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努力提升科技人才服务质量 为创新型省份建设贡献力量——甘肃省科协2024年服务科技工作者工作纪实

时事   2025-01-15 18:35   甘肃  
甘肃科技报社融媒体中心记者  武文宣
多年来,我省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响应建设科技强国的号召,主动肩负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坚持“四个面向”,扎根陇原大地,奋力创新创造,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理论和技术创新成果,以实际行动展现了陇原科技工作者的时代风采,用科技创新书写了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时代篇章。
2024年,我省新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5个、协同创新基地11个,海智工作站5个,柔性引进院士7名、专家9名,海外人才18名,促成院士专家与地方合作协议17个。举荐18名优秀科技人才评选全国性奖项,50名杰出青年科技人才获第十一届甘肃青年科技奖,9名科技人才获甘肃省“最美科技工作者”……
2024年12月30日,省科协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包俊宗一行到兰州大学慰问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杨勇平和资源环境学院教授、甘肃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张东菊。现场,杨勇平院士和包俊宗书记交换了对科协工作的建议和意见。杨勇平院士感激地说:“科协是科技工作者之家,‘娘家人’的慰问让人倍感温暖。”包俊宗书记表态说:“省科协将认真履行‘四服务’职能,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提高服务全省科技工作者的水平和质量,当好‘服务员’、做好‘店小二’。”这是省科协服务科技人才的日常缩影。
在2025年元旦来临之际,省科协通过媒体致信,向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新年的祝福和慰问。这充分体现了甘肃省科协对科技工作者的关切和对科技创新的期盼。2025年1月7日,省政府副省级领导、省科协主席张世珍,省科协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包俊宗对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黄建平,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王占仁教授、兰州交通大学副校长闫浩文教授进行了节前慰问。在春节慰问活动中,省科协还为10余名院士专家带去了特邀我省书法家创作的书法作品,表达了对院士专家的崇高敬意和深切关怀。
2024年,甘肃省科协积极履行服务科技工作者职能,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作用,全面提升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建立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制度,形成全省科协系统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点、线、面”相结合“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省科协召开科技工作者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现场。张云文  摄
提质增效,进一步提高服务工作站位
2024年,省科协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有序推进高层次引才引智平台建设,服务科技工作者见心见行,服务科学决策职能作用发挥显著,让科技工作者荣誉感获得感不断增强。这一切成就取得背后的绝招是:“紧抓理论武装,把握正确工作方向;突出政治引领,强化科技报国之志;服务统战工作,加强党外科技界人士的团结引领”。
2024年,省科协机关各部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十四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干部加强理论学习和交流研讨,推动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掌握的深化、内化和转化,引导干部深入思考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不断强化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进一步推进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9月19日,省科协组人部联动机关多个部门,组织召开科技工作者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者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服务中心工作的政治引领和氛围营造。
当天,甘肃省科技功臣、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孙万仓,第十一届甘肃青年科技奖获奖代表及省科协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科技工作者们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分享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和感悟,展现了我省青年科技工作者想在前、走在前的使命担当,为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树立了榜样,为全省科协系统谋划推进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提供了参考。对于引导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强烈的感恩之心、奋斗之志,真正把总书记的指示要求转化为深入实施强科技、强工业行动的务实举措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4年,省科协党校首次成功申报并承办中国科协党校“领航计划”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国情研修活动。活动邀请相关领域的在甘院士和专家,为学员解读理论政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冯起作题为《国家公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报告;省科协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包俊宗出席并作题为《大力实施强科技行动·加快建设创新型甘肃》的专题报告。来自全国各地新能源、新材料、中医药等领域的50名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围绕新能源、新材料、中医药等领域,聚焦行业特点、突出甘肃特色,交流分享经验。活动还组织学员赴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中核兰铀、西北中藏药协同创新中心及敦煌医学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楼等科研单位和文化场馆,开展现场教学、专家对话、文化参访、学员论坛等活动。
记者了解到,该项活动不仅得到了中国科协的大力肯定,也受到了参训青年领军科技人才的高度赞誉。在中国科协组织的满意度调查中,“领航计划”甘肃省科协党校班整体满意度达到“100%非常满意”,在全国21期活动班次中满意度排名第一。此外,该项研修活动有望促成中铁十四局集团科技创新与数字化部与省科协建立中医药数字化研究合作协议1项,西北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刘利敏团队助力甘肃肾病诊疗及研究柔性引进人才项目1项。这是省科协积极打造科协系统人才政治引领工作“样板间”的重要实践。
“为扎实做好科技界党外代表人士的遴选推荐工作,省科协积极与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协联系,组织推荐我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省科协‘九大’代表、省科协所属学会、企事业科协和获奖科技工作者中的党外科技工作者,共计56人进入中国科协党外代表人士培训库,为做好党外科技界代表人士专题培训等相关团结引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省科协组织人事部部长张昕音介绍。

