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 叙事艺术的危机

文摘   2025-01-11 19:02   河北  


招募盟友|半镜影漫游私友会




 叙事艺术的危机 

——关于《马桥词典》的谈话及其他



对话者:韩少功、李少君


Q: 韩先生,看了《马桥词典》,我首先想问的是,你怎么会想到采用词典式的结构?


A: 对语言的问题,我一直感兴趣。语言与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词,譬如一些方言词,很有文化的底蕴和积存。有些词虽然不是方言词,但词义的转变表现时代的变化。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背景,对词有不同的理解。这些以前只是零散地使我感兴趣,后来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以词目贯串小说和统领小说,也可以是一种尝试,说不准对小说本身也是一种新的试验。


Q: 我看《马桥词典》时有一个感觉,就是它与以往的小说那种传统的叙事有很大不同。一些传统小说一般是直线型的,比方说一个人的一生,如《安娜·卡列尼娜》、《日瓦戈医生》,等等,但《马桥词典》却没有一条主线,是一种发散型的结构,由马桥这个点发散开来。你采用这么一种方式来写作这部长篇,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


A: 以前认为,小说是一种叙事艺术,叙事都是按时间顺序推进,更传统一点,是一种因果链式的线型结构。但我对这种叙事有一种危机感。这种小说发展已几百年了,这种平面叙事的推进,人们可以在固定的模式里寻找新的人物典型,设计新的情节,开掘很多新的生活面……,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仍然没有摆脱感受方式的重复感,就像吃了不同的梨子,大的,小的,圆的,瘦的,甜的,酸的,但吃来吃去还是梨子。我对怎么打破这种模式想过很多,所以这次做了一点尝试,我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总结我这种方式,但至少它不完全是那种叙事的平面的推进。如果说以前那种推进是横坐标的话,那么我现在想找到一个纵坐标,这个坐标与从前的那种横坐标,有不同的维度。可以说,为了认识马桥的一个人物,我需要动用我对世界的很多知识来认识它;反过来也是这样,为了认识这个世界,我需要从马桥的一个人物出发,这就不像以前的那种方法,需要写这个人物,然后是在人物的命运、事件、细节里面打转转。我希望找到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细节与整个大世界的同构关系,一种微观与宏观打通的抽象关系。



Q: 类似一种辐射性、发散性的结构。另外我看这部小说有一种感觉,感到你现在的语言更加书面化文学化,比过去那种比较纯粹的方言如《爸爸爸》更加容易被人接受。


A: 我这部小说不仅仅写马桥,如果仅仅写马桥,地域的方言会多一些,也可以够用。我用比较知识分子的语言作为基调,虽然书名是《马桥词典》,实际上是一种借口,是表明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我一直觉得,文史哲分离肯定不是天经地义的,应该是很晚才出现的。我想可以尝试一种文史哲全部打通,不仅仅散文、随笔,各种文体皆可为我所用,合而为一。当然,不是为打通而打通,而是像我前面所说的,目的是把马桥和世界打通。这样可以找到一种比较自由的天地。我以前写小说常常不太满意,一进入到情节,就受模式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受到一种感知成规的控制,一种传统小说意识形态的控制,在那种模式中推进,这就受了遮蔽,很多东西表达不出来,这样一打通,自由了不少,当然,也必定会产生新的遮蔽。


Q: 看这部小说,我感到一方面它有整体感,这部小说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氛围,扑朔迷离、时空交错、鬼鬼怪怪,但另一方面,印象中有些小说人物是不是单薄一些?


A: 可能是我的笔力不够。当然,最开始策划时也打算留下一些不完整、不丰满甚至有点符号化的人物,这些构成了真实感受的一部分。把小说人物分为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为什么这样?我怀疑什么东西是重要的,什么又是次要的,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又是无意义的。我想在小说中对所有人物都给予一种平等地位,没有中心,没有什么主要人物,没有中心事件,这接近生活的真实。从不同角度可以找到不同的中心。可以说这有点像很多散文与小说的连缀,不是经典意义和严格意义上的长篇小说。


Q: 你前面说,小说主要靠情节并不是天然的,如你以前提倡杂文学,甚至办《天涯》也有这种观点。


A: 对,文体杂交,史铁生也做过尝试。张承志更是讨厌现有小说模式,我们办《天涯》时,他建议不要发小说。当然小说有很多毛病,但我不那么悲观,我认为可以改造。我经常提醒自已不要把这本书写得像小说,可以像笔记、散文,有的干脆就是词条,确实就是词条,呆板的词条格式。


Q: 《马桥词典》什么时候开始写的?


