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井陉党史上的
“四个第一”诞生在这个山环水抱的村庄
孙庄乡东元村,地处井陉县北部山区,南距县城11公里,冶河由南向北呈“S”型绕村而过,山环水抱,风景秀丽。
东元村是井陉革命的“摇篮”,这里诞生了井陉县的第一个党员、第一个党支部、第一位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任县委书记。对此,赵玉祥居功至伟。
赵玉祥(1902.6- 1956.2),井陉县东元村人,曾在省立七中读书,“五四”运动时在学校积极参加示威游行和罢课斗争。他先由同学尹玉峰介绍加入了中国国民党,后于1925年由尹玉峰和马声玉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井陉的第一个共产党员。
1926年7月,赵玉祥毕业后赴天津继续学习,8月末受组织派遣,回井陉县创建党组织。他回村后,以办“平民学校”为名,向农民宣传马列主义思想,启发劳苦大众的政治觉悟,先后介绍本村贾德功、赵金山、贾德昌、张栋、赵吉华5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26年秋末冬初在东元村建立了井陉县第一个党支部,赵玉祥任支部书记,受中共正定地方执委会的领导。
中共东元村支部建立后,赵玉祥又介绍李悦民、董希儒、王升甫等知识分子和李玉、张千栋、曾怀德等煤矿工人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春,全县党员发展到20多名,在东元村党支部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共井陉特别支部委员会,赵玉祥任书记,受中共正定地方执行委员会领导,到1927年夏,全县党员已发展到50多名。
8月,全县的部分党员和特支委成员秘密召开会议,正式成立了中共井陉县第一届委员会,会议选举赵玉祥、董希儒、孙雨培、李悦民为县委委员,赵玉祥任县委书记。
县委成立后,借用国民党党部的合法招牌,积极开展党的各项工作,发动农运和工运。全县不少地方的工会、农会等组织很快建立起来,矿山工人开展罢工斗争,农民开展与地主恶霸的斗争,把革命火种播撒到了井陉全县。
后赵玉祥调离井陉县,历任晋察冀边区产业工会主席、冀晋区四分区公安局长、冀晋军区政工部敌工部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敌工科长等职,建国后曾任中国煤矿工会全国委员会第一副主席,1956年病故。
东元村不仅是井陉革命的摇篮,而且也是迄今为止,石家庄境内最早发现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地方。
1990 年河北省旧石器调查小组在孙庄乡东元村傍河台地发现了旧石器。著名旧石器考古专家谢飞研究员给出的鉴定结论是属于大石器文化系统。
这一闪电般的信息,瞬间昭示了冀晋交通链上古人类开拓的足迹,将井陉乃至整个石家庄地区的历史由已知的五、六千年上推到五、六万年以前。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