2024年9月3日,2024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会现场。张云文  摄
强基固本,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群团组织要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群团组织改革要注重夯实群团工作的基层基础”的指示,创新机制,打造出“三长制”这种科协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势在必行。
如何将我省基层医院院长、学校校长、农技站站长“三长”这些“关键人物”与科协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借力推进,让他们成为真正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科技排头兵”和“科普先锋军”;如何进一步接长科协组织手臂、优化基层科协组织、强化科协组织地位、凸显科协组织作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打造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甘肃经验”“甘肃模式”“甘肃样板”,一直是省科协党组对科协基层组织建设长期思考和实践的“大课题”。
2024年,省科协为进一步落实中央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及省委群团工作座谈会精神,着力改变科协组织建设薄弱的问题,在对高校科协、企业(园区)科协、医院科协及乡镇科协、社区科普组织及“三长”兼职情况进行摸底统计,征求市(州)科协和机关部门及单位意见的基础上,推动出台了《甘肃省科协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对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整体部署,提出了具体的推进目标和举措。为推进科协组织建设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服务科技工作者体系打下了制度基础。
2024年10月16日,在省科协的积极推动下,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科协揭牌,这标志着我省首家科研院所科协成立。
记者了解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科协的成立,将对我省兽医研究领域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将对全省基层科协组织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在科研院所建立科协组织,对于开展跨学科学术交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加强科技工作者横向联系,培养、发现和举荐创新人才,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学技术普及、提高科技服务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科协组织人事部副部长郑瑛深有感触地说。
截至目前,省科协新建省级企业科协16家,累计79家;新建医院科协2家,累计5家;高校科协2家,累计21家。院所科协建设实现零的突破,先后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和甘肃省农科院两家院所科协。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省1232个乡镇“三长制”和基层科协组织的全覆盖,不仅会让基层科协组织活力四射,还将成为基层科协组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动力之源、活力激发之器、科技服务之星、技术推广之家”。

