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探寻务川百年石碑 感受大竹时代变迁

政务   2024-09-13 19:36   贵州  



务川以南,青山滴翠,穿过一道半寨门,便是大竹村。
村口的大石头,上面写着“大竹”字样,正面迎来,格外醒目。厚重的石头背面,是存封已久的“村史村事”,耐人寻味。

踏上青石板,看雕花木楼,群山环抱下,名不经传的大竹村显得无比宁静。午饭后,骄阳打在院坝,村民们围坐在玉米堆旁,闲谈村寨变迁往事,看屋檐上云卷云舒。唯寨子那座“同参化育”石碑,屹立在三龟祠,长达一个世纪有余。



“‘同参化育’其实就是古时的村规民约。”提及石碑,村寨73岁老党员张仁礼来了兴致。相传大清宣统二年间(1910年),一村民不小心烧了一片山林,寨老罚他立一块石碑,以警后人。“在石碑上,先辈们刻下‘八条族规’。”

岁月失语,唯石能言。看碑文,细细数来,“同参化育”八条族规涉及家风家教、生产生活等。其中,生态保护规定最为严格。
张仁礼说:“算上孙子辈,已有十八代人在此定居,张氏世代传承‘同参化育’先辈嘱训。”百余年来,“同参化育”石碑,成为一种文脉延亘和精神归属,是大竹村寨三千余村民挥之不去的“乡愁”情节。



看青山,3万余亩林海郁郁葱葱,1020米的海拔,空气清晰,气候凉爽,殷实的“生态家底”是大竹村最大的特色、最大的优势。

如何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立足资源禀赋推动绿色发展?

“既要增加寨子收入,还不能损坏树木。”张仁礼和村民唠嗑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看发展乡村旅游或者中药材就不错。”



发展乡村,群众是主体力量。这些年,大竹村坚持党建引领,把支部建在生态链上,以“支委”牵头拉总,“党员”分片包干,带领群众先后打造“中国传统古村落”、“省级生态示范村”、“贵州省森林村寨”、“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多张国家、省市县级“名片”。

此外,大竹村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推进绿色发展,积极种植发展葵花松近2万亩,2015年获“中国葵花松之乡”称号。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今,行至大竹古村寨,满目皆绿,昔日的精神“丰碑”屹立不动,村民守护森林的约定和决心不变。变的是,特色民宿多起来,村容村貌美起来,村民腰包鼓起来…



“接下来,将着力打造生态避暑旅游,以‘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大竹村总支书记张蒙介绍,在“同参化育”石碑的影响下,森林覆盖率已达87%,获评省级森林村寨,森林人家等称号,寨内民风淳朴,历史遗迹完好,殷实的“生态家底”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是村寨最大的发展底气。

大竹古村寨,在“变”与“不变”间渐入佳境。



(全媒体记者 蹇诗奇 杨冬 )

     ▼往期精彩回顾


黄都镇万亩水稻喜迎丰收

务川自治县“仡乡学堂”第三讲开讲

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专题会召开

终      审:邹   科  

三      审:刘素琴  彭文选  彭  飞

二      审:游亚蓝

编      辑:杨   容

投稿邮箱:2821715174@qq.com

今日务川
信息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