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和商家预期在2025一年对不同平台的投入意愿上,小红书超过了抖音。这是《全是变化的信号:2025私域趋势白皮书暨年度调研报告》中得出的结果。在这项面向私域行业、持续进行了4年时间的行业大调研,一共回收了877份问卷。其中揭示了很多我们关心的答案(更多展开:2025年的私域:877家公司之挑战与机遇)。当然,也有许多需要先行强调的背景信息:第一、调研覆盖范围为展开和即将展开私域运营的从业者,因此对某些平台和运营策略有其天然偏好,并必然影响到结果。加上样本量覆盖有限,结果仅仅是参考,也仅供参与调研的朋友们参考,并不代表(也无法代表)不同平台真实的市场地位。也不做他用。第二、历年调查时在问题设置上存在一定差别,并因此会对最终结果造成一定影响。如上一年度行业大调研时,问题设置为:当年度增加了哪些平台的投入。2024 年度大调研时,问题修正为“未来一年(2025)将增加哪些平台的投入”。问题的设置(当下和未来),必然对结果造成影响。因此,此次调研结果,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对预期的讨论,而非实际发生,也不代表会发生。实际投放当进行时,会受到预算、效果、当时重心等诸多影响。如果在2024年度私域行业大调研的全量未清洗数据上看,所有参与调研问卷(877条)中,未来一年倾斜小红书和抖音的投入倾向数据一致,均为 496 人选择。调研进行中时,每过一段见实团队会快速查看一下中间进度。在 200 份、500 份、700 份、调研结束等不同进度时,分别为抖音微弱领先、小红书微弱领先、小红书微弱领先、两家平齐。当去除50余份瑕疵问卷后,最终在824份问卷上得出分析结果时,小红书再次微弱领先(个位数)。而后,调研并未结束,我们仍然在继续搜集更多企业的问卷回复,以期展开面向不同行业的私域运营报告(欢迎参与:见实私域大调研继续:将对应不同行业出细分报告)。到超过910份问卷时见实再度查看了一下,发现在全量未清洗数据上,小红书再次微弱领先于抖音。按这些变化,如果调研继续,说不定抖音还会大幅领先于小红书。当然,调研人群、调研目的、调研数量、问题设置,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还请大家周知。调研只在说明一个小阶段、一个人群,面对某一个问题时做出的对某一件事情的预期。回到问卷中去:这一结果涉及问题为“2025年,贵司将增加哪些平台的投入?”,是调研问卷中诸多问题之一,其中包含了行业中各大主流平台和生态。在结果中,各大品牌和商家在三大平台上的投入意愿,大幅甩开了其他平台。其中,腾讯和微信生态仍以33.69%的占比排在第一,小红书则是23.82%比例排在第二,抖音23.55%排在第三。结果背后,也关乎企业在数字化增长上所聚焦的平台。如果以当下全域运营讨论这一角度去观察,也会发现“腾讯+抖音+小红书”的不同用户运营组合与数据打通,是现在最被关注的话题之一。上一年度(2023年)行业大调研时,当时排序前三大平台分别为微信(32%)、抖音(25%)、小红书(21%)。其中小红书相比抖音仍有一定差距。如果再往前一年,则差距更大。在上述结果中可见:微信生态仍然稳居第一,甚至比上一年度倾斜度略有上浮;以及,更多品牌和商家计划加大小红书的投入力度。在过去数年中,小红书在品牌和商家中的被重视程度,逐年快速提升。大调研呈现出的2024年的私域明显更加积极和乐观,如:一亿以上私域收入的企业占比8.41%,私域收入占整体营收超过10%的公司达到31.91%。32.7%的从业者认为,私域在2025年对业绩贡献会更大;56.19%的从业者认为会正常发展,不会快,但仍然比其他公域平台更好;63.02%的用户认为私域/全域运营能够支撑一家公司的大部分营收和长期重点运营;见实团队针对这些不同收入量级、私域收入快速增长的企业,分别做了投入喜好分析。其中:在“私域收入快速增长”这部分企业中,多在大幅增加人力和预算、内外部配合。对于预算投向中,微信生态意愿更集中,小红书也占到第二位,超过了抖音。那么,不同私域收入量级的企业,他们在未来一年中对不同平台偏好是什么样?我们将参与调研企业中收入,分成四个区间:100万以内、100万-1000万之间、1000万-1亿、1亿以上。只分析这三大平台的投入偏好。结果中,私域收入1000万以上(含1亿以上)两个区间的企业,除微信外,对抖音的投入倾向都略大。1000万以下两个区间的企业,除微信外,则对小红书的的投入倾向超过抖音。私域收入较高的公司,对抖音的投入预期较高,仍然排在第二。不过,哪怕是抖音领先的区段中,小红书也相邻非常近,甚至在私域收入1亿+以上区段企业中,小红书和抖音的差别,接近于往前够够手就能触及的地步。私域收入100万以内的企业,可以理解为中小、初创企业多,也是新品牌孕育的核心圈层多。这或显示出,小红书的投放性价比、用户价值,更吸引这些公司;未来一段时间中,来自小红书孵化的新牌企业,或会成为媒体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并继而吸引更多初创团队和投资人目光集中。但2025年,比拼的显然不是企业的投入意愿,而是不同平台自身的开放度、货币化率、对生态的培养和扶持、发布的各项政策对不同企业和合作伙伴的吸引程度等等。一句话:能让企业挣到钱的平台,才能源源不断吸引到更多企业投入。对于可能的不同平台的开放和扶持策略,你有什么建议吗?欢迎评论区走起。您可或点击阅读原文,或加入见实会员、或参与调研(点击了解:见实私域大调研继续:将对应不同行业出细分报告)免费获取包括《全是变化的信号:2025私域趋势白皮书暨年度调研报告》、《2025私域人才需求与薪酬报告》在内的年度调研报告。
点击上方按钮,加入见实会员。可免费获取见实所有白皮书、课程,免费参与2025第一批游学“走进20+名企”(全年至少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