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对点”返岗!各地多举措保障外出劳动者温暖复工】【年轻人娱乐消费丰富多彩】……

政务   2025-02-05 10:56   山东  

转发

01 “点对点”返岗!各地多举措保障外出劳动者温暖复工

02 年轻人娱乐消费丰富多彩丨文化中国行

03 我国服务贸易规模首次超过万亿美元(新数据 新看点)


01 “点对点”返岗!各地多举措保障外出劳动者温暖复工
随着春节假期进入后半段,务工人员陆续返岗,“春风行动”搭起就业“连心桥”。各地出台多项举措,保障外出劳动者温暖复工。

  ■有补贴!紧抓春节劳动力转移就业黄金期

  1月31日,200辆私家车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集体出发,标志着威宁2025年有组织劳务输出正式启动。

  威宁是贵州人力资源大县,当地紧抓春节劳动力转移就业黄金期,于1月31日至2月13日,通过飞机返岗补贴一批、高铁返岗补贴一批、火车返岗补贴一批、客车返岗补贴一批、自驾返岗补贴一批的“五个一批”方式,“点对点、门对门”一站式服务,集中输送务工群众前往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地务工就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返岗务工人员李仕聪表示,“拿到了政府的补贴,我们非常高兴,心里热乎乎的。” 截至2月3日,威宁已有1100余人享受政府补贴,踏上返岗旅途。

  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福建省劳动就业服务局,从2月2日起,从昆明、贵阳、固原、定西、郴州等5个方向,安排4架次专机和1趟专列12车次包车,“点对点”包机包列包车输转省外劳务协作基地务工人员返岗就业,为奋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提供人力资源要素保障。

  除了延续实施“点对点”包机包列包车外,福州市人社部门还分类施策、注重实效地开展一系列有力度、有温度、有精度的惠企暖民服务举措,如出台2025年一季度稳工促生产政策措施,从发放一次性稳定就业奖补、一次性用工服务奖补、一次性扩岗补助、搭建求职用工对接平台等多方面支持企业稳定生产、保障企业用工。

  2月2日下午,接机人员在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迎接福州市首批重点企业返岗务工人员。

  ■抢票难?不用愁,“专机”“专列”“专车”来接送

  近期,多地陆续开行“务工班车”“务工专列”“务工包机”,为务工人员提供“点对点”返岗服务。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社部门联合上海市静安区、虹口区两地人社部门提前谋划,积极开展返岗就业服务宣传、组织务工人员乘机、协调企业做好接机、安置等工作,通过精准摸排返岗意向,统一时间地点,确保外出务工人员安全顺畅返岗。

  杨尚澄是云南文山首批乘坐免费飞机赴上海返岗复工的60余名务工人员中的一员,他表示,“有这样的免费返岗机会,减轻了我们的经济负担。”

  近期,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外出务工人员迎来开工热潮,首批60余名务工人员已乘坐免费飞机赴上海返岗复工。

  ■帮对接!多场招聘活动送来就业“春风”

  2月2日晚,上海迎来今年春节首批包列“点对点”返岗复工劳动者。上海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和对口地区负责人到站台迎接,并在虹桥枢纽“来沪就业服务第一站”为他们举办了一场简短但热情的欢迎仪式,送上复工礼包的同时,为他们讲解上海的就业政策和维权途径等。

  2月2日晚,上海迎来今年春节首批包列“点对点”返岗复工劳动者。上海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和对口地区负责人到站台迎接,送上复工礼包。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佳瑛介绍,在往年赴劳务输出大省开展驻点招聘、组团招工的基础上,今年上海又主动跨前,进一步丰富劳务协作举措工具箱。

  “我们将全面排摸重点企业用工需求,梳理存在用工缺口的重点企业名单,建立‘重点企业用工服务档案’,积极匹配对接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务输出大省的劳动力输出需求,‘穿针引线’做好企业用工保障工作。”杨佳瑛说。

  据悉,上海还将组织一系列“专机”“专列”“专车”服务,帮助安徽、四川、湖南、河南、甘肃等劳务输出大省的大批务工劳动者陆续返岗,并计划在春节后有针对性地密集举办110多场招聘会,提供10万多个岗位。劳动者来沪后,上海将通过针对性的职业指导服务,结合市场用工需求和个人就业意愿定制推荐个性化的定向培训项目,并给予培训补贴支持,助力其掌握一技之长、提升就业能力,实现稳定增收、扎根上海。


