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丨2024年第24期(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专辑)文章导览

百科   2024-12-27 10:44   北京  

因微信公众号调整了推送规则,如果您想继续接收本公众号的内容,请将“建筑结构”公众号设为星标,并多点文尾的“在看”“赞”星标设置: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 . .」,点击「设为星标」,公众号名旁就会出现黄色五角星(Android 和 iOS 用户操作相同)


致谢《建筑结构》2024年度审稿专家



新的一年即将开启,《建筑结构》2024年度的编辑出版工作已圆满完成。感谢主管单位和主办单位的悉心指导,以及各领域单位和专家们的鼎力支持与厚爱。《建筑结构》杂志凝结着编委、审稿专家、作者、读者和众多业内专家的创新智慧,汇聚着建筑结构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丰硕成果,饱含着《建筑结构》历代工作人员的辛勤耕耘。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在此,《建筑结构》向本刊2024年度所有审稿专家表示最深切的谢意!感谢您以认真、细致、严谨、公正的态度参与审稿工作,感谢您的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


2024年度为本刊审稿的专家名单


注:以姓名拼音为序。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审稿专家


本期推荐

在国家和住建部的引领下,建筑行业正迈向工业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新纪元。《建筑结构》杂志社积极响应政策号召,邀请到众多领域专家共同探讨和分享前沿研究成果,策划组织了本期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专辑,旨在汇聚行业智慧,推动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工业化技术



同济大学薛伟辰教授等,基于成型钢筋广阔的应用前景,阐述了成型钢筋混凝土构件(梁、柱、墙)抗震性能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典型成型钢筋的制备工艺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现状;成型钢筋混凝土构件(梁、柱、墙)抗震性能的研究进展;国内首部适用于成型钢筋混凝土构件(梁、柱、墙)的技术标准《成型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简要介绍。 

广东省建设工程绿色与装配式发展协会曹大燕会长等为解决装配式建筑结构套筒灌浆连接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装配式结构技术——装配整体式钢骨架混凝土结构(简称PCT装配式结构)。阐述了该结构的技术原理、设计方法、生产、施工及验收要求;介绍了该技术在住宅、公共与工业建筑、市政交通和MIC模块化技术等多领域的应用。结果表明:PCT装配式结构在技术上安全可靠,生产上常规快捷,应用上简明易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中建科技张伟等基于3个深圳市“工业上楼”建筑项目,对装配式结构体系选型与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其装配式结构体系选型的持续迭代推进。从设计施工一体化视角揭示钢结构和装配式混凝土2种结构体系落实“免支模免支撑”途径的差异性。选取装配整体式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层厂房为研究对象,多视角分析“部分现浇部分预制”楼盖施工过程,揭示楼层现浇区域对相邻柱网内预制构件吊装效率存在一定延伸效应。

另有,陈江华等在《装配式超高层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分析》中为检验新型装配式超高层钢-凝土组合结构体系的合理性,以某住宅为背景考察其抗震性能和抗风舒适度。王宇亮提出了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强水平缝弱竖向缝”的设计方法,研究了试件的承载能力和延性性能等。顾浩声、李伟兴等研发了一种夹心保温外墙断桥幕墙连接件,用于预制夹心保温外墙板和幕墙的连接。蔡建国等介绍了一种采用榫卯砌块结构的月球基地设计方案,并提出了一种刚柔混合的建造方法。


智慧化技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刘美霞处长等在《智能建造试点城市政策对建筑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研究》一文中,基于2019—2023年我国24个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和24个非试点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验证智能建造试点城市政策对提升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进而分析其对建筑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非试点城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的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了5.9%;智能建造试点城市政策主要通过降低建筑业能源消耗和提高政府支持力度等来提升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史海欧大师等以深圳地铁3号线坪西站建设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富水地层内支撑体系下的地铁车站装配式建造技术。根据地铁无柱车站受力特征和道路运输进行结构分块设计,采用不扩大节点的结构构件连接接头方法,通过接头和断面的足尺试验,分析其合理性及可行性,并配套开发了机械化拼装试备,为内支撑体系下地下装配式车站建造实现机械化、精细化、标准化提供一种重要的技术路线。

华南理工大学郭伟刚、王帆等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主体结构易建性标准化设计的实践研究》一文中阐述了易建性标准化设计的理论,建筑业的标准化应以“便于施工”的标准化为基础,不必被“绝对统一”标准化所限制。探讨了通过易建性标准化设计来降低建造成本、提升施工效率,以使整个建造过程获得综合最优效益的理论方法。并以某大型工程作为实证项目,提出了各类构件详细标准化设计措施,为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技术遴选、预制构件的模具通用性、装配式构件供应链优化、建造工艺革新、项目管理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另有,郑天立等提出一套系统的基于BIM的智能化建造方法,以2022年世界杯主体育场即卢赛尔体育场为背景,建立了基于BIM的智能建造方法在大跨空间结构建设全过程中的应用流程。黄海滨等指出智能建造是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对智能建造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探索,总结了建设过程中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施工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基于目前存在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智能建造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赵楠等结合北京农科智城项目,分析了跨度-荷载-部品模数的适用规律;借鉴自切底式承重锚栓的特点,研发了预制空心外墙板全干式快装节点;基于遗传算法,研发了定型楼板预应力部品的快速布置智能模块。李智鹏等为提高钢筋间距检测效率,提出一种基于RGBD图像的预制构件钢筋间距高效检测方法。刘广鹤等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机器学习模型XGBoost和视频深度生成模型SimVP,提出了新拌混凝土坍落过程的智能预测方法。潘曦等针对千吨级集成平台高空作业安全控制要求高的问题,分析了集成平台的结构体系和监控难点,明确了集成平台的主要监控对象及要素,研究了集成平台各要素的监控技术方法,构建了集成平台安全监控系统构架,提出了基于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现场环境多风险要素耦合的分级分阶段预警与管控方法。李志宏等自主研发了PHC管桩双焊枪智能焊接机器人,通过优化焊接电弧跟踪算法,开发了该机器人专用多层多道焊接工艺,实现了对中小直径PHC管桩接头的高质量焊接。


