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4聊城市体育工作情况”主题新闻发布会。
截至目前,聊城全市事业单位在编体育从业人员164人,其中,获竞技体育副高级职称4人,中级28人;群众体育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1人,中级3人;学校体育教练员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5人。
为加强聊城市级体育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运动员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市级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水平,促进聊城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7月,市教育体育局联合五个相关部门制定了《聊城市优秀体育人才引进管理办法》,为新时代体育人才的引进及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据。
《聊城市优秀体育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将体育人才引进对象分为A、B、C、D四大类,实现靶向引才。其中,A类人才指获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前3名名次的;B类人才指获世界锦标赛、世界杯奥运项目前6名名次的,或获全运会奥运项目前3名名次的;C类人才是培训执教累计12个月以上的学生或运动队,取得奥运会录取名次,或取得世界锦标赛、世界杯奥运项目前8名名次,或取得全运会前3名名次,或取得全国锦标赛奥运项目冠军名次的;D类人才是获全国锦标赛奥运项目前6名名次的。
根据政策要求,凡是引进的体育人才均与用人单位签订五年以上工作合同,其人事关系纳入引进单位(正式事业编制),其中A类人才享受一次性补贴100万元及一套周转房的使用权;B类人才享受一次性补贴60万元及一套周转房的使用权;C类人才享受一次性补贴10万元及一套周转房的使用权。四类人才被认定为高层次人才的,可适宜安置配偶,子女也可自主选择公办学校(幼儿园)入学。同时,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取得显著成果或作出重大贡献的引进体育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推荐其参加省级或国家级荣誉称号、奖项等评选,助力体育人才发展。
此外,体育人才引进单位单独列支引进人才的训练、教学等经费,为其提供符合专业特点和工作需要的培训、交流、学习等机会,支持其参与市级体育事业的规划、建设、管理等工作,鼓励其开展创新性和探索性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同时,为引进人才提供适宜的工作场所、设备、资料等条件,保障其正常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