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海啸般袭来的年代,只有思想才是最重要的定海神针。
邱震海:非常感谢大家来到上海,这个我出生长大的城市。我的心情既激动又平静,平静很正常,因为我大概闭着眼睛也可以找到这个城市的一角一落;同时又激动,因为这个城市留下了我很多的梦幻。
自从1990年底离开这个城市,到现在几乎34年,我虽然经常回来,但始终不敢回来这里做跨年演讲。我几乎走遍了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但是就是不敢回到我的故乡,回来向我的江东父老汇报自己的成绩。
你可以说这是赤子之心也好,难见江东父老也好,但终有一天我是要回来的。这个城市抚育了我成长,这个城市有我从小上学、工作的印记,是我事业起步的地方。当然,这个城市也留下了我少年、青年时期一些不堪回首的记忆。今天,我把对我人生当中有恩的老师、前辈、朋友们都请到了现场。比如说,我把我40多年前的中学班主任请到了现场,我把我曾经新闻工作起步的上海文汇报的良师益友请到了现场,我也把曾经帮助过我的很多朋友们请到了现场。当然最主要的是我来讲讲我三个“女朋友”的故事,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我有三个女朋友,其实在我们那个年代大家只有一个女朋友,这个女朋友后来就成为了太太。大家都知道,我读过三个大学,一个是本科,一个是硕士,一个博士。很多人都知道我是在德国拿的博士,但其实拿到博士学位的那一刻我并不激动,我最激动的是什么?是1984年本科毕业拿到硕士入学证书的那一刻。因为读本科的时候是懵懵懂懂的,毫无记忆,所以本科是我的第一个“女朋友”。假如说我们把人生的成熟用女朋友来比喻的话,她就是教你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年变成了一个男子汉,但是后来很快你就把她忘记了,直到离开大学的十几年以后,你可能才会想起她。第二个女朋友是教你成熟,她让你从一个男子汉变成一个真正具有阳刚之气的男人,但是后来你很长时间也不会记得她。最后,成为你太太的那个人,一辈子就跟你锅碗瓢盆交响曲。但是人生到底哪一个女朋友对你最有影响力呢?当然每一个都有影响力,一个教你懂得浪漫,一个教你懂得成熟,一个教你最后面向人生。但是回到上海,我不可能把我的前两个“女朋友”都同时请来,要不然要打架。所以我今天选择了把我的第二个“女朋友”请来,就是我的硕士大学——同济大学。今天我也把同济大学的领导、同济大学校友会请到了现场,可以说没有这个大学,就没有我走向人生成熟的那一刻。今天的跨年思想演讲用英文来说就是familygathering,是一个家庭聚会。什么是家庭?家庭就是你的亲人,跟你有血缘关系或是婚姻关系的人。当然,今天我们线下几百位朋友,线上几百万朋友,我们大家在一起虽然一没有血缘关系,二没有婚约关系。但是我们有什么呢?我们有共同的情感,我们有共同的关怀,甚至某种程度我们有共同的价值观和思考逻辑。第一,我们关心这个世界的走向;第二,我们关心个人的命运。说到世界的走向、个人的命运,其实这恰恰就是我们今天晚上所关心的话题。这个世界这两年变得太快了,用一句老话说,“不是我老汉不明白,而是世界变得快”。距离口罩期已经过去了两年,回过头一看,震海会第一个跨年思想演讲是在杭州举行的,那个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三个星期以后灾难将来临。当时我们就说,迎接2020年代,每个世纪的20年代都特别麻烦,会产生很多深刻的矛盾,由此会奠定那个时代中叶的很多矛盾基础,没想到一语成谶。现在,五年时间过去了,这个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省略10万字,天翻地覆变化里面的最底层的逻辑是科技革命。五年前的这个时候,口罩期还没开始,坦率来讲那时候人工智能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概念。谁都知道有人工智能,但人工智能没有如此深入,如此颠覆性地进入我们的生活,现在他已经实实在在进入到我们的生活。我想再过五年,等到我们迎接2030年代的时候,恐怕人工智能已经颠覆了我们生活的很大一部分。大概是由于这个原因,过去几年,世界发生了很多让我们看不明白的变化,包括国际政治发生了很多变化,科技发生了很多变化等等。于是我们的事业、职业,包括大家最关心的未来的经济走向、未来的中美关系、未来的国家发展方向、世界发展方向。但是与此同时,我们还关心自己。40年前,一个美国人写了一本书叫《大趋势》;十年前,两个美国人写了一本书叫《小趋势》。《大趋势》和《小趋势》之间虽然看似迥异,实则一点都没有矛盾。40年前,那本《大趋势》告诉我们,你不懂大趋势就不懂世界的未来走向;十年前《小趋势》说,其实人类的大趋势是包含在我们每一天的小趋势里面。不懂小趋势,你也不懂大趋势;不懂大趋势,你也无法理解这些小趋势。所以接下来的演讲,所谓的宏大叙事,我们会提出几个拐点,一个是历史的拐点正在出现。比如说2025年,2025是人类21世纪20年代的过半。前面五年过去了,天翻地覆,再过五年,我们就要迎接2030年代,所以历史的拐点正在出现。第二个是科技的拐点正在出现。科技的拐点过去有什么?有机械化革命、电气化革命等,但现在这一轮的科技革命是颠覆性的人工智能,这一轮科技革命从本质上来说是对生命本质的改变。现在大家可能觉得,人工智能要么会提高工作效率,要么会代替很多工作岗位,我认为如果这样的思考的话,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为人工智能最终的改变是对生命本质的改变,而一旦人工智能对生命本质的改变立刻来临,第三个拐点就出现了,就是人类文明的拐点出现。说了这么多宏大叙事的三个拐点,最后落到我们自己的拐点怎么办?未来五年时间,我们自己的拐点到底怎么样?所以今天接下来我们要用宏大的叙事看世界,用微观的眼光看自己。今天的演讲嘉宾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他们的平均年龄要比我年轻大概20岁。二三十年之前,我在我的老东家,是最年轻的,也是行业里最年轻的评论员,一晃到现在我成了最年老的,到哪里吃饭我都必须要坐C位。但我认为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因为科技革命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所以今天我刻意选择了我的三个好朋友,三位平均年龄都比我年轻20年,基本上都是80后。其中有科学家、经济学家、思想家,正好覆盖了我们提出的三个拐点,历史的拐点、科技的拐点、文明的拐点。如果大家体力撑得住,一定要撑到零点跨年来临的时刻,我们将再次请出三位年轻的科学家、经济学家和思想家,和我这位老人一起,我们四个人在舞台上给大家指出,明年开始,我们的拐点到底应该如何做。未来几个小时,我希望我们能够度过一场思想的盛宴,度过一场学术的殿堂,度过一场人生精彩时刻。四年之前,我们取的跨年思想演讲题目是“浪花”。因为那年,口罩让我们艰难度日,但当时我和我们的小伙伴说,也许跟未来很多年相比,2020年我们经历的事情,大概只是一朵小浪花。所以后来每一年,我们用激流、浪潮、惊涛来形容,果然越来越激烈,但今年不是了,今年我们说要破浪,同时要追光。追光的含义我就不说了,今天第一部分我主要给大家讲一下从浪花到激流,世界深层,岩浆滚动,到底哪些岩浆正在滚动?今天这个世界是不确定的、不稳定。苏东坡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某一个角度说,世界是很不稳定,但假如说我们换一个心态来理解,不稳定恰恰是时代的另一种常态,我们必须从容应对。谁说不稳定就一定是不好的,谁说不确定就一定是负面的。丘吉尔以前说过一句话:“当历史大潮来的时候,乐观者看到的是机遇,悲观者看到的是危机。”所以此时此刻,我希望在这个时代,我们大家都能以乐观者的心态看到未来的机遇。2024年最重要一件事情就是特朗普重新当选。用我在视频里面说话叫梅开二度、班师回朝,这是历史的必然吗?肯定不是偶然,如果八年前他当选,那是偶然。八年以后他当选,就是必然的。