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保姆家养老,与村民“同居”

健康   三农   2025-01-06 00:00   四川  

到保姆家养老,与村民“同居”。是农村闲置资源转换的一条价值通道。

乡村振兴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环境优美的村落基层政府、社会资本、返乡创业者改造成为民宿,还出现了大量通过生态搬迁,以村民集中居住的富民新村。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剩下老人、妇女、儿童留守出现的房屋空置的现象。

这些无论是以生态拆迁,还是集中安置建成的富民新村,大多以独栋二层或三层的小洋楼的形式,规划整齐地集中建设在一个地理开阔、山清水秀的区域。每栋房子之间相隔一个菜园子的距离,疏密有致;楼下有院,院外有小菜园,中间有宽敞的道路串联到每一户,完全是一个高端城市别墅区的模样。

尽管如此漂亮,但空置率却非常高,成为农村很大的一笔闲置资产。

如何提升这种闲置资产的利用率呢?在德国,有一种“同居式”养老的现象:就是年轻人以对房东老人的看护,免费获得房屋的居住,而老人也不需要到养老院,以房屋的租住形式实现了居家养老。

前些年,在北京也有被护理的保姆,长时间的相处,培育出较深的感情,在农村保姆年龄大了,被儿女要求回家养老的时候,被看护的老人跟着保姆回乡,在保姆家养老的现象。

偶然不是必然,但偶然的事件可以借鉴。如果将富有田园情怀的城市居民加以有序的引导,既满足了城市居民进驻到乡村,享有田园养生、养老的生态生活消费,同时也在提高闲置资产利用的情况下,解决了农村留守妇女的务工——在家看护城市下乡的老人;同样地,城市下乡的年轻人,也可以以免费居住的方式实现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看护,双方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如果对这个脱胎于尊老爱幼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以解决满足城市居民田园情怀释放,农村留守老人养老,以及农村闲置资产转换等社会问题为目的的同居式养老加以培育,将会催生一个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农村资源转换为基础的市场价值延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一大特色产业。

与此同时,这个以田园康养为底色的特色产业,具有农村资源转换极大的价值拉动。

首先是对乡村休闲市场的消费拉动。城市居民的田园情怀,是乡村休闲、乡村旅游一个重要的市场载体。而以农村闲置房屋的免费,或者低价位供给,或以对留守老人等价值的看护,或以城乡家庭“一对一”的亲子教育和乡村生活体验,孩子的农业科普教育,以劳动对孩子的品德教育等内容的呈现,必然地成为城市居民到乡村休闲、旅游、度假消费的引爆点。特别是在今年全球性的新冠疫情之后,国家鼓励拉动内需的情况下,更是一种促进乡村消费的催化剂。

其次是打开了生态农产品直通消费的通道,缩短了产地生态农产品与市场的距离。田园生活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不只是到农村享受青山绿水下清新的空气、明媚的阳光,还有一项更大、更持久的消费就是生态农产品、安全放心食材的供给。进驻到富民新村的城市居民,从个人和家庭的需求开始,不论以直播、微信等各类网络社交工具分享的方式,都实现了对产地生态农产品的传播,有利于农村村域性种农业植规划及订单式农业的发展,并由此形成农产品进城,城市工业品、生活品及农业生产资料双向、无障碍流动下,农村电商事业的务实性推广和发展。

更重要的一点,是对农村医疗、卫生、康复料理等公共服务事业的水平提升。城市居民,特别是医药、卫生、康养方面专业人才的下乡“同居”,在对老人看护、照料的过程中,更是对农村比较缺乏的公共医疗服务一种完善的配套和水平的提升,而这也是恰好是以提高农村生活水平为目的的乡村治理工作重要的内容。

当然,从人才的角度上说,还不仅仅是在医疗方面,甚至在农业科技、农村教育等多方面上,都会是产生很大的助力。是一种缩小城乡生活差距的重要手段。

基于富民新村闲置农村资源的转换上,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当然,这个市场也需要健康地培育和规范的发展。因此,田园生活社区将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优势,积极寻求有基础、有条件的富民新村,以与村级政权组织紧密的合作,开展“同居式”养老的试点和摸索,打开一条城乡要素自然流动的无障碍通道。

路漫漫其修远,我们努力在探索。

——结伴乡村,抱团田园。私家菜园订制、农房租赁,加微信xhgzwx1成为开放型、移动式、自助化“田园养老社区”的社区会员,定能达成所愿。


免责声明:

    部分图文、视频来源于互联网或微信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各位学习参考,我们对文章的观点保持中立;非常感谢原作者的辛勤写作,如有侵犯版权敬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点击“田园养老社区”关注本号。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田园养老社区
结伴乡村,抱团田园,随四季色泽的自然变换,在移动中优雅地变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