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语文课文你长大后才真正读懂?
乐活
2024-09-26 11:55
北京
来源:知乎日报,图:摄图网
上学时,总觉得课文无趣难懂,但有些文章,就像是一颗颗深埋的宝藏,只有在我们长大以后,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和波折,才能真正读懂它们背后的深意。有哪些学过的课文是在你长大以后才真正读懂的?
(图:摄图网)
中学学过一篇课文《触龙说赵太后》,其实是一个绝妙的向上沟通案例。赵太后刚执政,秦国进攻,想从齐国搬救兵,齐国要把长安君,也就是她儿子送去做质子。赵太后不同意,各种臣子劝说也没有用。老臣触龙去劝。一开始先不说这件事,而是聊了一会家常,然后主动说,“我老了,希望在没死之前,托付我的儿子给你做黑衣卫。"太后说:"大老爷们也疼爱小儿子吗?”触龙说:“肯定啊,不过我认为你爱燕后多于长安君。父母爱子女,就该为他的长远打算,燕后出嫁,你哭得那个凶啊。但是每年祭祀,你都祈求她早日生孩子,不要被赶回来。今天长安君地位这么高、土地这么肥沃,如果没有为国立功,以后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所以我觉得你爱他不如燕后。”我觉得触龙说赵太后特别有意思,首先向上沟通,触龙想要说服赵太后,他需要一些策略:第二步,替自己的小孩子跟赵太后求情,这两步直接激起了赵太后的共情和感慨。在达到这个目的之后,再从对方真正关心的角度切入,非常简单、坦诚、阳光地告诉赵太后,如果她真爱她的小儿子,请替他做长远打算,让他建功立业。这样,哪怕她衰老,哪怕她去世,长安君依旧可以在赵国吃香的、喝辣的。要说起初中时代印象深刻的课文,当属俄国著名短篇小说家契科夫创作的的变色龙。那次老师请同学表演朗读的时候,我们都笑得前仰后合,举着手指头的首饰匠赫留金神气活现,端着醋栗的跟班毕恭毕敬,当然最好笑的还是不停变色的治安官奥楚蔑洛夫。说起这篇课文,还记得当时老师煞费苦心地引导我们:奥楚蔑洛夫不停变色的原因,是当时沙皇俄国森严的等级制度造成的。作为统治阶级的走狗,自然得表现出一副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嘴脸。对于我们来说,感兴趣地是这哥们变色时不停穿脱大衣的搞笑动作,和他出尔反尔、自相矛盾的可笑言行。将军家的狗也成了我们的一个玩笑梗,少不更事的我们特别鄙视奥楚蔑洛夫,认为他的所作所为就是一个跳梁小丑,对他的情感也是嘲笑加歧视。后来我们又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与其它型号的变色龙邂逅 。记得上范进中举时,老师安排一个身形胖大的同学演胡屠夫,这位同学非常具有表演才能,把胡屠夫在范进中举前神气活现的姿态和中举后唯唯诺诺的丑态表演得淋漓尽致。引起我们的哄堂大笑,自此又一枚中国特色的变色龙诞生了。中外古今的变色龙在语文书里碰头开会,作为学生的我们苦不堪言,因为似乎每个变色龙后面都要涉及一种社会制度的黑手,这些可都要背出来,悲催!当时还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作家们这么喜欢在文学作品中塑造变色龙的形象,难道生活中真有这么多变色龙吗?他们的行为举止真的有这么夸张、引人发笑码?直到长大后步入社会,进入职场,我才意识到:生活中到处是狐假虎威的奥楚蔑洛夫,到处是嫌贫爱富的胡屠夫,小说只是反应生活的一面镜子而已。几乎所有人都有一张变色龙的面具,在上司面前是乖巧的下属;在下级面前是神气的领导;当着同事面是不分你我的哥两好,一转身又变成不共戴天的冤家,每天每时在不同的面具之间切换,连变色的过渡都不需要。我也终于意识到:小说中的变色龙是大家批判讽刺的对象,而生活中的变色龙却无往而不利,成为职场等社交场合的宠儿。让你不由得感叹道:变色龙这个物种,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都没有消亡过!也许有一天,你我也要带上面具,去扮演一回变色龙的角色。生活不易!如今终于理解了书中人物的所作所为,理解了大文豪塑造这些经典人物的初衷。给大家聊聊苏轼的《石钟山记》这篇文章后面的父子情和家庭教育的耳濡目染。石钟山之名古已有之,郦道元在《水经注》里做了解释,唐代的李渤也做了《辨石钟山记》,他们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但这些答案世人有疑点,苏轼心中也有疑点。疑点存于心中,苏轼有心求证。于是在元丰七年,送儿子去德兴当县令时,父子俩一起游览了一遍石钟山。寺里的僧人用敲石头的方法,给他们演练了他们认为名字由来的原理。苏轼不以为意。晚间专门乘舟,夜游江中绝壁下,一探究竟。父子俩在江中听到水穿乱世,流水的撞击和吞吐,正如钟响,他在这里明白了石钟山名字的来历。并进一步讨论了做人做事,探查根源的道理。上学的时候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苏轼的辩证,文章的逻辑之上。历代讲解这篇文章,也都是在从解释苏轼从疑惑,到求证,到抒理的过程,当做优秀议论文的典范。