而且大家一定要注意,八年以后他重返白宫,他的认受度远远超过八年之前。八年之前没有支持他的那些华尔街的大佬们,没有支持他的那些美国的精英们,现在清一色的的全部支持他,所以这一定是世界的深层结构发生了问题。特朗普是个能人吗?他当然是个能人,他能解决美国社会的好多问题。当我们今天为经济忐忑不安的时候,大家跑到美国去看一看,楼市、股市、物价都在往上涨。所以特朗普信心满满,如果他不是一个能人,美国老百姓就不会选他。特朗普的价值观如果打开的话,是细思极恐。今年还出现了个马斯克,马斯克第一次当政,第一次和特朗普结合,一个技术精英和商业精英结合,他们要干什么呢?他们一定要改变世界。十年前有个中国的名人这样说:“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我相信特朗普和马斯克他们心里想说的话就是:“你不改变,我们就改变你”。恰好美国给了他们这么一个机会。但是反过来说,那些主流在哪儿呢?今天我们看美国民主党的主流和共和党的主流,他们是一伙儿的,他们的思维方式一模一样,于是他们的命运也一模一样,全部被马斯克和特朗普排除出去。所以西方建制派是一个无能的主流,就像特朗普和马斯克是危险的能人。这是第一个,人类深层结构岩浆正在滚动。我经常说,特朗普现象现在变成特朗普化,马斯克现象未来很可能也会演变成马斯克化。再来说科技的拐点,人工智能正在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毫无疑问,今年中国企业家们最大的一个趋势就是出海。虽然出海很正常,但是出海里面也有一些无奈的地方,有人说“不出海就出局”,这已经成为今年的一个金句。但是与此同时,对人工智能来说,我们有没有提出“不用AI就出局”?到底AI会改变什么?这是我们可以思考的。震海会有一个会员跟我说,“不换思路就出局”。我个人比较认可这种看法,所以现在,无论是看世界,还是看我们每个公司、每个单位未来如何转型,最重要的就是换思路。因为你看,美国的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的主流们就是不换思路。于是我们有位著名人物就说过一句话:“不换思路就换人”。所以大家记住,未来如果你到了公司要转型的时候,你就告诉属下,要么不换思路就出局,要么不换思路就换人。很残酷吗?很残酷,但这是一个事实,因为马斯克和特朗普们已经开始这样做,但问题是,这个世界起止是换人和换思路这么容易。人工智能是一个势不可挡、势如破竹的潮流。我想指出的是,刚才说的世界和生命将会因此改变,现在我们很多人还着力于人工智能带来的一些快捷等等,如果我们由此发展下去,没有用一点哲学的眼光来思考这世界发生了很多本质问题,我将告诉你,人工智能引领的这轮科技革命和前几次科技革命截然不同,它是科技革命5.0版本,前面四轮是人类文明的2.0版本。人类以前是动物,树上长什么,地上长什么,我们就吃什么,摘完了我们就走,这就是人类的原始大迁移。但是自从人类第一次学会种粮食以后,就不用迁移了。人工智能改变生命,脑机接口,如果有一天我们诞生出一种量产的情感,量产的高智能的superhuman,超级人的话,那今天我们这些人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40多年之前我们看科幻电影,机器人打败人类,可能就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会实现。这难道不是生命的改变吗?这难道不是文明的改变吗?如果想这些太远的话,那我们看看中国经济。中国经济让人欢喜让人愁。当然我们是永远有信心的,因为任何商业模式,只要放到中国14亿人口当中,这个巨大的应用场景就会有希望之路。更何况,今年9月26日,我们国家高层会议之后,信心的拐点正在出现。房地产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是当我们要抛弃它的时候,会发现中国经济少不了房地产;当我们完全依赖于它的时候,会发现全部依赖于它,中国经济又上不去。2025年,房地产到底会在中国经济当中起到什么作用?这让我们非常关心。高科技究竟能不能拉动中国经济?一会儿我们有一个圆桌论坛,我们将请出房地产专家、科技专家、人工智能专家,我们一起问问他们,房地产未来是不是中国的核心动能?新科技明年开始能不能拉动中国的经济?今年正好是我大学毕业40年,一会儿我会回忆一下40年前的这个时候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首先我来说一说,过去四十多年改革开放中国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大家可能会说,一定是我们的人民的勤劳勇敢,一定是我们伟大的总设计师,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些是地利和人和,还得有一个天时。如果没有当年的全球化,如果没有当年良好的国际环境,纵有地利,纵有人和,我们也不可能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1969年我们不可能成功。现在很多大环境过去了,如果说过去看国际新闻是茶余饭后的谈资,那现在显然不是了,现在看国际新闻是了解外部环境,是做人生选择。外部环境现在是惊涛骇浪,风高浪急,明年到底会怎么走?三个星期之后,惊涛骇浪可能就要开始,1月20日,特朗普将正式就任。之前我一路预测,特朗普团队“三心二意”,“三心”即特朗普一条心,鹰派团队一条心,马斯克一条心。“二意”第一就是要观察特朗普对中国的敌意;第二则是观察未来特朗普对包括欧盟、加拿大在内的美国盟友的态度。这些都是猜测和推理,三个星期以后,这个世界会不会像特朗普第一任期那样天翻地覆?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特朗普的第二任期一定不是第一任期的翻版,从他11月5日当选之后所做的一些事情就知道了。特朗普虽然79岁了,但他也在成熟,他就像一个13岁的少年一样,成熟得很快,而且挺能干的。贸易战是不是不可避免,这是企业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但是我要告诉大家,如果我们的眼光只是在停留在贸易战,那就像刚才我谈人工智能的时候一样,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工作岗位会丢失,那显然就是把一个大西瓜放到旁边,天天在这里研究芝麻。贸易战对未来的中美关系来说只是个小case,中国的外部环境到底是更加险恶还是更加有利,这完全两说。有人说中国环境更加险恶,完了完了,end of the world,世界末日来到。也有人说,如果利用特朗普的四年的机会,甚至八年的机会,也许中国可以涅盘重生。那么对于企业家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呢?对财富人群来说,这意味着什么?中国的企业家,中国的财富人群,过去所有的成就来自什么?既来自我们的努力,就是地利和人和,更来自天时。所以当天时改变的时候,还是那句话,国际关系不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它是帮助我们做人生选择。中美对决是否无可避免?这是完全是一个开放的命题。刚才我说40年前我本科毕业,进入同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40年前看老人家这张照片就可以知道了,这张照片是老人家在深圳视察的时候,1984年10月20日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那时候我应该刚刚进同济大学报道。五年前,震海会第一次做跨年演讲的时候做了一个研判——每隔十几到二十年,都会奠定一些重大的事件。现在口罩时期过去了,实际情况确实如此。1979年到2019年的40年正好是全球化,这一时期中美和谐、全球一体,中国对外开放,或者准确来说是改革开放,非常可惜,这一幕现在已经过去。1990年到2020年,这30年是冷战结束后,苏联东欧解体,看上去好像一片混乱,但是由于老人家1992年南巡,所以中国迅速进入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又全面融入全球化,所以后冷战时代对中国几乎没有什么影响。