A: 前年,一九九四年下半年,去年因母亲去世,好几个月没怎么写。


Q: 开始写就用词条方式写?


A: 对。


Q: 那么在顺序上有没有刻意地排列词条?


A: 这是我对传统小说和传统阅读习惯的妥协。开始时我也想过任意排列,像洗牌一样,但我想这样会对传统阅读造成太大困难,可能一个特别先锋的作家会这样做。而我现在还是照顾到阅读的节奏,人物的连贯性,相对的完整性。


Q: 你在写作中,好像回忆、对过去的记忆比较多,但你有没有想过从中提升什么意义?


A: 把它典型化、强烈化?我想尽量避免这个,我们的典型化、意义化——即把一种意义集中概括——服从此时意义的表达。我想尽量反其道而行之,保持非意义化。比如我写一棵树、一条狗,没有意义,甚至是生活的碎片,但它还是保留在记忆中。以前我们对闲笔有一个看法,闲笔是为调节,是可有可无的。实际上我们可能要重新认识这个问题,有些闲笔实际上并不是闲笔,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们本身是构成这个内容和意义的一部分。以前的小说以人为中心,后来又是以流行的意识形态主题为中心,应从这个模式中跳出来。其实一棵树有时也可以成为一个中心。


Q: 《马桥词典》无疑是你本人创作的一个突破,我觉得这算是你创作的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西望茅草地》,第二个阶段是《爸爸爸》、《女女女》,第三个阶段就是随笔和《马桥词典》。你写完这部小说之后,自己有没有一种判断?


A: 我已经说过,自己对这本书还缺乏理论上的总结,也就缺乏判断。有些想法也是即兴的,零碎的,比如我尽量把每个人物不仅仅当生物,更当生灵,写出他的灵气,他的神性。人本身是很神秘的。人的神性是指一种无限性与永恒性。我想把瞬间与永恒、有限与无限做一种沟通。我想重创一个世界。我写的虽然是回忆,但最能激动我的不是复制一个世界,而是创造建构一个世界。回忆只是想象的一个依托。这可能与性格有关。我写小说,对仅仅写得很像,活灵活现不太满足,虽然也有快感。我更想写出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样就把文学对世界的干预的功能强化了。


Q: 韩先生,我觉得这部小说与你以前的创作大不相同,因此我看了也大吃一惊。你原来的小说即使近一两年如《暗香》等总是围绕事件与人物,而《马桥词典》完全不一样。


A: 有些小说因素我是不会丢掉的,恰恰相反,我认为现在有些作家太不重视小说的基本元素,比如越来越缺乏文字的造型力,缺乏生动的情节、语言过于泛滥、膨胀、虚肿。情感的投入,对人物的同情,神秘的气氛,对大自然的亲近,这些我都比较喜欢。当然,可能是长篇与中短篇不一样,长篇可能是中短篇局部的组合,而中短篇仅仅是局部,可能有一个中心,而长篇主要是这些局部的组合,它的功能在组合的过程中出现。我从《马桥词典》中抽出过两个短篇发表,但在别人看来那不过是传统的短篇,但放到《马桥词典》中之后,又不一样了,这种新效果一定靠组合起来才能产生。


Q: 这使我想起你在随笔《佛魔一念间》中的一个说法,整体大于单个的个体之和,整体产生的效果完全不是单个个体的简单拼凑。


A: 单个个体拼起来之后,产生了一个增殖的东西。人们对语言的认识,不大可能在中短篇中完成。而《马桥词典》就是一个长篇的内容,不可能在中短篇中完成。我以前也想过:长篇实际上不仅仅是一个长度的问题,而是有些主题只能用长篇完成,而现在有些长篇小说,实际上只是一个中短篇的拉长。


