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广州旅行的朋友,如果想了解广州的悠久历史文化,你必须去看一看 “羊城祖山”越秀山;如果你想感受古代南越国文化,可以参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越王井、南越王墓等;如果你想感受“老广州风情”,可以逛上下九步行街、荔枝湾、北京路、恩宁路等;另广州还有广州塔(小蛮腰)、海心沙、石室(圣心大教堂)、白云山等等著名景点;但是,有些地方,不是景点,不需要刻意去寻找,而是一个转身的偶遇,让你回味一段历史和一个尘封的故事……
11月的一个空闲的周末,有朋自远方来,因为朋友非常想吃正宗的竹升面,珊丫头便和朋友来到市二宫地铁附近觅食,沿着同福东路一路深入,途中被一个写着“下蒙圣街”的拱形牌坊吸引住,只见拱形牌坊的两侧有一副楹联写着““蒙以养正,圣功也”“,向内看里面有一块牌子详细记述这个社区名字的来源。细读之下,惊讶的发现原来这个社区是秦朝名将蒙恬的后代居住而得名。
我和朋友两人认真阅读了“蒙圣社区”的介绍,广州“蒙圣”社区地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秦朝,与秦始皇时的名将蒙恬有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途中死了,赵高为夺权杀害了蒙恬。蒙恬家族失了势,后人四散逃亡。根据《广州地名故事》书中记载,到了明初,太学生蒙安编写了一本《番禺蒙氏家谱》,认为番禺(今广州)蒙氏为蒙恬后裔。蒙安万年在珠江南岸的花洲(即今海珠桥南端西侧和蒙圣里一带)定居,后来这里便成为蒙氏聚居的村落。为缅怀先人,蒙氏尊蒙恬为“圣”,这个地方称为“蒙圣”。
于是,珊丫头和朋友临时决定先进入拱形牌内的巷子逛逛。透过拱形牌坊看内街,是一条麻石巷,有三块的、有五块的麻石并列铺彻……一直向前延伸,这种广州的特色建筑“麻石巷“,要知道麻石街巷的存在远远早于西关大屋和骑楼。因为广州的天气有时晴天和雨季几乎对半,麻石的好处就是晴天不易长青苔,雨天不易路滑,排水性能非常好。只是现在随着时间的流逝,麻石街已是越来越少,但老一辈人这麻石街充满了感情,也许也因为这,看到很多老人仍留守在圣蒙社区。沿麻石街一路走着走着,原脚步勿勿的去觅食的我们也变得悠哉游哉。
着麻石路走,仿佛穿越时空,有很多小街小巷纵横交错,除看到代表广州风情的麻石路,还有能看到趟栊门、小洋楼、青砖屋……尽管周围已经是高楼林立,但似乎与这里都无关,这里还是原来的样子。走进小巷中,很多小巷的名字仍在使与“蒙圣”相关的名称,例如上蒙圣街、下蒙圣街、蒙圣横后街等。
如果你碰到上了年纪的老街坊,他们会告诉你现在的上蒙圣街以及下蒙圣街在以前都是集市。以贩卖蔬菜和日常用品等为主。据广州市地名普查网记载,100多年前,在这附近有一个集市,叫蒙圣集市,在集市上方称为上蒙圣,人们讲有上必有下,又把集市下方的街市称为下蒙圣,上下蒙圣街由此得名。
随处可见麻石街、青砖大屋、趟栊门、小洋楼……见证这里曾经的繁华,只是现在多数是无人居住,我们甚至看到一些房屋长满了草,从大屋里长出了大树。我们一路走,见过的大多数为老人,也许,虽然年轻人都搬走,老人们却因为舍不得多年的老街坊,继续留守,闲来聊聊一起喝喝茶,聊聊家常……
再往前一直走,我们看到很多藏在旧屋里的婚纱店,粗略估计也有上百家,因为来得比较早,婚纱店多数没有开门。朋友此时感叹:老街与婚纱,好浪漫。
此刻,我们徜徉在老街中,虽然,当年的鼎沸人场早已沉寂,仍然能够感觉到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远处虽然高楼大大厦仿佛已不在视线内,置身在这里,宁静悠闲在心底慢慢腾起来,也许,这就是生活在老街人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显得那么朴实。
那么,你是否认为广州只有高楼大厦?你了解广州的历史文化吗?对广州悠久的历史是否感兴趣?是否知道广州有一个地方是秦代名将蒙括后人居住?是否有兴趣来感受一下岁月的变迁?在广州,你还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推荐?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