那三年我们大家记忆犹新,浪花也好,激流也好,湍流也好,问题是这三年时间一过,很多时候回不去,现在我们就正在经历这三年过后的时间。其实我们正在经历一个非常重大的改变,我们经常说现在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毫无疑问,百年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那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所以会爆发,其实源于200年之前,它用几百年的时间来进行了一起矛盾爆发。但是现在由于现在的科技领域高速浓缩发展,过去用100年的时间累积矛盾,现在我们可能用20年时间去累积吗?所以现在是加速度地发展。很多到了一定年龄的朋友都说,过去40年我们这代人很幸运,我们什么都赶上了。我们看看1984年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一年除了邱震海进同济大学以外,最主要是我们党的文件里面第一次出现了商品经济。过去我们都叫计划经济,有一天我们党的文件是这样说的:“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必须自觉依靠和运用价值规定,而且是在公有制基础之上。”注意,后面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等。所以我们的主体就不是计划经济,叫商品经济。既然是商品经济,那就是可以交换的。既然是可以交换的,那其实就是为1992年我们开始的市场经济奠定了一个基础。一个去世的老人叫高尚全,以前是体改委的副主任,他几次出席我的《震海听风录》,他说那个时候他带了一个智囊班子搞的渐进式改革。1984年在为1992年的市场经济奠定基础,但是他比较小心,后面加上了一个“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后来再把“有计划”拿掉,再后来把商品经济换掉,变成市场经济,再后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改革就从那一年开始,1984年被称为中国企业家元年。王石、张瑞敏、柳传志等人纷纷下海,史玉柱、段玉平,还有任正非那年转业来到了深圳这片创业的热土。所有的这一切都发生在1984年。1984年的春天,改革闯将之一温元凯先生召集了一批人,史称改革者会议,这些都是现在久违了。1984年的夏天,那年我刚刚离开华东师大,拿到同济大学的硕士入学证书,在浙江温州有“八大王”被评判,八大王也许有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1982年在温州乐清,有八位农民出身的个体户率先发展个体经济,引领市场销售,被冠上“投机倒把”而被捕。1984年中央发布了一个文件,说这是商品经济,于是八位农民企业家被平反,他们被收掉的财产如数归还,并以英雄般的方式被请回家,当地的个体经济也重新开始崛起。所以十个政府文件抵不过一次冤假错案的纠正,100个政策和法律抵不过一次实实在在的平反,信心就是这样回来的。1984年夏天还发生了一些事情,右边的这个人大家还认识吗?如果不认识也没关系,如果能认出来的话更好。那是我当年离开华东师大进入同济大学的时候。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曾经我也是有头发的,而且头发非常茂密。那一年,中国第一次参加了奥运会,洛杉矶奥运会我们大家记忆犹新。许海峰金牌,跳高选手朱建华,他虽然没有拿到金牌,但他破了奥运会记录,这些记忆我们这代人完全是记忆犹新。一个月之后的九月份,就是我去同济大学报道的那个月,莫干山会议召开,一批青年经济学家提出了中国要改革,以及如何进行改革等等措施。这批青年中,后来有的成了央行行长,有的成了著名的经济学家,有的成了国家副主席,但当年的浙江莫干山会议上,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青年经济学家。又过了一个月,1984年10月1日国庆节,那一年是国庆35周年阅兵,群众游行,北大的学生打出了“小平,你好”。这是那一代的青年人发自内心的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爱戴和拥护。那一刻,是人民完全发自内心的拥护,这就是40年之前。有一位老先生,就是我刚才提到的温元凯先生,80年代改革的闯将之一,由于年事已高,他不能来到我们的现场,但是温元凯先生给我们录了一个视频,讲了他参加莫干山会议,组织改革会议的一些体会。从这个视频中让我们感受一下,在老人家身上依然有的当年改革开放的那份激情。我们一起看一下温元凯先生的视频。
感受了40年之前的风采之后,让我们换一个视角。
我一直说中国的40年走过了西方的400年,很多朋友表示不相信,但经过我的研究确实如此,中国确实用40年走过了西方的400年,但是套路各不相同。
中国的成功有中国的套路,西方的成功有西方的套路。西方的套路导致了后来他的危机,中国的成功自有过人之处,但是其中也隐含着未来我们的挑战。这个说起来会很长,我只能长话短说。从1760年到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讲到大工业生产,到后来的金融业,一直到1860年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里面有一些内在的规律,一步一步走过来就是西方的400年。从1978年开始,到后来大概40年,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两个,一个是西方对外贸易是在这个时候才发生,1840年代才发生,那个时候正好是鸦片战争,表面上是西方对中国的侵略,但背后其实是西方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需要对外贸易的时候,只不过那时候我们封闭国门,于是产生了外交关系上巨大的冲突。如果说西方的对外贸易是后置的,我们国家领导人恰恰是把这个过程前置了,这就是老一代中国官员的英明伟大之处。因为那时候中国及时的融入了全球,于是大进大出,所以我们提出外向型经济,出口为导向。于是后来我们有了1992年南巡,有了加入世贸,一直到十年之前中国成为最大的贸易国。我们和西方的区别就在于西方对外贸易是后置的,我们是前置的,前置的前提是必须融入世界,但是后置前面的每一个发展都是有很扎实的科技革命所支持的,我们以前是迅速融入世界,所以我们现在要补上科技革命创新这一课。这就是中国的40年走过了西方的400年。大家还记得千禧年来临的那一刻吗?25年过去,世界的底层逻辑出了问题。我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世界最大的大圈是外圈,世界中间是一些国家,中间有每个行业、每个个体,但问题是这里面的同向、同速、同道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过去也许是同向、同道,而不同速;或是同一个方向,同一个道路,只是速度不同而已。现在可能是同道不同向,于是速度一点意义也没有,越加速、越分割、越分离;甚至还有不同向,也不同速,也不同道,那就是脱钩了。这就是现在世界与中国的关系。一般我们理解的比较多的是冲突场,发生各种冲突,冲突场到情绪场,情绪场到经济场。但是世界的底层逻辑是科技,最重要的是经济场,因为每个人都很关心经济,日子过得好不好,经济一发展,财富一增长,最需要掌控的就是财富分配要公。中国人有一句古话叫不患寡而患不均,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美国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科技最发达的国家,由于科技革命所导致的财富增长而带来的财富分配不公,于是就出现了主流衰败,特朗普主义盛行。八年之后再加上一个马斯克主义盛行。马斯克加上特朗普,这就是你不改变我们就改变。