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通宝是我国唐代的主要货币,铸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同时废止汉五铢钱,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为一两。
相较于历代钱币,开元通宝的精美和规范程度均为上乘,然而,这样好的东西,在今天却不值钱,为什么呢?
原因就是它太多了,出土者数以吨计。
下面,小编介绍两种开元通宝,由于具备理论加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主流品种,下面详细介绍。
第一种:容弱版
何为“容弱”?
得先讨论面文,据传“开元通宝”四字面文为大书法家欧阳询所书,我们都知道欧阳询为行书大家,其书以险峻著称。
其实,欧阳询精通隋末唐初的各种书体,包括普遍流行的隶书和当时相对小众的篆书。
开元通宝是什么体?
据说每个字都含有八分书、隶书、篆书三体。
“八分”也是隶书的一种,可见开元通宝中隶书占比很大,但绝非全部为隶书,还有篆书的影子。
而“容弱”版是一个早期品种,看似文字绵软圆润,实则是当时的工人未领会欧阳询书法精髓,基本按隶书写法雕刻了母钱。
目前这样的大字版开元通宝市场价过万,身价取决于珍惜程度,这样的开元通宝很少,基本上万中无一。
我们猜想,故事可能是这样的,“唐武德四年,首批铸出了少量这样的开元通宝,然而并不符合当政者的要求,文字写法基本没有革新,根本不能彰显万象更新的大唐气度”。
于是,取替并回收了这种钱币,严格按照欧阳询的写法,重新铸造。
这就是开元通宝“容弱”版的理论基础,有这样的逻辑和文化加持,此版不“火“都难。
第二种:背“闽”、“月”大钱
这又是一种确有史料记载的珍贵古钱币,唐末五代时期闽王王审知所铸。
大家看公博评级的结果,“公元916年铸制,闽-开元通宝,铅制“。
916年已经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因此这种铅制的开元通宝大钱当属五代十国钱币。
铸造者为五代十国时期的福建地区,为后梁所统属,据史料记载,“闽王王审知信奉佛教,广修庙宇,造成朝廷开支无度,于是铸制大钱,搜刮于民。”
然而,福建地区铜匮乏,于是铁和铅被普遍应用于铸币,为了区别于唐开元通宝,背上铸“闽”字,背下铸仰月。
由于是地方铸币,质量普遍不佳,但不代表它不值钱,这枚钱币反应了唐末各边区的经济情况和铸币历史,具有文物价值,也就是有文化加持,未来一定是很好的收藏标的。
本文作者:瓷酒泉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