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恩阳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入会)
(巴中市壁州商圈工会会员在职工之家休息娱乐)
(绵阳市涪城区特色商业街工会联合会)
川工宣 (图片由四川省总工会提供)
“小三级”工会是工会组织体系构架的重要基础,是工会联系服务职工群众的前沿阵地。
近年来,四川省总工会(以下简称“省总工会”)对标落实全国总工会“559”工作部署,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倾,不断增强基层工会组织的吸引力、战斗力、凝聚力,着力构建基层工会坚强阵地,着力推动全省“小三级”工会建设工作持续走深走实,助力全省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夯实根基
强化基层工会阵地建设
“小三级”工会的概念,最早出自2004年全国总工会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决定》。随着近年来的不断实践发展,“小三级”工会已拓展为包括乡镇(街道)、开发区(产业园区)工会、区域性(行业性)工会、村(社区)工会等在内的基层工会组织体系。
“深化‘小三级’工会建设,是为了让基层工会‘强壮筋骨’。”省总工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让“小三级”工会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的重要载体就是阵地建设。近年来,省总工会制定了四川省基层工会职工之家阵地建设五年规划,全省各级工会围绕加强基层阵地建设这一关键着力点,实施了一项项切合实际的举措,干出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自贡市总工会按照统筹整合、资源共享的原则,采取自主建、整合建、联合建模式,引导、盘活、打通“小三级”工会所覆盖单位、企业的闲置资源27个,实现空间开放、阵地共用、资源共享、服务共融;泸州市总工会大力推进“会、站、家”一体化建设,制定泸州市基层工会职工之家阵地建设五年规划,制定补助标准,投入2000余万元,带动400余个基层工会职工之家阵地建设;德阳市总工会试点打造乡镇(街道)、开发区(产业园区)、村(社区)“综合一体”职工阵地,为辖区企业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学习培训、文化体育、休闲娱乐、帮扶救助等服务,扩大工会服务半径;遂宁市总工会聚焦需求管理,促进阵地建设,坚持需求导向、提供个性化服务,打造可感可及的省、市两级职工之家阵地40个;积极回应外卖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需求,挖掘楼道拐角、加油站等闲置资源和“边角地带”,植入延时服务工会驿站、妈咪宝贝屋、职工书屋等近400个,织密织牢遂宁“满天星”式微工会阵地……全省各地通过一系列实践,推动四川基层工会阵地建设形式更加丰富、覆盖更加全面、措施更具针对性。
精准施策
推动工会工作向下延伸
“坚持从实际出发,实施精准化、差异化指导和服务。”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逐步建立,全省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基层工会在组织形式、职工队伍、工作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必须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推动基层工会工作不断向下延伸。
根据不同的区域分布、行业性质和职工人数情况,全省各地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范建设“小三级”工会。比如,绵阳市总工会针对企业规模大、职工人数多的骨干企业实行“龙头带建”,推动京东方、惠科等52家重点企业工会开展“一对一”结对共建,形成强带弱、弱赶强的良好局面;针对非公企业零散、规模较小的区域实行“区域联建”,建成先进材料行业联合工会、商贸服务产业联合工会等,实现中小微企业工会应建尽建;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规模大、区域性集中的行业实行“行业共建”,建成网约车、快递、家政服务等特色行业工会48个,今年新发展会员2.1万人,全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累计达11.8万人。
成都市郫都区总工会建立工惠项目支持中心,定期发布工惠项目服务清单,以行业工会联合会、产业社区联合工会为主要载体,引导社会组织“揭榜领题”,精准实施维护服务项目;广安市总工会聚焦责任主体、围绕企业需求,以“春风送岗”活动为载体,开展线上带岗、线下招聘等助就业活动148场次,达成劳动关系1.62万人次;绵阳市涪城区总工会精准聚焦职工、提升维权质效,推进“工会+法院+人社+N”协作联动机制,建全“12351热线+一函两书”协同机制,建立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278个,培训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829人……全省各地聚焦实际需求、精准定位,扎实推动“小三级”工会规范发展,服务职工质效显著提升,进一步增强基层工会活力。
开拓创新
持续激发基层工会活力
11月13日,全国总工会发布了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2024年第9期),四川省共有11个案例入选。其中,在基层建设方面,德阳市旌阳区总工会用“三模式”促“三变革”、激发“小三级”工会新活力,攀枝花市总工会开展“工会建在村上”行动、助力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入选创新案例。
“我们始终坚持眼睛向下,持续推进‘小三级’工会建设工作走深走实。”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加强“小三级”工会建设,是全省各级工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全省各地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
政策体系日益完善。先后出台了加强乡镇(街道)、开发区(产业园区)、道路运输行业等系列工会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对工作职责、组织形式、力量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提供制度保障。
组织覆盖持续加强。全省145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产业园区)、3101个乡镇(街道)建会实现全覆盖,村(社区)工会、行业性工会组织数量持续增长,25人以上企业、社会组织建会率稳步上升,仅新就业形态工会组织就达1.31万个,会员达205.6万人。
工作保障不断提升。省总工会每年拨付“小三级”工会工作经费4500万元,持续实施小额缴费工会组织缴费返还支持政策;注重建立一支“专兼挂蹲”相结合的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全省累计选派4010名工会干部赴基层工会蹲点,每年选聘2800多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定岗“小三级”工会。
作用发挥更加有效。全省广大“小三级”工会聚焦职工思想引领、建功立业、建会入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神经末梢”作用。
“‘小三级’工会是工会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关系到全省工会的底部支撑和基本盘。”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四川还将以全面开展“小三级”工会建设三年行动为抓手,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工作力量向一线下沉,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切实夯实工会工作基层基础,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工会力量。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