从这意义上说,我们国家的体制有天然的优势,能够平衡财富分配不公。但是在平衡财富分配不公的同时要继续维持财富的高速增长,同时要让所有创造财富的人们安心,保住财富,这大概是我们国家体制应该能够做到,也必须要做到的一个神圣的使命。接下来我的好朋友,肖然先生会上场为大家演讲,但在此之前,我先从大的角度先跟大家说一说未来十年的科技革命。前特朗普中国问题顾问白邦瑞,几年前写了一本书叫《百年马拉松》,他还送给我们,意思就是说中国有个百年马拉松计划要替代美国,去年美国白宫内部传出一句话说,白宫认为,只有十年马拉松,美国必须在十年之内搞定中国,如果搞不定,那未来中美关系会出问题。后面所有的问题我就不再展开了,最后的结论就是,中国和美国只有十年马拉松,这十年要么是分家,要么是冲突,分道扬镳,甚至打一仗,要么双方融合,所有一切都在未来十年,也就是从2025开始到2034年这10年,但问题是,未来十年里面的头五年,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将冲顶峰,大概在2035年左右的时候,人工智能依然会存在,但是不会像现在这样,每几个月就有一轮高度迭代,但是问题是中美之间谁主沉浮,是不是对决要全面展开,还是未来可以和平相处?此外,2035年左右,生物产业革命将进入你我的生活。这一轮科技革命还没结束,下一轮科技革命马上就要开始。所以我们认为,在未来十年当中,有两个无缝对接,第一个无缝对接是这一轮科技革命进入尾声,会带来一系列的巨大矛盾,就像买股票一样,所有的科技革命进入尾声的时候,都是矛盾冲突巨大发生的时候。但是与此同时,下一轮科技革命已经在虎视眈眈。如果我们掌控不好,地缘战略冲突,可能就会在这个时候大规模爆发。所以从现在开始,就像1859年狄更斯在《双城记》里面写的一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希望的春天,也是一个绝望的冬天,这是一个向前飞奔的时代,这是一个向后倒退的时代。”所有的这一切都由于科技,当没有科技革命的时候,我们生活也许很平静,但也不会有发展,当科技革命来临的时候,我们会很振奋,但也会更加迷茫。所以我用这句话结束我这一段的分享,科技让我们更强大,也会让世界更复杂。接下来,请出比我年轻将近20岁的科学家肖然先生给大家做分享。邱震海:肖然先生,你觉得2024年最大的科技亮点是什么句话?肖然:我觉得正如邱博士刚才所说,必然是人工智能+。邱震海:我刚才说2035年左右生物产业革命会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你觉得是我过于乐观了,还是过于悲观?肖然:我觉得很合适。因为在现在的科技行业里边有一个说法叫,“只要我多活十年“。所以大家普遍相信,十年之后,人类的各项疾病,将被科技所攻破。邱震海:就是到2035年左右?那我们这些人毫无问题应该可以看到。肖然:我相信,十年后,邱博士依然能站在台上给我们做跨年思想演讲。邱震海:那必须的。今天早上,赵建指着我说:“你精力这么充沛,你是奔着150年去的”。首先要感谢一下邱博士的邀请,其实邱博士在邀请之前,我也没有意识到我今天第一个来演讲。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我除了是一个科技从业者,还是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我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2024年毫无疑问对我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一年。这一年,我们也经历了各位企业家所经历的一些痛苦,包括减员,包括生意不好做。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我也在寻找一些心灵鸡汤。比如说,我在持续阅读著名经济学家华尔街投资教父级的人物达利欧的一些著作,在阅读达利欧著作的过程中,我发现,他分析了人类几个世纪的发展史,他尝试告诉我们一些经济规律,我尝试着在这个过程中去找一些心灵鸡汤。但当邱博士邀请我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在达利欧众多的分析过程中,他没有考虑一个关键要素——科技。所以今天我想利用这个跨年思想演讲,和大家分享一下科技带来的变化,对我自己来说,其实也是一种认知避免我“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这样一个科技时代,其实我们会发现,我们有一些焦虑,但正像刚才邱博士说到的,我为什么要焦虑呢?我没有理由变成一个悲观的人,因为悲观并不会让我的生活更好,所以在开始感知到2024的时候,我想做一个简单对比。大家都知道,2024年我们采用最多的人工智能背后的大模型,其实是大洋彼岸OpenAI的GhatGPT4,它被我们视为“Benchmark”,也就是基准。据说,GPT4有1750亿个参数,与之相比,我们人类的大脑约有860亿个神经元。当然,我们不能直接将参数和神经元做对比,但我们可以感受一下,其实现在所谓人工智能的大模型,其计算单元已经超越了人类。但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使强大如OpenAI,它每分钟也只能处理100个单词,而人类一分钟可以处理500个单词,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背后有一个很明显的逻辑,那就是即使今天的大模型技术背后,其模仿人类的计算单元已经得到了几何级数的提升,但计算单元之间的连接,仍少于我们人类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不说我们每个人大脑中有近10的15次方个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更不要说我们人和人之间有机会产生互动,能产出集体智慧,这至少是人工智能未来五年仍难以超越人类的客观限制。当然,在此基础之上,人工智能还是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多的东西。2023年,当这一波人工智能技术爆发时,所有人都在期待一件事情,那就是人工智能的第一个爆款应用会在哪里?我们期待下一个美团,下一个滴滴会在这个时候爆发出来,但经过了2024年的不停询问,这个问题在我们科技行业里目前已经终止。我们发现,人工智能的爆款其实不会像过去移动互联时代一样,它会是一次本质性变化。所以今年我们基于人工智能的第一个热词就是“agent”,即代理人。这其实很好理解,我们可以想象一下,1984年,我们会窗口找代理机构买机票、火车票。但在今天,我想把这个单词翻译为“人工智能体”,因为人工智能体能做的事情已经远远超过了过去的代理。谷歌前CEO施密特在实现财富自由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个投资者。最近他有几次放飞自我的演讲,其中一次他忘记了自己正在直播,并给出了他对人工智能体的三个判断。第一个判断,施密特认为智能体将越来越多的去处理一些复杂任务。我们想象一下,在移动互联网加持的时代,我们早已不会去代理机构购买火车票、机票,而是用智能代理。但如果我们想带自己的家人体验一下非洲大草原的风情,我们就会偏向于寻找旅行社这样更加专业的代理机构,因为智能体代理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但施密特预测,旅行社这样的专业机构,未来可能会被我们的智能体所取代。第二判断,施密特认为,在这个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人工智能体之间会互相协作,这是我们赋予它的权利,且我们也希望这样设计。今年,我们的很多企业落地智能系解决方案时,那个黑匣子里面其实不是一个智能体,而是一堆智能体相互协作,这种协作与过往信息化时代有一个显著不同,即不是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这样的线性过程,而是智能体之间的协同和博弈。