第十一届甘肃青年科技奖颁奖现场。张云文  摄
协调联动,创新青科培养举荐载体
青年科技人才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后备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近年来,我省科技人才规模不断扩大,青年科技人才已成为我省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紧紧围绕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从体制机制上促进青年科技人才的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青年科技人才挑起“科技强国”大梁的能力。
2024年5月,是甘肃省青年科技托举人才、国网甘肃电科院数字化及通信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赵金雄比较焦灼的一个月。因为他在等中国通信学会发布智慧科研优秀案例获奖名单。在最终公布的名单中,赵金雄作为项目主创成员参与的《面向无公网区域密集输电通道的融合通信技术研究应用》位列其中,这让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年仅33岁的赵金雄从省科协“青托”开始,一路奔跑,成为甘肃青年科技奖的获得者。他从一名技术门外汉到带领团队研发“安全小哨兵”屡获国家大奖,这得益于省科协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帮扶和激励。
近年来,他获得包含全国金奖在内的各类奖项20余项,牵头参与省部级科技项目15项,手握授权专利5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撰写各类论文和技术标准20万余字。这一连串骄人成绩的背后,不仅有他个人的付出,更有甘肃省企业科技创新大赛的项目垫底支持。
“无论什么时候,省科协都愿意为我们‘搭台子’‘架梯子’‘铺路子’,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我将主动担当作为,坚持不懈,用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用实际行动书写科研初心。”赵金雄说。
近年来,省科协实施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和企业青年科技人才项目,先后投入370万元,对86名青年科技人才主持的项目给予立项资助。
赵金雄只是这86名青年科技人才中的其中之一。这还要从省科协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机制和鼓励制度说起。这些年,省科协高起点谋划,低落点实施,实现了青托工程的新延续,人才举荐工作的落实落细,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支持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024年,省科协积极与中国科协对接,争取人才计划、人才培养方面的支持和倾斜。联合兰州大学、兰州大学科协,深入实施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严格按照中国科协要求,遴选推荐55名30岁以下在读博士研究生参加全国选拔。
谈起“青托”工作,张昕音如数家珍地说:“我们的做法是对入选的博士生,联合全国学会,采取‘小同行遴选、大平台托举、精准化培养、多样化发展’人才托举培养模式,提供参加中国科协年会、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等重大活动的机会,通过组织吸纳、学术兼职、资助论文发表、支持参加学术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坚定其毕业后继续投身科技事业的信心和决心。这也是我省依托中国科协资源和平台助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重要载体。”
2024年,省科协始终坚持人才举荐、表彰、培养工作的大局观和系统性,精心组织了第十一届甘肃省青年科技奖表彰活动,为全省青年科技人才营造了创新争先的良好氛围。在认真做好省委组织部关于柔性引才平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工作的同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院士工作站和协同创新基地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我们要为青年科技人才‘减负’和‘降压’,要保障其科研时间,有的事儿尽量要一次办结,让他们少跑路,不跑冤枉路,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实验室和操作台,才能让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充分涌流。”谈到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张昕音如是说,青年时期不仅是科技人才的黄金创造期,也是成家立业的关键期,大家都会遇到生活住房、子女教育、家人就医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要给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的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解决困扰现实生活的小难题,增添更多的“人情味”,打通人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才能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开展科研攻关。
2024年,省科协党组安排组织人事部认真梳理了“十四五”以来省科协人才支持情况,并围绕《2024年兰州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创建方案》任务分工,梳理提出2项重点工作举措上报省委人才办。分两批组织推荐有关科研院所、企事业科协及省属学会的96名专家进入“中国科协科技人才举荐和表彰奖励评价专家库”。推荐甘肃中科生命科学研究院、省科协对外科技合作交流中心申报甘肃省2025年重点人才项目。进一步拓展了科协围绕中心工作,实施人才计划、搭建引智平台、助推创新发展的工作载体和服务手段。

省科协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包俊宗一行参观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云文  摄

2024年,省科协还制定落实了《甘肃省科协干部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制度》,组织各级科协干部开展联系服务工作,积极为科技工作者解难题、办实事。开展“院士专家陇上行”活动,为我省农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成立了院士专家医疗保障服务中心,进一步拓展了服务科技工作者身体健康的检查就医渠道;为10个县(区)的副高级职称以上科技工作者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就诊绿色通道等服务。推动制定了《甘肃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价条件标准(试行)》,开展科普专业人才职称评定工作。指导各事业单位认真做好2024年度职称评审工作,系统审核职称评审34人,考核认定27人。积极与省科技厅、省职改办沟通,争取我省科普师中评会工作,参加中国科协组织的省级科协职称评审工作交流研讨活动,学习借鉴兄弟省份科普师职称评审工作经验。
2024年,省科协依托甘肃省科技智库联盟,举办了首届联盟学术沙龙,组织联盟专家聚焦发挥科技智库作用,着力打造高端建言咨政平台。制定落实了《甘肃省科协科技工作者建议征集补助办法》,鼓励科技工作者围绕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先后向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报送《科技工作者建议》15份,其中,9份被省委、省政府相关领导批示。
对于2025年的省科协如何做好科技人才服务工作,张昕音有着自己的想法和目标。她说:“2025年省科协组织人事部要以实施‘青托’博士生专项为依托,持续做好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工作;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主线,进一步提升科协的组织力和凝聚力;以科协党校工作为载体,推动科协系统干部教育管理有新成效。”



甘肃科技报
《甘肃科技报》创刊于1958年,是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主办一张立足甘肃,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集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普类报纸,曾先后两次获得“全国十佳科技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