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做过最多的活路就是—“烧火”!

美食   2024-12-17 23:26   重庆  
点击购买云阳红橙、腊肉香肠等

这几天云阳好冷,

不由怀念儿时在家烧火的日子!

小时候煮饭时,

在土砖砌成的灶旁,

听着噼里啪啦的柴火声、炒菜声,

感觉是那时最幸福的时刻。

记得小时候,

我们都喜欢给妈妈打下手,

坐在灶门口帮忙烧火。

如果锅里正炒着什么美味,

时不时吞着口水,伺机还偷上几嘴。



现在的生活中渐行渐远,

只是那入口醇香的味道,

久久难以让人忘怀...



灶屋四壁被烟子熏得黢黑,

屋梁上挂着腊猪肠子、腊肉、香肠、

腊鸡、腊鱼、腊猪腿腿......



柴火有干的桑丫把儿,

还有柏树丫,

和其他一些从坡上砍回来的柴。

开始引火一般用稻谷草或丝茅草,

抓一把塞进灶箜里,

擦根洋火一点,噼里啪啦燃起来。

那燃烧的味道逐渐弥漫开来。

灶膛前闪烁着的火苗,舔着锅底,

也映着妈妈慈祥的脸庞。

火燃得旺的时候,在灶膛口窜动着,

扑向早已被熏得幽黑的墙面。



在农村,

云阳人称厨房为“灶屋”,

那时候没有天然气,也没有电磁炉,

都是用打的土灶烧柴来煮饭。

一般人家的灶有多个口,

最大的叫头房锅,小的叫耳锅,

中间还有个锑锅和热水的小锅。

头房锅一般用来煮猪潲,

锑锅用来煮饭,

顺带的火苗还可以热水。

耳锅一般用于炒菜、烧汤,

偶尔也箜饭,如洋芋饭、酒米饭等~


灶头上放油盐酱醋、瓶瓶罐罐,

灶口的正前方,

我们称呼为灶门口,

是堆放柴火的地方。

那里一般放着硬柴、引火柴...

灶头前放置着几件生火的用具:

吹火筒、火钳、火铲等。


烧火看似简单,

却也是件讲究技巧的活儿,

引火、添柴、拨弄、吹气、疏通,

项项多讲究、样样有学问,

过去土灶不通风,要想火不熄灭,

火势合适,就离不开这几件宝了。


吹火筒

是一截不到两尺长的竹筒,

一般有三个竹节,前两个打通,

第三个钻一个小孔,一头吹气另一头出气。

将吹火筒有眼的一头凑近火苗,

一头接在嘴唇上,深吸一口气,

鼓着两腮,用力猛吹,

吹得火星熠熠生辉,

靠着的柴火自然就燃起来了。

吹火筒在以前,

是人们做饭的好帮手,

底部常被烟熏火燎得发黑,

并带有残缺,

而上面那一端却被手摸得釉光滑亮的,

竹皮纹理清晰可鉴。




火钳

主要用来管理灶里的柴火。

烧火时要用它往灶里添柴,

火才不会熄灭,

火钳一般由铁匠铺打成,

分成两部分,

均由手柄,钳肩,钳臂组成,

在钳肩处相互交叉点安装一螺栓便于活动,

样子像一把大剪刀。



火铲

主要是用来掏灰,

如果灶里积了太多灰,

火苗扬不开,火力就不猛,

就得用火铲将底部掏空。


什么是家的味道?

烟熏火燎的灶屋里,

是系着围裙忙碌的父母,

铁锅里煮着是喷香的嘎嘎,

那就是记忆里家的味道!



当然,在记忆深处,

烧火偶尔也离不开,

烧红苕、烧洋芋的味道!



放几个红苕放到灶箜里,

等飘出饭香的时候,

红苕还在接受着火的熏烤,酝酿。



等红苕出灶时,

满满一层灰也抵挡不住诱人飘香,

顾不了那么多,直接掰开就吃,

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时间改变了容颜,

却改变不了情怀,

柴火灶保存下来的记忆,

总是回味悠长。

老家的一方灶台,

烧火、煮饭、柴米油盐,,

传达着暖心至深的饮食原味。



@云阳人,

你有多久没有烧过火了?

你还会烧火吗?


本文来源:网络
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云阳特产、腊肉香肠、小咸菜、面调料等

梯城云阳
讲好家乡故事,守望乡愁记忆!助推云阳美食、特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