举个例子,如果我们需要设计一个智能体来完成一篇作文,那么同时我们会设计另外一个智能体来扮演审稿员的职责,向另一个智能体其提出要求,在几个迭代之后,我们能发现一篇让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当然,在这两点基础之上,我们会发现施密特也预测了一个令我们感到威胁的未来。就是当这些智能体学会了互相交流,形成了交流沟通的能力,是否有一天他们就会形成真正的硅基文明,届时,我们又能做什么?施密特的建议是我们拔掉它的电源,让它成为无根生物。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焦虑,但我们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的商业狂欢已经开始。谈到商业狂欢就迎来了的第二个关键词,大家耳熟能详的“英伟达”。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英伟达实际上在我们中国是有实体的,也就在我们上海,英伟达创造了很多的奇迹。十几年前,英伟达濒临破产,因为他主动放弃了那个移动互联时代,他不做CPU,而是发明和创造了GPU,用来打游戏。2024年,我们看到英伟达创造了几个奇迹,第一个奇迹是它的市值超过了3万亿美金,一度超越了苹果,超越了微软,成为全球最值钱的科技企业。我们在行业里边,把英伟达的创始人黄仁勋先生称为“黄教主”。黄教主在任何场合都是一身皮夹克,这种形象我个人觉得,其实某种意义上表达了他个人的坚持和执着。某种意义上,我认为人类比人工智能的优势就是坚持和执着。当然,黄教主并不是对人工智能的执着,黄教主是对算力的执着。因为对比我们过往的CPU,GPU是另外一种算力。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总有一天人们会发现他的GPU,他的算力是有用武之地的,而他终于等到了人工智能这个爆款应用。在他的坚持背后,其实也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比如说这张股市趋势的截图,实际上描述的是9月3日发生的一个颠覆性的现象,这个谁都没遇见过,美国也没发生过,也是第一次,一天之内跌掉了将近2万亿人民币,是当时三个英特尔的市值,这是不可想象的事件。这个背后,实际上是传统的华尔街资本与新兴硅谷科技资本之间的博弈,这个现象的背后其实也带有非常强的政治意图。当然,邱博士更擅长分析从政治角度进行分析,但我想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必须指出一点,这博弈背后并不仅仅是政治,也有我将要说的第三个关键词,那就是科技形成的哲学思想。因为我们人类最终极的追求,实际上是思维观念,在我们学科里边实际就是哲学。在我们很多人的朋友圈里边,如果你关注一下,有不少的年轻人已经开始使用E/ACC这样一个后缀。这个后缀代表什么呢?代表我们说的有效加速主义。英文叫“Effective Accelerationism”,大家注意这个词的后缀“-ism”,在英文单词中通常表达一种哲学思想或信仰,比如唯心主义(idealism)和唯物主义(materialism)。所以这代表了一个哲学思想的崛起。大家在过往的两个月里一定看过这张照片,马斯克骄傲地闪现在了巴黎圣母院重新开张的仪式上,看着他的是一众欧洲曾经统治者和政治家,他们看不懂马斯克的思维。这帮人里面也有我们刚才说到的OpenAI的创始人奥特曼,这些人在硅谷代表着一种信仰。这种信仰认为科技的发展是有窗口期的,在这个窗口期里,我们人类要尽最大的努力把它推上下一个平台。只有在推上下一个平台之后,它才能够帮助我们人类解决饥荒、战乱,以及各种社会问题。当然,很多人认为这是正确的,因为三百多年前,马尔萨斯陷阱曾警告我们说,人类太多了,地球资源不够。但实际上这件事情并没有发生,因为科技发展了。那站在历史的今天,我也想问一下,有多少人赞成这种有效加速主义?当然,肯定是有人支持的,但我也相信有人持怀疑态度。确实,在这件事情上,即使马斯克、奥特曼,以及即将登场的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的辛顿教授,他们都有不同的见解。我相信这个哲学流派其实早已存在,只不过被这些人利用当代的技术放大了。所以这里边也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点,就是他们的核心逻辑是,如果你反对他,你就是反人类的。因此,当马斯克支持特朗普时,实际上换回的是特朗普对科技的支持。大家可以看到,马斯克的SpaceX在特朗普当选后的短短一周内就开始试射火箭,而特朗普本人也到现场参观,为其保驾护航;比特币圈的科技大佬们与马斯克同站一边,支持特朗普,也享受了一阵狂欢。这种旧卡尔主义和新硅谷科技基因的结合,将产生什么呢?那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第四个关键词很有意思,那就是世界的智慧大奖——诺贝尔奖。今年是诺贝尔奖一个特殊的拐点,因为它把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同时颁给了计算机科学家。首先是物理学奖,颁给了刚才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的辛顿教授。其实我离辛顿教授很近,只不过,借用邱博士的话,在20年前我也做出了第三个“女朋友”的选择。很可惜,我与辛顿教授失之交臂了。众所周知,计算机科学可被视为数学的一个旁支。理论上,计算机由零和一组成,这使得它研究的领域具有确定性。辛顿教授早在20年前就已提出,人工智能算法的背后是不确定性。站在今天的角度,既然是模仿人类的人工智能,为何还要追求确定性呢?当时,很少有人相信辛顿教授会成功,所以如今他和他的已故同事得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实至名归。其次是化学奖,颁给了DeepMind的创始人戴米斯·哈萨比斯及其团队,这位少年天才曾通过阿尔法狗展示了人工智能的潜力。当他在人类最复杂的游戏上,击败所有对手后,他开始将这项技术应用于真正的难题之中。他之所以获奖,是因为他将这项技术应用于DNA蛋白质结构的计算上。众所周知,人类的DNA结构极其复杂,研究单一的蛋白质结构就可能耗尽一位博士生的毕生精力。这在我们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是无法计算的问题。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这一问题现在变得可计算了。设想几年后,我们完成了人类蛋白质结构的全部计算,对人类疾病的治疗将是一项怎样的壮举?前面四个关键词确实让人兴奋。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尽管科技强大,政治却能摧毁一切。不可忽视的是,地缘政治正在加剧反全球化浪潮,影响着中美之间的博弈。我相信大家对此并不陌生,因为鸿蒙标志着我国在“卡脖子”工程上取得重要进展。鸿蒙背后,是一家我们如今认为伟大的企业——华为。今年十月,我再次走进华为,参与鸿蒙生态时感到非常激动,因为华为宣称他在十月份发了纯血的鸿蒙,即原生鸿蒙,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除苹果和安卓的生态之外,世界有了第三个选择,那就是HarmonyOS。那么,为什么这件事情如此了不起?每一项关键技术的突破背后,实际上不是一个企业,而是一个生态系统——无论是芯片、量子计算还是航空航天领域,甚至是移动应用操作系统。很多人都在学习研究华为的流程和管理制度,但我要告诉大家,你可能学偏了。我在华为做了12年的顾问,华为的开放性是难以被大家所学习的。大家只知道,华为曾经付出了每年的全部利润,请了IBM的一个老师,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华为在请完IBM之后,把所有的钱请了全世界最知名的老师和咨询公司——这就是华为成功的原因。所以,呼应我们之前讨论的“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那就是保持开放性。