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因长期卧床需定期更换胃管,我便在‘筑护理’平台尝试下了单。很快就有护理人员联系我们上门服务,帮了我们大忙。”近日,在贵阳市乌当区新创路街道,患者马大爷的家属对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推出的护理上门服务连连称赞。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护士正在对马大爷进行上门护理服务
马大爷今年66岁,患脑梗、高血压、糖尿病多年。近期因脑梗后遗症吞咽困难,导致吃东西时被呛,家人将他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因病情需要,出院时留置胃管喂食,同时需定期到医院更换胃管。
为满足高龄、失能老年人、康复期患者、终末期、母婴等特殊人群的护理服务需求,贵医附属乌当医院护理部积极探索,为打通患者康复做出“最后一公里”,在乌当区开启“互联网+护理服务”新模式,解决患者及家属急、难、愁、盼的问题。
“其实在很久以前,就有很多病人打电话问我们能不能够上门护理,乌当区周围有许多乡村,一些卧床病人来医院做护理很费劲。现在正好各级部门提出鼓励‘互联网+医疗服务’,我们就立即着手开展这个工作。”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院长助理罗锐说,目前上门服务的护理团队由有专科资质的护士以及护士长组成,后续还会陆续开展培训,让更多专业护士参与其中。
2023年12月29日,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发布《贵州省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23—2025年)》。《方案》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开展以“强基础、提质量、促发展”为主题的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持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不断加强临床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持续改善护理服务,丰富护理内涵,拓展延伸护理领域,创新服务模式。
《方案》提出了扩大“互联网+护理服务”。鼓励全省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按照法律法规规定,以规范的方式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医疗机构应结合实际派出符合条件的注册护士,为出院患者、生命终末期患者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等提供专业、便捷的上门护理服务。
《方案》的发布,无疑让医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更有底气。贵医附属乌当医院在今年年初开始筹备相关工作,制定服务内容、标准,组建团队,与企业合作制定小程序等,在9月底正式开展相关服务。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冉莉
“我们目前服务的病患主要是卒中、长期卧床或是各种原因导致行动不便的患者。”罗锐介绍道,服务耗材、价格都是按照相关规定制定的,患者在家享受的护理服务和在医院享受到的是一样的。
对在一线从事上门服务的护士来说,这虽然增加了工作内容,但也增加了收入,“患者家属从医院公众号进入小程序下单后,我们就在群里发布相关信息,值班护士可以根据自己工作情况‘接单’。接单后,护士根据病患需要准备器材等就可以上门为患者护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冉莉表示,过程中,护士往返的车费由平台计算由下单者支付,并对护士行程进行定位、全程录音以保障服务质量和利益,“为了促进大家积极参与,医院也配套了一系列的激励机制”。
随着“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逐渐推广,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还扩大了服务覆盖,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增强了服务供给。
在护理结束后,医院还会进行后续跟踪回访以评估护理效果,“后续我们会增加部分专科医生加入服务团队中,以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罗锐表示,九月底服务开放至今下单的患者家属都表示了满意,这增强了医院后续增加服务内容的信心,“11月19日,我们刚刚完成了一个观山湖区的产妇上门护理服务。20日还有一单下坝村的上门护理服务。”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护士正在巡房
2019年1月,国家卫健委就发布了《“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6省市进行“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试点时间为2019年2月至12月。试点内容为“明确‘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主体、明确‘互联网+护理服务’服务对象、明确‘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2020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
早在2019年5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护理团队就推出贵州省PICC置管中心公众平台,平台集建档、维护转档、维护网点查询与预约、维护提醒、健康知识推送、留言及评分等功能于一体,为患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护理服务。
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作为一项重要的医疗护理技术,在肿瘤患者、老年患者等群体的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带管患者在治疗间隙期需要每周维护一次导管,对于行动不便或居住在偏远地区的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患者通过此互联网平台,可查询个人置管信息、省内各PICC维护站点,线上预约PICC维护服务,该模式便利了患者的日常维护,节约了患者PICC维护的成本和时间,进一步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护士在上门护理服务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宣教
目前,已有包括贵州省肿瘤医院、安顺市人民医院、黔西南州人民医院等共计6家医院入驻贵州省人民医院“互联网+PICC护理服务”系统。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各省份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互联网+护理服务”,将医院内专业护理服务送到社区和家庭。目前,共计3000余个医疗机构提供7类60余项医疗护理服务项目,患者在家即可得到相应的护理服务。
贵州多家医院也陆续开展了“互联网+护理”,贵阳市公共卫生中心、贵阳市六医、贵钢烧伤医院、遵义市中医院、黔西南州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积极探索,为患者康复做出“最后一公里”的努力,让专业医疗服务走出医院延伸到家,既减轻患者家庭负担,解决居家患者护理难题,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居家照护。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互联网+护理服务”具有便捷性、高效性、个性化等特点,能够满足患者多元化、针对性的医疗需求,是新时代背景下医疗护理事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提高患者就医体验的重要途径。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点击关注乌当融媒视频号
编审:运 明
乌当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