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的早晨8点,湖南益阳清溪文学村被初升的太阳映照得熠熠生辉。夏荷浮翠,花雨蕴香,寂静的村里,一早就热闹了起来,今天是“文约清溪·传承有声”梁晓声益阳行正式开始的日子。
梁晓声清溪书屋内
一大早,我们就在村里惊喜发现了晨起散步的梁晓声。沐浴晨光,听听鸟叫,看看花,你能听见他自然的融入其中,和周围人自然的聊着天,询问着清溪文学村里大大小小那些事。
这次碰巧的撞见,让我们在活动前,率先对这位著名作家有了更贴近生活一面的观察。
对于已经75岁的梁晓声来说,这次来到益阳清溪村,除了参观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清溪书屋外,他最看重的就是在《清溪一课》和年轻人见面交流时间。
“文约清溪·传承有声”梁晓声益阳行活动现场
“我跑这么老远来,我很愿意把时间都放在和大家交流上。”18日当天,原计划45分钟的清溪村IP《清溪一课》,梁晓声一共讲了快一个半小时。对每一次交流,梁晓声总是聚精会神,仔细观察他的交流状态,会发现他无论是书面还是口头的表达能力,他都让我们深深折服,快速做答、表达和逻辑都十分顺畅。有时,他还会在回答时,突然反问提问者,希望能借此激起提问方的思辩。
“文约清溪·传承有声”梁晓声益阳行活动现场
如果没有看见梁晓声在签名时,需要先拿一本书做底垫高,然后再一笔一笔慢慢着控制去书写。光听他的条理清晰的分享表达,我想我很难猜到这是一位已经75岁的老人。
给年轻人讲个故事
电视剧《人世间》剧照
2021年,梁晓声写的小说《人世间》,被改编为电视剧,播出后收视率一路高歌猛进,最终冲上了2022年收视率第一的位置,创下CCTV-1三年来新高。
他说“我想讲一个故事给年轻人听,让他们知道从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向他们提供一点鲜活的、有质感的认知内容,对他们将来的人生有所帮助。
2024年,古稀之年的梁晓声再次以现实为题,接连出版了三本新书《不装深刻》、《孤独的清醒者》和《独自走过悲喜》,以心为墨,以情为笔,借文字描绘时代弧光,让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照亮心灵的方向。
“文约清溪·传承有声”梁晓声益阳行活动现场
梁晓声前半生,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快速发展,暴雨疾风的时期。1949年9月,梁晓声出生在哈尔滨的一个大院里。7岁那年,父亲就离开哈尔滨到大西北做建筑工人,一家六口全凭父亲几十元的工资养活,每隔两年才能回家相聚。梁晓声曾在自己的散文集《人间清醒》里说,他们兄弟姊妹5人是“扯着母亲的破衣襟成长起来的”。家里就全靠母亲一人操持,作为较大的孩子,梁晓声除了要上学,也承担了一部分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
梁晓声(左一)与母亲、大哥以及弟弟妹妹
高中毕业,正好赶上上山下乡运动,梁晓声因此在黑龙江北部的“北大荒”度过了七年。这期间,他也在报纸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向导》,并借此被推荐招入复旦中文系就读。之后,北大荒的七年知青生活,给他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灵感。
在北大荒做知青时,25岁的梁晓声(左二)
1977年大学毕业后,梁晓声被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做编辑。之后他就这样日日伏案写作,每天写8小时,一写就是50余年。
从最早的“知青写作”,到东北城市工人阶层的悲欢离合,他的文字包含世间百态、人间沧桑,他的笔下没有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也没有拥有强大主角光环的绝对主角,有的只是一个个在时代洪流中挣扎生存的普通人。
梁晓声写作时
因为自己切身经历过苦难,所以梁晓声更知道人的精神韧性。在他的笔下中,诞生了很多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青年,这些青年善良、正义、有同情心,在物欲横流、价值观多元的今天,他们的真善美激发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理解年轻人的矛盾
随着时间过去,曾经的文字工作者也蜕变成了备受瞩目的名作家。作为北京语言大学的老师,梁晓声带过的学生不胜其数,作品影响的读者也如此。现在每到一个地方,他说自己总会被邀请参加讲座,请他说说读书的好处,谈谈怎么进行写作。但他本人却谦逊的说,“我是愿意坐在台下听别人来讲课的,因为好多知识我也是缺少的。”
“文约清溪·传承有声”梁晓声益阳行活动现场
所以,到底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会喜欢梁晓声?其实就是他真的共情到了年轻人的心声。他真心理解年轻人的累不是无病呻吟也不是矫情,“年轻人说想躺平的时候,只不过是一个减压,他太累了。”他从不仰仗自己的身份,高高在上地审视年轻人的生活,也不会喋喋不休地说教,他只是把自己看到的分享出来,安慰鼓励年轻人继续坚持下去!