Q: 如《长恨歌》,实际上就是一个中短篇的故事,作了很多铺垫,造出一种氛围,它的成功在于这种氛围,故事本身倒是很简单的。另外,《马桥词典》我看完之后,印象中议论虽然不少,但感觉上并不觉得生硬。


A: 我选择感受式的议论,如果离开感受,它就和小说的亲缘关系弱了。感受性的议论,容易和小说融合,与氛围、人物融合。议论进小说,肯定得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如果议论和小说叙事目标不同,那么肯定融合不起来,共同的目标就是对人性进行一种新的发现和揭示,只有当叙事手段不足以达到这种发现和揭示的深度时,议论才出来帮忙,来拆除和打破传统叙事文体的束缚。但如果议论只是炫耀学识,增长篇幅,就无助于人们对人性的认识,就是强制性的。文学毕竟是文学,抽象手法是为了更好地呈现具象,而不是取代具象,不是要走向概念化。现在有些抽象艺术变成了新的图解,我对此不以为然。我的小说兴趣是继续打破现有的叙事模式。现有的小说从产生那天起,对于揭示人性起过很大的作用,后来现代主义又带来新的因素,如意识流。意识流挑战原有小说逻辑,把意识深层的黑暗面照亮,但现代派小说又陷入了模式,内在的动力弱了,有些重复,这可称作叙事艺术的危机。


请关注我的公众号








半镜先生故事创作经验合集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单一神话理论:人类的所有故事,都是同一个故事的变形和换装
学编故事的根本方法:技能分解+基本动作+大量反复
故事情节的本质是什么?人类心智运作方式的外部映射
故事张力的秘密:怎样捕捉和制造紧张感?
故事快感的奥秘:读者看什么?和为什么看?
故事创作的“底层逻辑”:带你从十万米高空看透故事创作技术
故事为什么叫故“事”?给你解开故事元素配伍的奥秘!
故事图谱:编故事入门的门径
我是怎样写一个故事的?以《骨符》举例给你揭秘故事创作的核心思维,流程和方法
半镜先生作品集(“半镜奇谈”系列故事)
半镜先生|故事创作经验合集(1)
怎样成为顶尖的编故事高手?(方法篇)
怎样成为顶尖的编故事高手?(心法级教程)
什么是故事的“魂骨肉皮”?
莫言学写作的方法,简单粗暴高效,你直接照搬,都会立竿见影
编故事的本质是套路组合(内含福利)
抄神不抄形,抄形是抄袭,抄神是创造(内含超级福利)
怎样设计和操控读者的身心反应?
编故事就是设计和操控读者的身心反应
“半镜编剧学院”课程精选(编剧作者必修课)
故事中的不变因素与可变因素
故事情节的本质是什么?
故事的灵魂层,骨骼层和表象层
神话是众人的梦,梦是私人的神话
类型故事的通用结构(2)(学习编故事的不二法门)
类型故事的通用结构(我悄悄告诉你个学编故事的捷径)
你写不成写不顺写不好,根源是你对于写作的认识,大部分都不对
学了很多知识,你为什么依然写不出来一篇像样的作品?
一个快速提升编故事能力的方法
故事的骨相决定故事的皮相
“半镜奇谈”的产品逻辑
人类所有故事都是在重述元情节,都是旧桥段的重新排列组合
故事情节设计的终极方法:情节原型与千变情节
编故事最大的奥秘:旧元素,新组合
故事人物的设置方法|因事设人,倒推逆设
灵感和天才,在科学的方法论面前,一文不值
上工守神,下工守器(创造的最大秘密,创作的根本方法)
创作的关键环节|概念的抽象表达式
悬疑故事设计中的逻辑与灵感
故事是“信息拼图”:作者设计,读者解码
故事设计/构思中的“归核”(续)
打样:创作的本质就是持续复制一个“样本”






我是半镜先生,一个职业研究故事,创作故事,和变现故事的人。前出版人,悬疑故事作家,百万级畅销书作者,写作出版过100+本实体书。培训出过200+名职业撰稿人。创办“半镜编剧学院”8年来,教授12000+付费学员。写有“半镜奇谈”系列故事。我已把我的创作经验和研究成果,转化成了几个课程。