在第五个关键词之上,我认为人类拥有一种独特的能力,即感知能力,这是人工智能目前尚未具备的。我们能够进行高效的交流,并迅速吸收和理解他人的信息,而现在的人工智能要依赖大数据。当谈及“效率时代”,许多人可能会感到担忧。在此,我想从两个不同的视角为大家进行介绍:一是老板视角,而我恰好是一个老板;二是员工视角。以我为例,当我拿出智能手机的时候,我发现大厂的移动应用里,人工智能全是免费的,我可以在朋友圈里看到随意生成的图片。然而,当我试图将这一技术应用于企业时,我意识到它的成本异常高昂,甚至达到了我无法承受的程度,连电费都成为了负担。我曾与华为的科学家一起测算过,比如OpenAI的初始版本,如果我想让更多的同学能够使用,那我们每年要交的电费大概在2000万至3000万人民币这样的水平。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有一个悖论,他指出当一项技术的效率持续提升时,其资源消耗和使用会呈几何级数增长。例如,当油价下降时,我们更愿意驾驶汽车,谁会拒绝享受舒适和宽敞的空间呢?其次,员工的视角是什么——我被人工智能取代了,我该怎么办?在此可以负责任地说,经过近两年的试验,我们觉得在通用型人工智能爆发之前,我们消失的工作岗位远比我们创造的工作岗位要少,所以员工真的要把AI用起来。总而言之,在这个效率时代,有一句话是正确的,那就是学习使用人工智能。淘汰你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会使用人工智能的人。所谓科技组合效应,是当众多因素汇集时,会产生一种组合效应,这种效应通常是不可预期的。例如,在世界经济论坛的预测中,它对历史上几次重大的科技革命,特别是互联网时代,做了一个影响力分析。分析中,这些事件有很多交集,但有意思的是,他们在人工智能上打了一个问号,因为他们也不知道会何去何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认识到,每一次科技的爆发并非源自单一技术的突破,而是技术的组合使然。所以作为企业家,尤其是那些致力于利用技术提升生产力的朋友,需要认识到技术的多元化。不必拘泥于单一技术,而应尝试多种技术的组合,这就是科技组合效应的精髓。这个概念源自著名未来学家库兹韦尔在其著作中提出的观点。库兹韦尔毕业于麻省理工,曾在微软等企业工作,从过往的历史来看,他的预测相对准确,所以大家更愿意相信他的预测。库兹韦尔认为,2035年,人工智能将达到人类的智能水平;更可怕的是,2050年,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的集体智慧。届时,人类的优势,人类的链接,将不复存在。但在2050年之前,库兹韦尔也给出了一个欣慰的答案,即2045年,人类文明2.0将诞生。可能我们思考问题、和人工智能相处的方式,在2045年会有一个崭新的变化,也许是我们新一代的和平时代。最后,我想再和大家分享一下看见2025的科技十条。原则上,我们认为人工智能仍会霸占我们的头条,它将走进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大家的移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都会配备几个人工智能模型。众所周知,春秋时代是百花齐放,战国时代是大鱼吃小鱼。明年,我们将看到人工智能的企业一片混战,大的兼并,小的另寻生存方式。同时,我们也会看到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比如一些工作可能会消亡。实际上,这个现象在过去也曾发生过,比如我刚才提到的移动互联,大家订机票和酒店不再找代理人,代理人渐渐消亡。明年,我们还会看到一些工作的消亡,但大家要相信,明年也会有更多的工作岗位被创造出来。这有可能成为我们未来的经济爆点,低空飞行将成为大家出行的又一选择,繁忙的都市将增加一道新的风景线。空地一体的6G网络将进入我们的视野,6G网络将在全球上演更为激烈的大国博弈。这对我们的企业家朋友来说,既是好事情,也是坏事情。大家以后可能没办法再享受静谧的时间,因为连接无处不在,大家可以随时找到你。就在我将这次科技十条的提纲交给邱博士团队的第二天,谷歌发布了它的量子计算芯片Willow。为什么量子计算如此重要?因为它回到一个本质的逻辑,它是另外一种算力。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个算力可以干什么,但我们可以期待这个算力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爆款和科技。最后,希望大家和我一样保持乐观,保持谨慎,让我们一起来拥抱一个科技的2025。今天是2024年的最后一天,明天将迎来2025年的第一天。在这个时刻,公司里可能没有比会计更忙的人了。会计之所以如此忙碌,是因为他们需要等待2024年12月31日的12点,那一刻去盘点一年的财务状况。在座的各位可能都有自己的投资组合,其实你也可以盘点一下,这个选择特别重要。如果你在一年前购买了比特币,那么今年你的收益为160%,即1.6倍;如果你买了黄金,那你的收益是40%;如果你买了美股,那你的收益是30%;如果你买了A股,那你的收益也能达到15%。因此,我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因为它能够将所有人的认知转化为实际收益。但与此同时,这个时代也在狠狠惩罚你,惩罚的不是你的无知,而是你的傲慢。我相信,这几年大家都有参与投资,也经历了不少,许多不服的也被打脸了。所以,我觉得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尤其是2024这一年,特别的不平凡。特别是在我这个行业,即资产管理行业,大事不断发生,各种各样的震荡和波动,包括A股两次比较大的震荡。那么,在这样特别的时刻,我们要如何看待2025年的财富?如何不入坑,并在此基础上,获得相当的收益?在交流前,我想分享一个关于资产管理行业和每个人财富配置的有趣圣经故事,即诺亚造方舟。我们知道,诺亚生活在中东地区,那里原本缺乏河流与水源。然而,他用了大约120年的时间,建造了一艘足有一个半足球场大的方舟,来容纳他的家人以及各种动物和植物。尽管许多人嘲笑他,但他耐心等待,最终40天的大洪水席卷了世界,唯有诺亚一家幸存。我们这些年,特别是次贷危机后,全球实际上就是一场大洪水。自次贷危机以来的15年里,美股看似涨了15倍,但实际上并非每股市值都增长了15倍,而是美国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膨胀了15倍——最初约为7000亿美元,而在疫情后一度接近10万亿美元。所以,其实我们每个人并不需要多大的收益率,只要能够保护我们的财富,使其免受重大波动和通胀的侵蚀,便已然是成功的投资。但是,在此之前,我们需要深入思考:过去十年,哪些资产类别经历了增长,哪些经历了下滑?过去二十年的情况又是怎样的?这是一张有意思的图,可以看到,这上面涨得最多的是护理、咨询等人工服务领域;而下面在下滑的是大工业品,比如电视、手机、汽车等等——而这恰恰是我们投资的对象。价格下降意味着生产率的提高,这有助于弥补由通货膨胀带来的财富侵蚀。理解这一点在方法论上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需要树立这样的观念: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家庭财富的结构是必要的。在接下来的一年,无论它是动荡的一年还是大放水的一年,我们都必须思考,我们是否拥有自己的财富。在制造我们自己的诺亚方舟前,我们需要观察世界正在经历何种变化。在这之中,三大历史加速器叠加出现——瘟疫、战争、科技。瘟疫方面。尽管疫情已经过去了,但其影响依然深远,其中一个直接的影响便是全球大放水,我们的债务已经接近340万亿美元。同时,未来我们将进入一个新常态,即不得不长期与某些病毒共存,同时面对战争。战争方面。2022年2月份,俄乌战争爆发,它几乎消磨殆尽了二战后建立的和平文明成果,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有四个卷入了战火。