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8日,在人民空军迎来成立75周年之际,为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精神,持续激发奋斗的战斗姿态,空军预警学院某大队组织开展“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活动,先后进行集中交流和讨论辨析。华中师范大学“强军有我”宣讲团成员受邀参加活动。
活动紧紧围绕“拼搏奋斗怎么看”“奋斗状态怎么样”“奋斗强军怎么干”三个方面展开,聚焦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旨在鼓舞新时代青年从八个方面自省自查,在思想交锋中明是非、廓迷雾、聚共识,坚定奋斗意志,坚守初心使命,鼓足斗争精神,朝着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奋进。
活动开始,来自空军某部队的干部,为学员们介绍了他们所在部队的光辉历史和奋斗征程,讲述他们自己在部队中的训练和战斗经历,激励台下的学员们练好本领,用实际行动捍卫军人荣誉。
接着,华中师范大学“强军有我”宣讲团成员黄梅鑫从“我是谁”这个经典哲学问题出发,讲述了自身角色蜕变的历程。从一个青春洋溢的学生蜕变成为一名坚韧不拔、面对困难绝不退缩的合格军人的过程可谓是艰苦卓绝,但他从未放弃、从未停止,而是愈挫愈勇,更加奋力向前。困难无法将他击倒,受过的伤蜕变成荣誉的勋章,别在胸口,熠熠生辉。
不忘来时路,不罔肩头担。宣讲团成员江伟以《从三尺机台到三尺讲台》为主题,向我们讲述了她的军旅故事。当她在思政课上看到女兵们的飒爽英姿时,江伟深受震撼和鼓舞,决心成为一名军人。在迎接抗美援朝英雄遗骸回国的隆重仪式上,她担任了幕后工作,从这里她找寻到了属于话务兵的信仰与担当。军队生活虽然艰苦,但也给她带来了无尽的温暖和勇气,让她保持初心,坚定信仰,继续奋斗。
紧接着,马黎志向我们分享了她在喀喇昆仑难忘的两年。在“清澈的爱 只为祖国”的号召下,在喀喇昆仑神圣的呼唤下,马黎志开始了自己的朝圣之路。海拔5335m的喀喇昆仑高原带给她不只是艰苦,更多的是“大好河山 寸土不让”的使命感。这一路,虽然苦,但是值得。
携笔从戎强军梦,文武兼修铸国光。华中师范大学“强军有我”宣讲团成员田一博用一曲《寻光》展开了他的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他的“寻光”之旅。受到爷爷军徽之光的照耀,田一博怀着满腔热血去军队寻找属于自己的光。天安门的灯、长安街的雪见证了他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他用巡逻的脚步走过了中南海门前的长街,用警惕的目光守护着新时代的和平,终于田一博自己也成了那样的一束光,用自己的力量为冬奥会保驾护航。寻光,追光,终于成光,然后发光,为别人带来光。
“奋进路上,就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地进入舒适区的过程。而我们要坚持的就是,跳出舒适区,脚踏实地、阔步前行。这一路,若走不动了,没有关系,我们有战友,有兄弟,我们团结互助,终会奋斗出绚烂之花。”学员代表邓景轩表示,当今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作为新时代军校学员,肩负着强军兴军的重任,因此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刻苦学习,不断磨砺自己的战斗意志,敢于挑战自我极限,以过硬的素质和能力去直面未来,为祖国强军兴军事业铺路架桥、不懈奋斗。
集中交流结束后,华中师范大学“强军有我”宣讲团成员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的学员们一起前往学员发展中心展开了密切的讨论,围绕“拼搏奋斗怎么看、奋斗状态怎么样、奋斗强军怎么干”的问题,突出“八个方面问题”的反思。讨论过程中,学员与宣讲团成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互相学习、启发思考、及时反思,认真汲取讨论经验,彼此收获颇多。
须知少时凌云志,奋楫扬帆正当时。在本次活动中,华中师范大学“强军有我”宣讲团成员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学员们分享经历、交流经验,切实查找差距、深挖问题纠结,提出改进措施,探索有效做法,在交流碰撞中澄清模糊认识,凝聚思想共识,为接续奋斗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奋斗是最靓丽的青春底色。新时代的青年们,撸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