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贴秋膘”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秋季的起点,虽然谓之“秋”,但立秋却是二十四节气中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
有关“贴秋膘”
立秋这天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贴秋膘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习俗,尤其在北方地区更为流行。贴秋膘,顾名思义,就是在立秋之后通过进补来增加体重和营养,以弥补夏季因天气炎热、食欲不振而带来的身体消耗。这一习俗起始于清朝,并一直流传至今。从前人们因为夏天天气太热,农活儿太累,消夏的能力有限,常常热得没有食欲,也没有睡意,所以日渐消瘦,没精神也没力气。立秋之后,得多一点油水,赶紧找补回来,谓之“贴秋膘”。在立秋这一天,人们会吃一顿丰盛的饭菜,如炖肉、炖鸡、炖鸭、红烧鱼等,以此来补偿夏天的损失,并祈愿秋天的丰收。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夏季人们常有脾胃亚健康之症候,身体呈消耗之势。而立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开始减慢,此时适当进补有助于恢复和调节身体各脏器的机能。此外,秋季是收获的季节,食物丰富多样,为贴秋膘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贴秋膘并不意味着盲目大吃大喝,而是应该选择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肉类是贴秋膘的首选,如牛肉、羊肉、鸡肉等,它们富含蛋白质和脂肪,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此外,还可以适量食用一些鱼类、海鲜、豆制品和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保证营养均衡。
总之,贴秋膘是我国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传统习俗。它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健康理念的表达。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这一习俗并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秋季小贴士
01
秋季饮食小贴士:
1.滋阴润肺:秋季干燥,易伤肺阴,因此应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山药、蜂蜜等,还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滋养肺阴的药膳,如川贝炖雪梨、百合银耳羹等。
2.增加酸味:酸味食物具有收敛作用,能补肺,因此秋季应适当增加酸味食物,如柑橘、枇杷、菠萝等。
3.减少辛味:辛辣食物有发散作用,易泻肺气,所以秋季应尽可能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
4.饮食清淡:秋季饮食应保持清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同时还要注意给身体补充水分。
02
秋季起居小贴士:
1.早睡早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只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敛藏,人的起居作息也要相应调整。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可以避免秋天晚上凉气伤肺;早起,可以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之太过,以顺应早晨阳气的舒长。适当增加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恢复和修复。
2.适度锻炼:秋季风景宜人,是进行户外活动的好时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跑步等,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03
秋季运动小贴士:
1.登高:秋季登高可促进肺通气量和肺活量增加,对哮喘等肺部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登高时,建议携带外套以适应气温变化。
2.慢跑:慢跑是秋季理想的运动项目,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还有助于减肥。选择一双适合秋冬季节的慢跑鞋,如具有稳定支撑和回弹功能的跑鞋,可以提升运动体验。
3.游泳:秋季冷水游泳能加强神经系统兴奋功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游泳时间建议控制在45分钟到60分钟之内。
注意事项:秋季运动不宜过激,应循序渐进。运动前做好热身准备,避免运动损伤。运动时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以防感冒。
中医科专家简介
中医科简介
中医科成立于2020年,是以中西医综合治疗模式,采用“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相结合,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综合治疗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是以医疗、教学、科研为主体的综合性临床学科。科室位于住院部2号楼的2、3楼,开放床位41张。中医门诊位于我院门诊楼二楼,设有门诊中医特色治疗室。主要诊疗范围:中风、眩晕、头痛、胸痹、消渴、咳嗽、颈肩腰腿疼痛、失眠、消化不良等疾病。其中失眠、面瘫、颈肩腰腿痛等特色病种疗效显著。开展中药内服及中医外治项目。特色项目包括:穴位敷贴、针灸、中药熏洗、中药塌滞、耳穴贴压、膏方等。科室治疗重点体现“理、法、方、药”及“针药并用”优势。在重点发扬中医特色同时,探讨如何与现代康复相结合,运用现代康复的功能评估以及部分康复理疗技术。拥有各种中西医诊疗设施及多个康复训练设备:如心电监护仪、多功能电子低频机、气压治疗机、红外/红光治疗仪、针灸、火罐等。科室现有医务人员23人。医生8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5名。护士15名,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5人,护理师7人,护士2人。
文:卢茜
图:李思慧
审核:吴亚丹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