,大同市还切实发挥了市、街道、村居三级工作网格体系的作用,积极开展走访调研,采访居民,挖掘文物线索。通过这一举措,普查队力争做到全面核查,不漏一处,确保文物普查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据统计,大同市“三普”中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3222处,其中古建筑1279处,古遗址150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219处,古墓葬192处,石窟寺及石刻26处,其他4处。截至目前,已复查三普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312处,调查新发现文物70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