同时,二战中我们建立的贸易秩序也受到挑战,例如WTO的影响力远不如从前,反而是像CPTTP等地区性组织更加热门。从这意义上说,未来几年,特别是从明年开始,将不得不面对一个不平静的世界。我们可能不仅需要告别和平红利,还要偿还和平的赤字,比如现在很多欧洲国家开始要求德国还账。科技方面。正如刚才肖然博士说的,AI革命以无限的算力应对有限的人的生命,这很可怕,其影响可能超出了我们的认知。以上三个关键变量,也构成了我们投资的主线,也是我进行投资的重要指标。瘟疫,我们投了一些重大的新医药、生命医药公司;战争,我们投了一只股票,从年初的20美元涨到了现在的130美元;科技,我们投了英伟达,从年初到现在也涨了四至五倍。因此,这三个变量是我们未来长期配置的核心,即在诺亚方舟中占据重要地位、享有较高权重的行业资产主线。此外,在这个时代,我们应学会与过去告别。如果不学会告别,就可能被过去束缚,导致资产缩水。首先是告别全球化。可以看到,现如今几乎全球都在告别全球化,取而代之的是朋友圈。过去全球化以效率为导向的生产方式,表现为物美价廉,吸引人来采购。如今,即使你的商品物美价廉,我也不买。这是在以价值观来重构价值链,这显然是不经济的做法。其次是告别和平时代和低通胀。其中,我们享受了半个世纪的低通胀,现在必须说再见了,这在美国、欧洲,尤其是拉丁美洲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委瑞内拉、阿根廷,他们的通胀高达40%甚至100%。最后是告别低利率。即便是坚持了几十年低利率的日本,现在也不再坚持,开始加息了。而美欧的降息幅度和过程,我认为也不会特别顺利。所以,今天是一个告别的时代,我们要学会体面地告别,并迎接未来。实际上,我们作为后发的工业化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跟随并学习美国。例如,我们的货币体系直接与美元挂钩,我们引入了大量的管理模式、技术、法律乃至证券交易的架构等等。而现在,我们已然是一个产业体系健全的国家,未来我们需要自己去成家立业,这个过程当然是痛苦的,所以我们需要重塑与美国的关系,正如邱博士前面提到的,我们需要用十年的时间重塑与美国的关系。过去,中国经济高速飞行了二十多年,如今在这个告别房地产的时代中,我们的飞机该如何着陆?以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为例,从近12%到6%,日本用了二十年,美国用了十年,而中国仅用了两年。速度之快,正是我们感受到转型阵痛的原因。当然,我们不能只看到这些阵痛,还要看到在此过程中也涌现出许多结构性机遇。其中一个,就是我们需要去思考,为什么今年经济有一半动力来自于出口?原因在于全球普遍面临通胀,唯独中国的物价保持稳定。此外,随着房价近年来的下跌,我们的要素成本也降低了。所以,现在我们重新面临着一个结构性的机会。同时,中国提供的完善的、低价的基础设施,为大工业生产带来了无限可能,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工业产品,如汽车、光伏和锂电池,价格如此低廉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需要识别这些结构性机会,并妥善处理对外对内的关系。观察当前中国,我认为有三个周期性因素特别值得关注,它们显著影响着2025年资产配置的趋势。第一个长期因素是人口老龄化,但更为关键的是所谓的“中国式现代化”。过去,我们用了三个甲子的时间,从一个农业文明的、传统的国家,转变成为一个工业文明的、城市的国家。这一转变容易吗?非常困难。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一个叫达龙·阿杰姆奥卢的人,他的著作《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指出,国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会遇到环境污染、金融危机、贫富分化以及社会思潮的纷争。不难发现,在当今网络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难以达成共识,各种极端思潮涌现。面对这一情况,该怎么办?一是,选择勇往直前,坚持走民主化、法治化的现代化道路;二是,像伊朗等国家,没有办法往前走的,就试图从传统宗教精神中寻找新的思想资源,这最终导致了转型的失败。在当前时刻,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转型,这是180多年历史上无数人推动的结果。我们已站在一个关键的节点上,通过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来推动民族复兴。大家知道,当前全球几乎所有国家都在面临通货膨胀,但我们的物价是保持稳定的,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这当然是一个非常好的保障,但企业利润、就业同样受到影响,因此2025年,特别是2025年下半年,大家可以关注由通缩型去杠杆到通胀型去杠杆的过程,正如达利欧在《债务危机》中所分析的那样,这个过程就是债务周期的典型特征。大家可以看到,今年年底一线城市房价、交易量等方面已经出现了边际复苏,同时CPI也出现了边际抬头,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趋势,我们需要观察短期,或者说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动能的转换。必须指出一点,2024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出口、出海,但如果特朗普上台导致中国出口、出海受阻,那么我们明年就必须重启内循环。实际上,自今年第三季度起,我国已经开始全面加大政策力度,刺激以消费为主的内循环,以确保明年的经济增长。因此,明年我们要多做内循环,适度增加外循环。比如今年,包括我指导的资产组合中,采取了做多企业出口链的策略,而到了明年,我们可能在继续做多出口链的同时,做多内需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走势。年初A股大跌时,如果能勇敢买入沪深,那么今年的收益率可达15%。但大家也有一个非常疑惑的问题,那就是作为第二大经济体,为什么我们的股市指数总是徘徊在3000点?为什么我们没有十年十倍的牛市?实际上,中国也经历了一轮牛市,但中国不是像美国那样的发达金融市场,而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可以看到,过去十年间,我们的总市值从20万亿变成了近90万亿,增长了四倍,但上市公司的数量和定增的量也相应增加了四倍,这就是中国A股不一样的地方。对于国家来说,总市值是有意义的,增加了国家资本的积累,但对于投资者而言,我们更关注的是每只股票的价格以及股市指数,但我们需要理解这一切。所以我认为,2025年我们应该对股市要有一个认识,我们的IPO可能在2025年重启,因为继续停下去会非常麻烦,但从整个改革道路的路径设计来看,中国的A股市场和资本市场不能再仅仅服务于融资者,还应为普通百姓的财富保值增值服务,尤其要考虑到有几万亿的养老金在资本市场中。可以看到,美国资本市场有一半以上是养老金,这关乎国家金融安全和金融强国的建设,极其重要。因此,2025年A股市值可能仍然会继续增长,但指数是稳定的,而中枢会不断上移,这实际是有机会在里面的。至于债市,在我的印象中,中国的债市已经是历史上最长的牛市了,且令人意外的是,中国的十年国债竟然和日本的十年国债交汇,因此,我认为中国十年国债破1.7是一个历史性事件。与此同时,随着2025年经济复苏和通胀抬头,我认为也不必要在债市进行更大的系统性配置。过去两年,我给投资者和基金经理的指导,首先就是配置债券,因为在通缩的情况下,债券肯定是首选。其次,就是要按照债的思维去做股。什么是有债性的股票,其实就是分红的第一波红利。当然,2025年我认为可能需要转变策略,但具体在第几季季度进行转换,目前尚无法确定,但我觉得要关注第二、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复苏的主线,如果经济复苏,股票一定优于债券。