数字化技术



同济大学张其林教授等基于目前钢结构各设计阶段的信息数据相互独立,重复建模导致的数据丢失情况严重情况。介绍了3D3S钢结构全过程设计系统中参数化建模关键技术,包含杆件建模、节点编辑和建模、钢筋建模、参数化模板绘图、模型交互和数据接口。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此系统在工业钢结构建筑和PEC结构中应用。提出3D3S-Design和3D3S-Solid在后台实现模型信息实时联动,打通了各设计阶段信息交互的壁垒,避免了重复建模,提高了设计效率。与BIM正向设计相比,该系统符合传统流程、易于推广。

东南大学吴刚教授团队基于建筑协同设计原理、专业分工及协同模式的分析,根据计算数据种类与来源,提出了建筑碳排放活动数据模型的构建方法。结合数据模型协同性、信息化以及建筑碳排放计算软件架构的要求,设计了数据模型的数据输入、数据库和数据处理3个模块,构建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活动数据模型,并以广联达数字建筑研发大厦为例进行了应用展示和分析。

华南理工大学韩小雷教授团队总结了建筑结构BIM正向设计发展困境,指出走出困境的关键技术:面向大体量复杂建筑的高效BIM底座、面向有限元计算的拓扑关系实时维护系统、基于BIM的智能设计平台。结果表明:自研BIM底座突破了主流BIM平台性能瓶颈;拓扑关系实时维护系统实现了BIM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的“双模一体”;智能设计平台建立了梁、板、柱、墙的智能配筋设计解决方案,设计了维护和管理人为干预配筋意图的机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在高效应对项目频繁修改与变更的同时,实现“图模一致”。最终,集成各项技术开发了建筑结构BIM正向设计平台,并在多个项目中应用,为智能建造、智能运维提供了完备、可靠的数字化模型。

广州机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辜裕新以广州市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安置区项目作为实例,着重论述装配式建筑BIM正向设计技术在超大规模项目实践中的综合应用情况。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软件开展延伸开发,实现了在同一平台一体化达成数据交互、数据分析处理、三维数字化成果实施、三维成果交付等应用,提供了一整套全面解决方案。同时采用装配式构件生产管理系统对装配构件拆分模型进行编号、生成二维码,打通了设计、预制构件生产、安装等各环节数据,实现了国内工程领域设计施工数字化的全覆盖式突破。


2024年第54卷第24期

点击查看往期全文


期刊订阅https://www.ytsjk.cn/store/s-2008

投稿须知:点击查看

近期导览:点击查看

当期封面目次下载:24期封面24期目次

往期封面目次下载:点击“此处”进入云学堂下载(见下图红框处示意)





工业化技术


智能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


本期责任编辑:吴定燕


点击“此处”可查看往期详情!



内容报道特色


实用性、科学性、导向性和资料信息性。



读者对象


设计院、高校及科研结构、建设和施工管理、房地产、政府等单位的结构技术人员。


学术活动


每年举办十余场面向全国的高端学术活动,其中不乏一些为客户量身定做的活动。高质量的线下学术活动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形成了有效互动。


点击“此处”可查看《建筑结构》杂志2023年主要工作回顾。


推荐阅读

喜报丨《建筑结构》入选“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

建筑结构丨任庆英大师: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之遮阳棚结构体系设计研究
建筑结构丨与山水相融之建筑——大禹纪念馆结构设计
建筑结构丨季静、韩小雷教授:巴布亚新几内亚配筋砌块砌体震损评估与加固设计
【积石山地震专访】甘肃省院江重阳副总工:闻令而动奔赴灾区一线,挺膺担当诠释行业责任
【积石山地震专访】 甘肃省院黄锐副总工:应急评估排除隐患,震害研究防患未然

参编邀请

·边坡孤石防治、搅拌桩技术规程
·建筑智能化、产业化等技术规程
·减隔震、加固改造、停车库等技术规程

·钢结构钢材选用与检验技术规程

·回弹法检测、激光扫描法检测

·建筑消能减震装置认证标准

·混凝土模块化建筑、装配整体式钢骨架混凝土结构

·聚碳酸酯板屋面、建筑幕墙更新改造

·钢结构性能化设计、高强钢混组合结构

诚邀加入





在线教育






"读原文"免费注册结构云学堂

点赞

在看

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创刊于1971年,是中文核心期刊,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主要栏目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空间结构、组合结构、地基与基础等方面的结构设计经验以及工程抗震、减隔震等相关问题的交流与讨论。内容以实用性、科学性、导向性和资料信息性为特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