在面对现在年轻人提出的问题,他从不拘泥于教条式的评判或指导,而是鼓励大家以开放的心态去观察、去体验、去创造。他一直秉承着“文学即人学”的理念,坚定的相信“文学有一种化人”的力量。对在纠结选题和创作深度的年轻人,他劝诫他们不用目标太大,生活积累还不够的时候,量力而行,可以先写短篇,可以先写周围最熟悉的人。对向他询问应该读什么书好的学生,他会强烈地建议他们一定要读中国的作品,中国的文学,相比国外的作品并不逊色,勉励大家坚定文化自信,两种营养都要吸收,才能接受各美其美。
梁晓声受年轻人喜爱,还因为能够理解什么叫“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与担当。现在的年轻人,不是吃不了苦,而是学会了不要没苦硬吃,学会了思考什么样的苦是值得吃的,就像他说的“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在和自己对话的过程中成熟着。”
就像在给《不装深刻》等新书起名时,梁晓声表示现在起书名这项权利,他已经放心地交给了编辑团队。作为一位长辈,他谦逊地表示,自己愿意全力配合编辑们给他安排的宣传工作,因为他深刻理解书籍的销售情况,是会直接影响到这些年轻人的业绩、奖金乃至年终考核等重要方面。因此,他很愿意在这方面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与协助。
营造好的社会环境
梁晓声曾说:“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职责,无论是家庭、事业还是社会,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梁晓声
梁晓声坦言,自己的成长过程和现在的年轻人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备受宠爱长大。而他那时父亲在外地,母亲身体不好,除了一个生病的哥哥,他下边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每月父亲寄回家的钱,经常无法平衡这一大家子的开销,所以母亲还会去借钱。这样的生活环境下,他不得不很早就担起了照顾家庭的责任,这些责任不仅是前行的动力,更是他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所以我们问到梁晓声,承担责任和实现自我,要如何选择时,他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赞同这个问题的选择。因为他的成长经历,他发自内心认为,承担责任和实现自我,两者从来都不是对立的。现在社会自我中心的倾向,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时代环境和舆论场的影响,而不是两者的天然对立。
梁晓声(左)和方实验室创始人杨夏(右)
他真切地将自己带入年轻人的情感与文化语境里,体会他们的处境,深切地劝诫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必须坚守好自己的底线,确保所传递的信息真实、客观、公正,不要使责任和自我对立起来。
现代社会物质的富裕,快速的信息传播和广泛的社交媒体使用,使得年轻人更容易接触到各种观点和信息,但同时也可能陷入信息过载和碎片化的困境。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思想尚未完全成熟年轻人会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形成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
警示年轻人找回生活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年轻人需要更多实际的解压方式和更多被理解。梁晓声直言不讳地说学会精神极简,给心灵减负,不是一本书,两本书就能够能够解决的。
内耗,是现代人的精神苦役,想得太多,难免痛苦焦虑。当个体在无法改变整体性环境的条件下,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生活成为现代人的课题,听到项飙提出的“重建附近”概念,梁晓声认为这其实成为了一种对我们的警示,提醒大家不要变成只知道工作挣钱和网购的城市动物,通过做饭、散步、去公园、逛书店......人一定要找回自己作为一个人生活在家庭里的感觉。
“文约清溪·传承有声”梁晓声益阳行活动现场
虽然读书不能给我们任何标准答案,只是一种启迪,一种指引,但它却能把人从一切的成见里解放出来。
75岁的梁晓声,现在就像一家老式面点铺的师傅,慢慢做着收尾的工作,也许很快他的面店铺会关门。他说,到时候,他就来清溪村这边养老来。
一边收尾一边仍不忘对新人寄予厚望,梁晓声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鼓励年轻的写作者保持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年轻的写作者询问如何进行内容创作时,梁晓声直言把故事让渡出去,“先写他者,忘记自己。”忘记自己,并非意味着丧失自我,而是在创作的过程中,暂时放下对自己的关注,以一颗开放和包容的心去描绘他人的故事,让别人更多的被人认识且喜爱。
老一辈写作者以无私的胸怀,给予新人宝贵的指导与支持,助力他们在文学道路上稳步前行。社会太浮躁了,我们不一定要深刻,但希望我们都能有时间静下来,与自己对话,与世界对话。
梁晓声清溪书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无数人,终见自己。清溪村书屋群落散发出的书香味,带来温暖的烟火气,烟火气又增添浓郁的田园风,通过文学赋能乡村振兴,以文化人、以文培元,独树一帜的清溪文学风景,期待在未来能吸引更多清溪书屋主人回到清溪村,让文学价值成倍数在时代中延展,让这片被文学滋养的土地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END-
编辑 | Midori
一审 | Dijay
终审 | Summer
图 | 现场拍摄,部分源自网络