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方蓝字“小海棠说事”→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
(欢迎转发扩散,点一下“在看”!)
1980年,山西大学接到上级通知,要求拆除校内的毛主席塑像,但由于广大师生的坚决反对,毛主席塑像至今仍耸立在山西大学校园内。
(本文信息源来自于太原文物专栏发布的“山西大学毛主席塑像解说词”为提高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
山西大学的毛主席塑像位于校园中心地带,高约12.26米,其中毛主席像高5.7米。塑像造型庄重威严,毛主席表情慈祥且目光坚定,仿佛一位智者,为学校的师生指明方向。
这座塑像的高度并非随意设定,而是蕴含着特殊的意义。12.26代表毛主席的诞辰,设计者以这种方式纪念伟人;5.7则源自毛主席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提出的“五七指示”,表达了中国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这些数字不仅赋予塑像以象征意义,更体现了设计者对历史的尊重和深刻理解。
塑像的设计者王怀基是一位年轻的艺术家。在接到设计任务时,他深感压力,担忧自己难以塑造出符合伟人形象的作品。为此,他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开始深入山西大学的每一个角落,以汲取灵感。
王怀基不仅走访了图书馆、教室、操场等校园场所,还与师生交流,感受校园的历史与文化氛围。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明确了创作方向,并着手构思设计方案。在完成设计后,他还参与塑像的制作过程,选用优质材料,雕刻每一处细节,力求将毛主席的形象完美呈现。
经过艰苦努力,这座塑像最终完工,矗立于校园中心。它不仅展示了王怀基的才华和艺术执着,也表达了他对学校的热爱与对历史的尊重。这座塑像以独特的方式再现了毛主席的伟大形象,成为校园内深受师生喜爱的标志性建筑。
然而,这座塑像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1980年,为响应国家“少宣传个人”的政策,山西大学接到上级通知,要求拆除塑像。这一决定在校内引发了强烈反响,广大师生无法接受。
学生们迅速组织抗议活动,希望争取保留塑像。他们认为,这座塑像不仅是一座雕塑,更是一份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象征。尽管学校方面提交了三份报告,详细阐述了塑像的重要性,但上级仍坚持拆除决定,理由是塑像“已过时,不符合现代审美”,且“个人色彩过于浓烈”。
面对这样的局面,师生们并未退缩。他们继续通过抗议和请愿表达诉求,强调塑像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学生们希望以行动让更多人了解塑像的重要性,同时争取舆论支持。
经过多方努力,省里最终决定重新审议此事。在师生的坚持下,这一事件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关注。经过三个月的商讨,国家最终下发文件,同意保留山西大学的毛主席塑像。这一消息传来,全校师生无不欢呼雀跃。他们知道,这不仅是对塑像的保护,更是对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尊重。
如今,毛主席塑像已在山西大学校园内矗立超过半个世纪。它不仅是一座雕塑,更是一份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象征。塑像静静地伫立在校园中央,目睹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成长与奋斗。
每当人们看到这座塑像,都会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气息和文化内涵。它不仅记录了山西大学师生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坚守,也传递出对伟人精神的尊敬与怀念。这座塑像已成为学校的一部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继承优良传统,努力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山西大学毛主席塑像的保留,体现了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座伟人形象的再现,更是一段特殊时期师生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见证。正是在这样的传承与守护中,山西大学以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内涵,培养出无数优秀人才,为社会进步与国家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未来的岁月中,我们相信,这座塑像将继续以其独特的方式,激励更多人铭记历史、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