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志愿行丨山东财经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康峰鸣:跨越山海,历练人生

政务   2024-11-26 11:33   青海  


青春之海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青春是什么?是活力,是激情,是拼搏,也是奉献。在青海的大地上,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积极响应团中央“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号召,以青春之名,践行志愿精神。

他们远离繁华都市,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砺自我,为当地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的故事,是青春与志愿的双向奔赴,是责任与担当的生动写照。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山东财经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康峰鸣的支教感悟。


今年七月,我从沿海小镇一路乘坐高铁到达青海省会西宁,深刻感受到了东西部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从广袤的平原,经过岩石嶙峋的山峦、红色丹霞地貌,抵达山峰直插云霄、牛羊随处可见的青海,仿佛穿越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雪山巍峨壮丽,在阳光下闪耀着银白的光芒,如同守护这片大地的神圣卫士;广袤无垠的草原上,牛羊成群,牧歌悠扬,绿色的波浪随风起伏,传递着大自然最质朴的韵律。三江源头,祁连山边,我坚信这一年我一定会爱上这里。


初见门源:环境适应与热切关怀


八月份抵达海北州门源县后,我们先在教育局协助开展开学前的相关工作,语言不通、饮食差异、高海拔环境等都是我们需要克服的困难。教育局办公室的老师们耐心地教我们如何给文件进行分类,再递交到不同部门或者是各校园,一个月的工作让我收获许多。

十一月,门源的气温已经降至零下,每天窗外连绵不绝的雪山映衬着郁郁葱葱的松林,让我对这里更加热爱了。我来到门源已有四个月,目前已经完全融入,这期间听到最多的话便是当地老师问的“还适应这边环境吗?”“吃得还习惯吗?”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热情和温暖。


教学初探:从生涩到熟练的跨越

教学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入校后,我先后担任了五年级体育、六年级(4)班数学、四年级(1)班英语、五年级(3)班英语、六年级(5)班英语的教学,每当接触一个全新的班级和科目时,我既期待着新班级的学生会给我带来各种各样的惊喜,同时又担心自己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听我的话。每当遇到新问题时,当地老师都会热心地帮助我们解决,和我们探讨学生特点和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我逐步认识到这里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低、对学习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需要有不同的方式和目标,要鼓励他们积极尝试、敢于挑战。在教授英语科目时,我严格抓学生基础,充分利用课上、课余时间逐一检查背诵单词课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反复巩固,基础薄弱的学生单独辅导。在体育课上,我和他们是足球场上并肩作战的队员,我们是师生关系,也是相差仅十余岁的好朋友。刚到学校的时候我跑几步就有些缺氧,现在也已逐步适应。每次走在校园里,都能听见之前代课教过的学生远远的喊“康老师”,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可和喜欢,是我这几个月最大的收获。


日常掠影:平淡生活中的幸福与满足

来到门源后,在完成支教工作的同时,我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我协助支教学校党建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负责拍照宣传、简报撰写等工作。10月下旬,我跟随学校党支部前往村镇进行研学活动,充分感受到乡村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巨大变化和进步,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的精神面貌更是焕然一新。同时,我还积极参加县项目办开展的志愿服务和学校开展的篮球赛、文艺晚会等活动。

支教生活展现了一种平淡而真实的色彩,在这里,每一天都像是重复播放的老电影,情节简单,节奏缓慢,但让我真正品味到了平淡生活中的幸福与满足。平日里,我更多地是在教室或操场上与学生们共度时光,或是在办公室里与同事们探讨工作。这样的生活,虽然没有那么多元,但让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沉淀。每当我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一颗希望的种子,看到他们因为理解了一个难题、完成了一项任务而露出的喜悦表情,那种成就感与幸福感油然而生。



投稿邮箱:qhxuanchuanbu@163.com
联系电话:0971-8209086

编  辑丨安祥
一审一校丨安祥
二审二校丨鹏华
三审三校丨延真
来源:共青团门源县委供稿

青春之海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海省委员会官方微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