02 年轻人娱乐消费丰富多彩丨文化中国行
买趣味年货、逛“非遗”庙会、游赛博空间……蛇年春节假期,除了传统的迎新贺岁活动,年轻人的娱乐方式更加丰富,消费新场景、新热点不断涌现。
采买年货是过年的一大重头戏,年轻人的年货消费也有自己的特点,年货清单融入更多个性化元素,一系列“新年货”涌现。魔芋爽、螺蛳粉、AD钙奶等网红零食的热度盖过了以往的花生、瓜子、糖果、糕点。年货中的趣味元素也不少,比如许多年轻人更看重春联的创意性,新式春联成为热门之选。在北京工作的“00后”女孩何莎打算就地过年,决定给自己的小家增加些仪式感。她下单了一副写着“身体棒棒、钱包胖胖”的春联,“这才是最实在的祝福嘛!你看,横批还是‘福气旺旺’,多好”。
此外,电子产品、智能家居等品类也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年货。重庆市万州区万达广场华为授权体验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过年期间,手机等3C类电子产品日销量增加了二成到三成。大学生李晓瑞说,自己打算趁春节假期买块智能手表,“现在有15%的以旧换新补贴,春节期间买挺合适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凇表示,春节对于年轻人而言,不仅是家人团聚、朋友相聚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是展现自我、追求个性化体验以及悦己文化的彰显时刻。“现在年轻人追求的是‘情价比’,非常希望商品有情绪价值,强调个性化又突出年味的元素尤其受欢迎。”
作为首个“非遗版”春节,今年春节期间,各地年俗也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目光,逛庙会、品民俗等成为热门体验项目。“跟着‘非遗’过大年”热度持续高涨。有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认为年俗是一代代传承的文化瑰宝,近六成的受访者认为年俗可以增强过年的仪式感。
正月初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琉璃厂东、西街张灯结彩,在这里举行的厂甸庙会热闹非凡。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逛厂甸”是老北京人独特的春节记忆。庙会上,不时有穿着汉服的年轻人拍照留念。1997年出生的徐媛媛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就对汉服文化很感兴趣,“以前只在周末或出去玩时才穿马面裙,现在感觉过年穿更有仪式感。厂甸庙会很热闹,就想在正月初一和家人一起来逛一逛、拍拍照”。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丁瑛认为,当代年轻人成长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代,对于国货国潮有着较高的认同感,近几年的汉服热、国潮风也体现了年轻人消费的新趋势。“不论是参与‘非遗’项目还是穿着汉服旅拍,核心都是年轻消费者对于体验型消费的喜爱。”
线下年味十足,线上春节同样精彩。不少年轻人通过网络空间探寻新派年味。从新年主题手机壁纸、拜年表情包、红包封面,再到如今的AI定制拜年视频、新年祝福语等,年轻人的“赛博年货”内容不断更新。这类商品展示了年轻人独特的消费观和社交态度,也带有浓厚的数字化色彩,体现了年轻人对节日符号的新理解。今年,多个电商平台新上线“送礼物”功能,不少年轻人线上为亲友送礼物,既方便又新潮。
丁瑛表示,在数字经济时代成长的年轻消费者热衷于追求虚拟空间的年味,“游戏人物的新年主题皮肤、虚拟社区的新年主题、红包封面等都是热门选择,年味从线下延伸到线上是新趋势和新特点,为蛇年新春增添了别样风采”。
年轻人的春节消费新潮流不仅体现出消费行为的转变,更意味着文化内涵与生活理念的变迁。冷凇认为,年轻人在购物中不再单纯追求消费本身的物质定位,而是更强调与自己情绪的共鸣。这让年轻人在延续传统的同时,找到了更好表达自我的方式。

03 我国服务贸易规模首次超过万亿美元(新数据 新看点)

人民日报北京2月3日电  (记者罗珊珊)2024年,我国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75238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出口31755.6亿元,增长18.2%;进口43482.4亿元,增长11.8%。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增长,全年进出口28965.2亿元,增长6.5%。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16573.2亿元,增长7.4%,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增长较快,增幅分别为39.3%、12.2%;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12392亿元,增长5.4%,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增长较快,增幅分别为29.5%、8.7%。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顺差4181.2亿元,比2023年扩大504.5亿元。

  旅行服务增长最快,全年进出口达20511.5亿元,增长38.1%,为服务贸易第一大领域。其中,出口增长156.8%,进口增长29.3%。

来源:新华网 经济日报 人民日报

点亮“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

临沂自然资源规划
发布自然资源、城市规划、不动产等方面政策信息、行业动态、宣传解读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政务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