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招聘亮明“艰苦”,说清情况是对用人工作负责

时事   2024-09-26 20:19   北京  

摘要

 
中青评论
需密切关注一线人才的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改善其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让人才减少后顾之忧,安心做好工作。

“经常下乡,深入牧区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在一线,食宿在林场”“需要经常驻所值夜班”……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2025年全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其备注栏中不时出现的“条件艰苦”说明引发热议。随后,“全是艰苦岗位”等调侃在网络上刷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红星新闻报道,此次公告共发布了3个岗位表,网络上广为传播的“‘条件艰苦’密集出现”截图,多出自基层千人计划岗位表中,而基层千人计划岗位仅占本次集中招聘人数的6.7%。可见,所谓“全是艰苦岗位”的说法存在夸大成分。针对网友基于“条件艰苦”演绎的“自己生活做饭,经常断水断电”“想连个WiFi或接收手机信号要爬两个山头”等说法,有知情人士回应:“哪会有那么夸张,这些都是假的。”
该如何看待事业编招聘对于艰苦条件的“实在”备注呢?有人认为,如此备注可能会“劝退”应聘者,甚至让相关岗位面临无人问津的尴尬。而事实上,对于这类基层岗位来说,提前把工作性质、环境条件说清楚,不仅是对应聘者的尊重和负责,也能够提高招聘效率,避免人岗错配带来的沉没成本。
此前,就出现过不少人在基层岗位上“水土不服”的案例。一些应聘者在考试“上岸”后,才发现实际工作情况与想象中有较大出入,继而出现入职即后悔,甚至刚上岗便天天想要“逃离基层”的情况。即便每个岗位都“不愁招人”,但当人心思动时,也未必能在岗位上做好工作。可以说,这对基层工作和人才都是一种耽误。
据《呼和浩特日报》报道,设置基层千人计划是为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向基层一线流动,有效缓解旗县以下事业单位招人难、留人难的现状。客观而言,对这类基层岗位来说,偏远的地理位置、艰苦的工作条件、长期驻所的工作要求等,都可能对应聘者带来较大困扰,是决策时需要参考的重要因素。
对此,也没必要一味指责应聘者“挑挑拣拣”“不能吃苦”,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悬浮”的,择业时综合考虑各项因素是人之常情,也是更加理性成熟的态度。比如,有些工作需要长期值夜班,而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这样的非常规作息;“经常下乡”的工作内容,对一些不熟悉当地语言的应聘者来说会是较大挑战;要求“食宿在林场”的岗位,对于想要给子女提供良好教育、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应聘者而言,也的确不太适合。
当地在招聘时就“亮明”条件艰苦的岗位,说明具体的工作情况,有利于应聘者在信息更加充分的情况下审慎考量,根据自身状况综合评估后再做决定。如此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便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后期人岗不适配造成的反复折腾。
从做好基层工作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招聘方式也更加科学。基层招聘的关键,不仅在于数量上的多少,更在于能否选拔出真正有心扎根基层、有能力为乡村振兴等事业作贡献的人才。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些明知相关岗位的艰辛,仍坚定投身基层工作的人才,更值得被尊重和珍视。
当然,工作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地有关部门还需密切关注一线人才的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改善其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让人才减少后顾之忧,安心做好工作。
文/任冠青

编辑/黄帅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出品



中青评论
中国青年报评论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