对于关乎国运的房地产行业,我们即将告别它,但让这架飞机着陆的同时,没有好好操纵三条红线,以至于它出现了坠落的可能,但我仍相信,如果央行资产负债表和财政政策出现重大转变,那么2025年的房地产市场将出现结构性复苏。事实上,以上海、北京、深圳为代表的核心一线城市,核心地段已经出现了复苏的迹象,并将作为一个涟漪效益向外发散,但想要中国房地产真正崛起,还需要我们重新给房地产赋予金融和财富属性。坦率地讲,没有一个国家的房地产市场不具备金融和财富属性。然而,时代变迁,过去我们倾向于将70%到80%的资产配置在房地产上,未来这一比例可能会降至40%左右,其余约40%的资产,可能主要考虑金融资产配置,以股票和债券为主。这也标志着一个新的专业资产管理时代的到来。此外,大家可能还关心美股,那么美股到底有没有泡沫?几乎每年,大家都会认为美股即将泡沫破裂,要崩溃,毕竟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国股市无法经受一个收益率超过5%的高压利率环境,且美股估值也处于高位。然而,我们忽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种情况下,仅凭金融定价逻辑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考虑地缘政治因素,以及全球经济循环模式的重塑。说到底,最近两年全球的人、财、物都流向了美国。财就不必说了,我仅指出一点,近年来,中国的出口表现优异,创造了近1.8万亿美元的顺差,但这1.8万亿美元,近15万亿人民币并没有回到中国消费,我们的外汇储备仍然保持在3.2万亿美元的水平。包括中国在内,大量的资本流入美国,许多国家的财富被投入到美股中,同时得益于民主党宽松的移民政策,全球各地的人潮涌向美国,许多人成功获得了绿卡,而这只是正式移民的一部分,非法移民数量更是庞大,据说今年可能接近300万。如此大规模的人、财、物的流动,且这些新移民同样带着资金,美国经济繁荣也就是不令人意外了。而且美国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较高的回报,这与中国的A股市场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我认为2025年美股仍会有一个韧性的表现,至于会不会像今年这样强劲,坦率地讲,我持怀疑态度。最后,经典的问题,2025年我们应该采取怎样保值增值的策略。在这儿先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前几年黄金没有上涨,反而在美元加息的情况下,黄金今年上涨了40%,去年上涨了60%?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地缘战争,以及全球避险情绪,特别是美元体系的担忧、再造或替代。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在特朗普再通胀交易的压制下,黄金尽管最近处于波动状态,但在2025年,黄金可能仍会有一个较好的表现,尽管收益率可能不会特别高。必须指出一点,考虑到世界正变得不平静,一方面全球进入了一个大争之势,另一方面全球又在放水,在这种情况下,以黄金为代表的实物资产难道不会上涨吗?因此,在我们的财富诺亚方舟中,黄金的配置应该在20%左右,特别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从长远来看,在我们的财富方舟中,必须持有一定黄金这样的底仓,以确保不会被下一次货币大放水的狂潮淹没。以上就是我(赵建)的汇报,正如我的题目《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每当陷入困境时,我们都要勇敢地相信未来会更好。因为世界在不断进步,真正的强者并非那些自认为强大的人,而是能够适应这个时代的人。主持人:赵健先生从多个角度分享了经济发展史,展示了其中的变化和结果,我们相信,中国2025年经济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迟福林:如何在不确定的时代中锚定确定性机遇?我想分享三个观点。第一,改革开放是最大的确定性,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关键一步,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因此在2024年回顾1984年,展望2025年十分重要。1984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里程碑,同样也是我从事改革研究的起点,在过去40年间,我和中大的同事一直从事改革研究,为改革疾呼。最近,我们出版了《建言改革:改革智库33年的追求与探索》一书。回顾历史,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程充满艰辛,坚守建言改革开放同样极为不易,而不忘历史,才能增强行动自觉。第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之策。目前,总需求不足已经成为经济回升向好和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在这个特定背景下,应该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加大对人的投资。中国式现代化核心在人,人的现代化成为牵动影响全面深化改革全局的结构性问题,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主体责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社会结构变化,要求加快解决人的现代化。与此同时,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等全自身全面发展需求也在明显增大。需要强调的是,未来几年,我国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消费结构有10%至15%的提升空间,经济转型的突破将拉动未来十年4.5%到5%的经济增长。经济转型升级蕴藏着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其中关键是落实中央的改革部署,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主持人:感谢迟福林院长带来的分析。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变化,也在见证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前面,赵建先生已经通过他的观点向我们阐述了一部立体经济发展史,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邱震海博士为我们带来的主题分享《历史的激流中,我们每个人的变化》。出品方:香港全球化中心
主办方:震海会、大象新闻
独家冠名:码组®,「中国原创」模块化开放式床垫
支持单位:同济大学校友会
协办单位:上海同济大学校友会、深圳市同济大学校友会
品牌赞助:茅琼酒
礼品赞助:茅台生态UMEET蓝莓气泡酒、上海帆和翼科技有限公司
服装赞助:欧定头等舱高弹衬衫
饮用水赞助:椰树集团有限公司
支持伙伴:辣物LOVE烧烤酒场、七宝熊猫、深圳市上海商会、脑吾脑
媒体支持:文汇报社·文汇讲堂工作室、南都·湾财社、財华社
合作平台:腾讯新闻
会务支持:艾创集团ProGravity普罗引力创意中心
全网播出平台:大象新闻、视频号、抖音、腾讯新闻、新浪新闻、新浪微博、今日头条、哔哩哔哩、百家号、快手、好看视频等
跨年思想演讲线下地址:上海闵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