其中,《扒桥段——故事的情节原型和千变情节》和《故事引力学——故事吸引力的奥秘》这两个课,是我目前最成熟,最完善,也是得到学员们高度认可度和推崇的课程(这两个课原价各是398元,后面有课程介绍为了让你以不可思议的超低价来体验一下我的课程我特意出来它们,组合成——“半镜课程体验套装


这2个课程原价798元已有几千人以原价订购过了,每天还有很多人正在订购(见后面订购截图)。今天我给你直接减免600元2个最棒的课程仅198元并额外赠送“学员交流群”。(提示:这是对本公众号粉丝推出一项超级福利,同时也是一次营销测试,会随时随地终止


希望你能够抓住这次机会,请添加我个人微信:ibanjing66  免费领取一张600元现金券订购《半镜课程体验套装》可以直接抵用。添加请备注:“课程体验套装” 不备注不通过

特别提示
本福利仅限本公众号粉丝
这里是全网唯一领取渠道

这也是次营销测试,会随时随地取消
请立马加我领取600元现金券







已有几千人以原价订购过了
每天还有很多人正在订购
(见后面订购截图)
“课程体验套装”会随时随地取消
请立马动手,抓住实惠的机会

只有真正会编故事的人
才能真正教会你编故事
想看我写的故事请点击
↓↓↓↓
“半镜奇谈”故事目录





老学员反馈
来看看学过的人对课程的评价
点击下标题方即可阅读
↓↓↓↓↓↓
“扒桥段”100名学员的学习收获与体会


100名《故事创作基础》学员的收获与体会






半镜课程体验套装
课程介绍


扒桥段

  
扒桥段我目前最成熟,也是得到学员认可度最高的课程如果你只报我一个课程,那你报《扒桥段》就行了

故事设计终极方法论

扒桥段

故事的情节原型与千变情节

课程形式

音频课程+小鹅通在线课程(已完结,可随时听长期听)+PPT(在每节音频下方)+老师答疑解惑+学员交流微信群



已有几千人以原价订购过了
每天还有很多人正在订购
(见后面订购截图)
“课程体验套装”会随时随地取消
请立马动手,抓住实惠的机会



欢迎直接添加半镜先生微信:ibanjing66  免费领取一张600元现金券,订购《半镜课程体验套装》可以直接抵用。备注:“课程体验套装” 不备注不通过

故事引力学


故事吸引力的奥秘

故事引力学

如何让你的故事张力强大,引力十足


课程简介

《故事引力学》主要是剖析故事趣味性的原理,揭示故事吸引力的奥秘,讲授增强故事吸引力的根本方法,教你把故事做的张力强大,引力十足。课程通俗易懂,系统深刻,极具实操性。这个课程的目的,是教给你让故事“好看”的根本方法把故事张力和吸引力的原理和方法,都给你彻底解析透彻了



课程形式

音频课程+小鹅通在线课程(已完结,可随时听长期听)+PPT(在每节音频下方)+老师答疑解惑+学员交流微信群


已有几千人以原价订购过了
每天还有很多人正在订购
(见后面订购截图)
“课程体验套装”会随时随地取消
请立马动手,抓住实惠的机会


欢迎直接添加半镜先生微信:ibanjing66  免费领取一张600元现金券,订购《半镜课程体验套装》可以直接抵用。备注:“课程体验套装” 不备注不通过






已有几千人以原价订购过了
每天还有很多人正在订购
(见后面订购截图)
“课程体验套装”会随时随地取消
请立马动手,抓住实惠的机会


欢迎直接添加半镜先生微信:ibanjing66  免费领取一张600元现金券,订购《半镜课程体验套装》可以直接抵用。备注:“课程体验套装” 不备注不通过





特别提示
本福利仅限本公众号粉丝
这里是全网唯一领取渠道
这也是次营销测试,会随时随地取消
请立马加我领取600元现金券













教你学写作
一个专业教你写作技巧的公众号。想学写电影剧本。请加VX:ibanjing6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