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纺织行业裁缝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决赛的舞台上,来自江西的张於君大放异彩,凭借精湛的技艺和多年的坚守,荣获总成绩第二名及“试衣定型”单项第二名的佳绩。其作品为一袭飘逸流动的红裙,也获得评委连连称赞。
△张於君在2024纺织行业裁缝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决赛的颁奖现场(左二)
张於君,1976年出生于江西于都祁禄山。中专毕业后的他,在2004年毅然投身服装行业,开启了逐梦之旅。彼时的他,面对陌生且竞争激烈的领域,没有丝毫畏惧,从最基础的学徒做起,一头扎进服装厂车间。初入车间,他便以超人的努力让旁人刮目相看。每日清晨,他就坐在缝纫机前,全神贯注地盯着针线与布料,开启一天的忙碌。在旁人看来单调重复的车缝工作,他却做得一丝不苟,每一针每一线都力求完美,凭借这股子韧劲,他逐渐掌握了扎实的车缝技巧,成长为熟练的车位工、车板工。
随着技艺的日益精湛和经验的积累,张於君迎来新的挑战与机遇——走向管理岗位,担任组长和车间主管。面对人员管理、生产流程优化、产品质量把控等全新课题,他主动担责,沉下心来深入研究,每日穿梭于车间的各个角落,仔细观察每一道工序,精准了解每名员工的优势特长,进而合理调配人员,制定科学高效的生产计划。在他的带领下,车间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产品质量过硬,赢得业界一致好评。
然而,张於君并未满足于管理岗位上的成绩,他深知服装行业知识的博大精深,纸样设计成为他新的攀登高峰。无数个夜晚,他埋头于相关的书籍中,一页页翻阅,一步步实践。他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设计师请教,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面对复杂的纸样线条、多变的版型设计,他反复钻研、不断尝试,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逐步成长为专业的纸样师、纸样组长,直至掌控版房全局的主管。
△张於君在缝纫机前专注地工作。
2018年,江西脉动智能制造时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试营业,张於君凭借多年积累的技能经验,担任纸样师一职,成为公司发展的核心力量。他以身作则,带领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致力于提升公司技术实力与产品品质。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一批年轻员工迅速成长为公司技术骨干,为公司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时隔不久,他就担任江西脉动智能制造时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部主管。
张於君认为裁缝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强调精准和细节的重要性,并表示师傅的功底、实践、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是作品成功的关键。例如本次全国决赛中,他的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是中国红,这种承载着吉祥寓意的颜色,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他希望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设计中,却又不想陷入俗套。于是他在设计理念上巧妙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时尚感,在小礼服连衣裙设计中采用中国式立领。
△张於君在熨烫服装。
他还注重服装的合体性,根据模特的身高体型进行细致的尺寸调整和版型修改调整。他回忆起比赛时的情景,当时的模特身高约1.8米,与平时生产模特服装的尺寸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要求他在服装尺寸调整上格外小心谨慎,容不得丝毫差错。同时,在设计细节上,他经过反复权衡,放弃了过于束缚的包臀贴体的款式,选择了带有褶皱的大摆设计,这一设计不仅巧妙地融入了比赛要求的不对称元素,还使得礼服在行走间更加灵动飘逸。尽管比赛当天感到紧张和疲惫,他依然凭借扎实的功底和经验取得了优异成绩。他感慨道,比赛中高手如云,能够与这些顶尖的裁缝同场竞技,对他来说是一种难得的荣幸,也让他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张於君的故事,是坚持与创新的生动写照。他的成功,不仅体现在所获得的荣誉和奖项上,更在于他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张於君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匠心精神和精湛技艺永远是推动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未来,他将继续在裁缝这条道路上砥砺前行,用双手编织更多美丽的梦想,为中国的纺织行业增添更多光彩。
来源:本报消息
撰稿:本报全媒体记者罗晶晶
摄影:本报全媒体记者罗晶晶、张鹏晨
值班编校:龚玉磊、徐贵保
值班主任:齐菲斐
值班编委: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