但我在毕业很多年以后,突然发现这其中隐藏的父子情和家庭教育的方式。元丰七年是一个可爱的年份。宋神宗终究因为苏轼人才难得,把他从黄州召回河南临汝。在黄州待了这么久,和人和土地都有了感情,临别时他写了一首《满庭芳》: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山中友,鸡豚社酒,来劝老东坡。这一餐饭吃完,也就辞别了。他匆匆奔赴临汝。此时大儿子苏迈却要去江西。五十多岁的老父亲,忍住了北归的欢喜,送他就任。在南来北往的路上。无论欢喜离愁,都不曾显露。却把自己多年的疑问带着,要揭示真理。暮年的苏轼,像一个天真的少年一样,涉险泛江,邀儿子去看大自然的秘密。深夜的江水,绝壁,浩荡的声音。一叶扁舟,往来于风波之间,一个父亲带着儿子,亲身体验“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而且,他不光只是带儿子去发现大自然的秘密,在看透了石钟山的秘密以后,还能顺势的给儿子聊一聊掌故,感叹“古之人不余欺也”,正面告诉儿子道理要亲身去体会,侧面提醒了儿子古书要多读。一个温情有趣,博学好求的父亲,就这样立在我的面前。只言片语,把苏轼做人和做父亲的那些不容易被发现的点滴,凑在一起,多可爱!苏轼不光只是一个大学士,他在不经意间对儿子的感染教育,尤其显露他温暖伟大的一面。事实上,在中国传统大文人里,苏轼也是为数不多教养后代非常成功的一个人,他的几个儿子,除了夭折的,都进士及第,做了官,官声还不错,也是文学家。虽然比不上苏轼,但才华人品成就都不低。这里小稀想给大家讲一下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读书的时候只是部分选段,对于史铁生的生活态度了解还不是太深刻,觉得挺矫情的、无法感同身受,当时还是更喜欢《海底两万里》这种文章。但前段时间又好好读了读史铁生的作品,又有了很多新的体验,这里还是以讲述《我与地坛》为主,稍微会涉及一些阅读其他作品的感悟。当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史铁生内心的挣扎,腿部的疾病一直是他的心病之一,这段话更像是史铁生与自我的对话,越是积极却越感觉难受,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够在疾病中让自己“轻松”、“自由”呢?你说,你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需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便决定活下去试试?是的,至少这是很关键的因素。为什么要活下去试试呢?好像仅仅是因为不甘心,机会难得,不试白不试,腿反正是完了,一切仿佛都要完了,但死神很守信用,试一试不会额外再有什么损失。说不定倒有额外的好处呢是不是?我说过,这一来我轻松多了,自由多了。
——《我与地坛》好的散文,有种诉说感。它不会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你,也不是一味地宣扬自己的理念,只是简单的「诉说」,讲述自己的故事、讲述自己看到的是是非非,让读者感受,让我们感悟。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味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
——《我与地坛》有趣的是,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这样的现实,明白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差别,但是同样的是每个人都不想成为那个差的人,为什么上天这样不公?有些人出身在罗马,有些人却永远困在地狱。「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有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但是这个世界好像就是如此没有道理。每个人都有在这个社会独特的位置,是无法被取代的一部分,也许在某一时刻,默默无闻、普普通通的我们也成就了他人: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我与地坛》人的欲望是组成人类宇宙的基础,每个人都在渴求些什么,即使是想要离开的人,或许也在等待最后的挽留。“你是说我并不想死,我是在这儿虚张声势?”“不是虚张声势,是摇尾乞怜。别生气,一个真正想死的人不会再计较别人说什么。一个拿死说来说去的人,以我的经验看,其实并不是真的想死,而是……”“而是什么?”“而是还在…还在渴望爱……”
——《务虚笔记》
《青年文摘》《青年文摘·彩版》
2023年订阅巨惠!!!
现在订阅,每月快递到手~
而且年终一波打折+赠品
👇👇👇
来来来,翻翻手机,动动手指,
杂志即可包邮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