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9《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育   2024-11-09 09:50   浙江  


向你介绍我是谁

大家好!  我是广西柳州市红光第二小学的桂云,是朱乐平名师工作站“一课研究”第九组的学员,很高兴在“一课研究”的微信平台中与您相遇。


本期内容有哪些

  1. 听一听:《数学文化的内涵》——节选自顾亚龙《以文“化”人——小学数学文化的育人视界》

  2. 读一读:《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3. 赏一赏:数学谜语赏析


轻轻松松来听书


——节选自顾亚龙《以文“化”人——小学数学文化的育人视界》


坚持阅读八分钟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0页的例1.

教材分析

倍数是指一个数能够被另一个数整除,且没有余数时,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倍数。例如,6是3的2倍,因为6=3×2。倍数关系强调了数量之间的比例和对比,是数学中描述相对大小关系的重要工具。教学中,需要强调倍数关系中的“一份”概念,即先确定标准量(一份是多少),再算总量是几份,从而得出倍数关系。

“倍的认识”旨在通过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使学生理解“倍”的概念。该部分内容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基础的加减法、乘法之后,为学生后续学习分数、比例等概念奠定坚实基础。教材内容设计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入,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引导学生构建倍数概念的认知框架,形成对倍数概念的深刻理解。

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倍的意义比较难理解。与一年级所学的“比大小”相比,倍虽然也反映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关系,但它反映的是两个数之间的比率关系,所以更抽象一些。

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已经有初步的向逻辑思维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依然要依赖具体形象思维,通过直观演示,感性经验来理解。因此我把“倍的认识”这一知识,融合在学生的直观感受、动手操作之中,体验“倍”的概念形成过程。

设计理念及教学目标、重难点


“倍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里的一个重要的概念,2022版新课程标准指出:“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于是,我以学校花园里的花开课,以秋天的果实开展探究,再以自己创造“倍”为拓展,最后延伸到生活各处里的倍,让学生在现实世界中观察“倍”、发现“倍”、表达“倍”;再以新课标“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为指导,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圈一圈、说一说、画一画、数一数,逐步建立倍的概念,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圈一圈、说一说、画一画、数一数,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意义。

2.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形成过程,理解“倍”的本质,体会“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推理、迁移及表达能力,培养数感,渗透模型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意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意义。

教学过程

01

激活旧知,引入新课

1.春天来了,学校的小花园开了3朵黄花,6朵红花。

2.老师把它们记录在黑板上:第一行3朵黄花,第二行6朵红花。

思考:黄花和红花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1:红花的数量比黄花多3朵。 

生2:黄花的数量比红光少3朵。

生3:红花的数量是黄花的2倍。

3.点拨:当两个数量在进行比较时,除了有多与少的关系以外,还有“倍”数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02

交流学习,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

(1)怎么看出红花数量是黄花的2倍的?

(2)把黄花的数量看成是一份,这一份就是标准量,按照这样的一份去圈,有2个3朵,所以红花的数量是黄花的2倍。

(3)规范表达:黄花3朵,红花的数量是2个3朵,所以红花的数量是黄花的2倍。

倍数关系就藏在花朵里。它还藏在哪里呢?

2.提升倍的概念。

秋天到了,小兔子在忙着收获秋天的果实。

(1)出示主题图,说说小兔子收获了哪些果实?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你能用倍数说说这些果实数量之间的关系吗?

(3)我们先来看这一组:胡萝卜和红萝卜。它们有怎样的倍数关系呢?

(4)规范表达: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3个2根,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5)再看胡萝卜和白萝卜,把谁看成1份?请你完成课本第50页的圈一圈和填一填。

(6)汇报。

(7)规范表达: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5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8)思考:比较两组倍数关系,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9)思考:是什么引起倍数的变化?

(10)红萝卜有3个2根,白萝卜有5个2根,要看有几个标准量,就是几倍。

(11)梳理板书,总结方法:找-圈-数

03

动手操作,创意“倍”数

倍数关系无处不在。我们来创作一个倍数关系,大家来画一画。

(一)请你用图形表示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   )倍。

第一行:

第二行:

展示学生作品。

(二)变化的标准

1. 纠正错例。怎么改正确?

如:第一行3个三角形,第二行6个圆,每2个圈一份。错在哪?怎么改?

2. 比较量相同。(其中包含1个和1倍关系)

思考:第二行的数量都是6,怎么能创作出那么多不同的倍数关系呢?

生:标准是几,就把几当1份,有这样的几份,就是标准量的几倍。

生:只有1个几时,两个量相等,可以说是1倍。

3.小结:标准量决定了1份的大小,这个1份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与小的标准比,就能数出很多倍。与大的标准比,就会数出很少倍。

(三)倍数相同。

出示学生作品,思考:都是3倍,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小结:都有相同份数的标准量。只要有几个标准量,就是标准量的几倍。

04

联系生活,寻找“倍”数

1.出示标准量在下面的线段图,小明做了15道题,小强做了5道题,怎么描述倍数关系?

2.问:谁是标准量?什么原因让小强的数量做标准量?

3.思考:把线段图上的“15道题”和“5道题”信息去掉,我们还可以把线段图看成什么信息?编一编生活中的3倍关系。

(如:学校兴趣班人数、购物时比较价格、计算家庭成员的年龄关系等)

4.联系学科,理解“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

看线段图填成语:

05

回顾反思,梳理全课

通过学习,你对“倍”有哪些认识?

参考文献

【1】徐艳荣. 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初探--以“倍的认识”教学为例.《知识文库》-2023-06-08

【2】胡小慧 “倍”“感”深刻,让数学核心素养落地——《倍的认识》教学实践与思考.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18.9



赏一赏

数学谜语赏析

两牛打架——对顶角             舌头——千

替人查账——代数              垂钓——等于

考试不作弊——真分数      周而复始——循环

五四三二一——倒数        一笔债务——负数

相互打招呼——对称        大同小异——近似  

搬来数一数——运算        负荆请罪——求和 

——节选自《数学文化漫谈》葛斌华 梁超 武修文 编著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一课研究
谢天谢地您来了! 我们是推进阅读的志愿者,虽然制作微信是业余,且无经费回报,但衷心希望您“增加专业阅读量,提高职业幸福感”!这里将为您提供有用、有趣的数学教学专业信息。关注“一课研究”,您一定会阅读数量更大,专业水平更高,生活、工作更幸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